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应用方略

2023-03-29 00:37黄军伟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探究性教学法

黄军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就要改善授课模式,利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批注情境,提出探究性的阅读问题来激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借助丰富的生活元素改变他们对语文阅读的看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概述

批注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文学材料的过程中,利用符号、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对遇到的问题和重点信息进行标注,清晰地展示文章的关键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升阅读效率和学习质量。

批注式阅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它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解析,提高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能力。

另外,批注式阅读教学法也满足了当前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教师将此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批注情境的设置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阅读任务中,借此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文字理解、情感感悟的能力。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1.合理设计课前预习,利用批注熟悉课文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就需要指导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开展课前预习活动。预习是一项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教师手把手的指导,因此,学生要想真正挖掘文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知识,就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阅读课文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标注出文中的关键知识和难以理解的问题。

以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标注。比如,找出描写五粒豌豆性格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如“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另外,学生还要标注出文中陌生的词语和句子,如“预感、揭晓、僵硬、水笕、洋溢”“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教师通过创建批注式课前预习活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2.创建批注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为了改善阅读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就要创建趣味性的批注式阅读情境,利用多样化的阅读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文章阅读的质量。另外,閱读情境的创设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互动探究的状态,在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批注式阅读的效率。

以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悟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就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建动态情境,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小艇的特点,知道小艇与威尼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让他们通过互动式批注阅读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人物活动、体现民俗风情的语句,标明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教师通过创建批注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阅读效果。

3.融入现实生活元素,丰富批注阅读内容

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效率,还要巧妙地将日常生活要素融入阅读活动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改善他们阅读学习的态度,借此提升文章批注的合理性、科学性,丰富阅读内容,拓展认知范围。

以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为例,教师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中象声词的意思,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就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吹落叶的声音、下雨的声音、海浪的声音、冰层碎裂的声音、木条燃烧的声音、小鸟的鸣叫声、动物咀嚼食物的声音,等等,然后再让学生标注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如“呢喃、叽叽喳喳、唧哩哩”,等等,并让他们写出对这些象声词的感受。教师利用生活元素创建批注式阅读活动情境,这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更加准确地标注出文中的关键信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利用阅读问题,开展探究性批注阅读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仅降低了他们主动阅读文章的兴趣,还限制了他们语文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状况,教师就要运用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探究性批注阅读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特点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和批注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而是要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其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问题式批注阅读不仅改变了学生阅读的习惯,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问题解析活动中,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以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为例,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式批注阅读教学法设计阅读任务,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文章阅读活动中,并借此提升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文章内涵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此篇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蔡伦为什么要对造纸的方法进行改进?他运用哪种方法改进了造纸技术?蔡伦发明造纸术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此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学生再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批注式阅读,通过圈画标注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阅读方法不仅为学生指明了自主阅读的方向,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问题解析、答案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使小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就需要改进授课方法,利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改变学生阅读文章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关键知识的探寻能力和文章内涵的理解能力,提高课堂阅读效率。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探究性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