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2023-03-30 04:22朱雪英
考试与评价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情数学教师分层

朱雪英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界流传已久的一句至理名言,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巨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进行时”,其各方面的情况可谓是“一日一变”;同时由于诸多先天因素和后天成长环境的综合影响,每个小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模式、学习能力、认知习惯以及兴趣、性格等方面也会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且这种差异必然会反映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当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分层教学的理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引导方案,在内容、方法和标准上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中实行统一教学,未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互动较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少,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对于较难题目,为了节省课上时间,教师往往以讲解为主,致使学生只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此情况下,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1. 完善对学情档案的构建工作

(1) 扩大数学学情档案的搜集范围

“学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所有能够影响学生知识理解、消化和应用效果的条件都可以被归入到“学情”的范畴当中。在过去传统的理念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只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前端知识储备情况作为学情调查的对象,甚至非常片面地以“成绩高低”作为唯一的标杆,这显然是不够完备的。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扩大数学学情的搜集范围,将学生们的认知习惯、不同模块的学习情况乃至个人爱好、性格等都作为调查的对象,这样才能够勾勒出最为逼真的生本“肖像”。

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历次考试中的卷子收集起来,根据他们在不同难度、题型和考查方向题目中的作答情况来判断其总体学习状况和长短板的分布;而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扩大提问的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从不同学生的回答质量和状态上判断他们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本课题的掌握程度等等。

这样一来,教师对于一个学生数学综合学习素质的认知将会更加完全,在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时也能拥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同时还可以在客观上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知识交流,以起到更为良好的引导效力。

(2) 增加数学学情档案的搜集渠道

一如笔者在上一点中提到的,对学生的学情搜集内容应当“多多益善”,而如此丰富的内容显然不是通过固有的常规渠道所能完全获取的。据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扩大学情的认知范围,还应当打破对传统学情调查方法的过度依赖,建立起“课上+课下”的复合式调查渠道,从更多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通过直接、间接的模式去搜集、整合、归纳生本学情信息,为分层教学工作的不断优化开通一套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系统。

例如,教师要在课堂上认真观察、统计不同学生主动提问或回答问题的频率,同时就他们在随堂作业中的作答情况做深入评价,直接地掌握学生的核心学科能力和意识水准;而在课堂下,教师也要和学生多做一些日常性的交流,谈一谈他们有关于数学学习、应用的感受和经历,以此来了解其数学学习经验和性格、表达能力等等。

借助这样的改良,教师的生本学情获取速率必然可以实现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认知也会更加及时、精准、全面,并且可以在客观上引导学生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學生档案的双元构建当中。

(3) 保证数学学情档案的动态更新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运动的状态中的。”作为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学生自然更是如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对数学学情档案的初步构建后万万不要就此满足,而是要继续保持对学生数学学习、练习情况的跟踪调查,对他们表现出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情况和新进步做出及时捕捉、整理,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学情档案中,同时对分层教学方案做出对应的调整,以此来强化差异教学引导的效果续航力。

比如,在结束了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单元主题检测;而在下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则可在综合考查中加入一些上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在两次考试中的表现做对比研究,以此来判断他们的发展趋势和进度。

依托于这一方法,学生们所能得到的个性化教育服务能够以更为长久的形式存在,而自己的综合发展也可以获得更具维度感和长效引导性的指导保障,最终达成更为理想的学习目标。

2.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践行分层理念

(1) 保证教学内容体现“档位相符”属性

笔者已经提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必然有着不同的综合能力,那么他们所表现出的学习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率先考虑到学生之间在档位上的差距,对不同的学生提供对应维度和难度的知识素材,同时在例题选择和讲解语言的运用上也要有所体现。当然,这种对学生档位的照顾并不是绝对的,小学数学教师同样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能力锻炼,促进其档位的渐进提高。

例如,对于《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面对一些“底子”较薄且理解能力偏弱的学生,教师要将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为对常见几何体的辨识以及几何体视图准确画法的掌握中;而对于成绩较好或者基础较高的学生,教师则可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一些有关组合型几何体的观察和视图绘画方法的讲解等等。

借助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不至于背负过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又可以按部就班地实现个人课程知识的有效摄入和消化,进而促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2) 保证教学内容体现“扬长补短”作用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必然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短板,这与他们总体上的数学档位存在着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中体现“扬长补短”的原则,一来要给学生一定的发挥个人优势的舞台,另一方面更要针对学生在目标模块内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靶向强化,让学生既能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心,又可以让自身的课程学习成果实现多维优化。

比如,在带领学生开展“统计图”专题的学习时,对于那些在数据计算方面有着过人天赋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体现出对数据成分或者统计结果的运算考查的侧重;而如果这些学生的数据筛选意识并不是很强,那么教师就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题干信息的提炼以及对关联数据线索的整合引导上来等等。

如此一来,学生在实现个人综合数学素养扎实构建的基础上,还可以让自身的学习行为体现出更高的资源运用效率,而教师也可以在更高速率上推进学生综合模块的共同完善和生本能力板块的渐进补齐。

(3) 注重对不同档位学生的趋同引导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分层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更非在教学中奉行“成绩歧视”,这种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实现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以“和而不同”作为总体指导思路,一来尊重学生们的客观差异性,二来也要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共性存在,让学生尽可能地保持一种成绩、素养提升的动态平衡,追求对多个学生个体的并位提高。

例如,在开展《圆》这一课的讲解时,教师虽然要参照学生不同的理解水平而设计不同的教学维度,但是同样要保持对诸如圆的性质、圆的主要元素等核心知识点的同步讲解,且要选择各不相同的具体例题和讲解语言来帮助每个学生准确理解、记忆上述知识成分。

通过对这一原则的秉持,小学生的分层发展可以拥有一个共同而牢固的基础,而教师在课程的宏观把控上也能够获得更为清晰、统一的标准和方向,这十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整体完善。

3. 在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中践行分层理念

(1) 依托分层理念调节游戏活动的应用比重

众所周知,每个小學生都有着活泼、爱玩的天性,也同样会在游戏当中表现出更强的思维悟性和认知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分层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作为课程讲解的载体,但同时也要对具备不同条件和档位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游戏成分表”,准确把握游戏的娱乐性和理论教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平衡,使学生都能够在“寓教于乐”理念的“加持”下取得合适的学习成果。

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教师可以用“速算24”这一游戏作为训练载体:面对相对后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比拼;而对于整体表现较好的学生,则可单纯地用放松模式来设计这一游戏的具体环节等等。

借助对这种模式的有效把控,学生既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不至于因为游戏成分“含量超标”而出现“玩疯了”的情况,使课程教学的活跃性和秩序性得到并向保证。

(2) 依托分层理念调节实践活动的应用比重

“实践出真知”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其在数学课程的分层教学中自然也同样适用。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时,同样要体现出“因人而异”的原则,对学困生要强调集体实践活动的“存在感”,鼓励他们借助团队力量共同完成任务;而对学优生则要突出对他们综合个人能力的考验,使学生的内在思维、行动素养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例如,对于《位置》这一部分的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手中的一份“宝图”去寻找事先埋藏在学校中的若干宝物,鼓励在这一方面学习相对吃力的学生结成“寻宝组”,而让成绩比较出色的学生自己担任“寻宝猎人”,看看谁能够最快、最准地完成“宝物”搜集的任务。

这种模式的引入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机强化,同时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合作发展需要和自主表现诉求,无疑会给分层教学模式的完善带来更大的助力。

教育绝对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而是在遵循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彰显出个性化、差异化地引导智慧,营造出一派“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育人景象。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日常教学中大力践行,不断加大对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力度,针对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情况来设计不一而足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以更为灵活、个性、科学的方式去实现知识、技法的吸收和掌握,同时培养起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最终为学生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和课程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福建省永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YAKT202103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情数学教师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有趣的分层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