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3-03-31 02:40王安宁张丹嗣刘丹舟项成博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8期
关键词:心率通气心功能

王安宁 张丹嗣 刘丹舟 陈 龙 项成博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重症心力衰竭属于临床上十分严重的病症,也是ICU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以后患者大多都会合并低氧血症,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程度。临床上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抢救中一直是一个重点工作,如何对患者在抢救时促进其体内的缺氧状况改善从而使其存活效率得到提升,也是治疗的主要任务之一[1]。临床对患者在进行抢救,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时常常以机械通气方案进行干预,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可通过正压通气和负压通气两种通气类型。正压通气一般是经面罩对呼吸机连接后为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减轻患者死亡风险程度。负压通气则需要对患者安装负压装置。无创正压通气一般会通过持续性的气道正压来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气道的阻力并提升气道张力,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气道过早闭合等状况出现。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当中使用可以实现对血氧水平的改善,对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优势[2]。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将无创正压通气应用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所发挥的治疗作用,同时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8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并开展对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1年1~12月到我院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出84例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①观察组:21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龄均数(52.42±11.25)岁,其中年龄高值78岁,年龄低值38岁,发病到入院时间均数(3.16±1.13)h,其中发病到入院时间高值5 h,发病到入院时间低值1 h。对照组:22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年龄均数(53.27±11.16)岁,其中年龄高值80岁,年龄低值41岁,发病到入院时间均数(3.21±1.22)h,其中发病到入院时间高值5 h,发病到入院时间低值1 h。两组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本文患者经诊断确诊为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3]。②所有患者新功能分级为3~4级。③患者均具备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依据,静息心率超过65次/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40%。④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本文知情且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继发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肿瘤及其远处转移、过敏性体质的患者。③不适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④存在面部创伤、胃肠胀气且无法缓解者。⑤存在严重的沟通交流障碍、恶性精神类疾病者。⑥同期参与其他研究调查工作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入院后常规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需求为患者用药阿司匹林,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缺氧的表现,还需要提供吸氧治疗,并补充患者机体需要的养分,利用洋地黄等药物实施干预,补充患者机体所需要的钾元素或镁元素,及时地将其血压水平控制在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需求应用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等相关药物。积极的对患者抗心力衰竭,应用强心等药物,如果必要可以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方案进行治疗。为患者通过双水平(纽邦e360)正压通气呼吸机实施治疗,通过压力支持模式+呼气末正压模式进行治疗,治疗的时候维持PS=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PEEP=2.0~5.0 mm Hg,氧浓度为90%~95%。脱机指征:①患者有意识恢复和好转的迹象。②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在撤机以后对患者继续观察120 min。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有效率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4]。①显效: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胸部哮鸣音和湿啰音等消失或得到明显的减轻,SaO2、心率、呼吸和血压等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治疗之前相比有明显的减轻,但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胸部哮鸣音和湿啰音等有所减轻,SaO2、心率、呼吸和血压有所改善。③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改善不大,胸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没有明显变化,SaO2、心率、呼吸和血压变化不明显。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内总例数×100%。

1.4.2 生命体征 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等。

1.4.3 并发症发生率 主要包括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肺性脑病、胃溃疡、电解质紊乱等。

1.4.4 心功能指标 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内径(LVEDD)、6 min行走距离(6MWD)等。

1.4.5 血气指标 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等。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40例,占95.24%)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34例,占80.95%)更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水平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理想,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3例,占7.1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占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6MW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LVEDD、6MWD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比较()

2.5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H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CO2、pH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严重的一种心内科疾病,一般认为这种病症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很多患者都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5]。因多种原因首先导致患者发生心脏结构上的变性,使心脏出现功能性的阻碍而对机体的正常活动产生威胁。如因为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冠心病发病都会诱发这种疾病出现。发病以后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主要体现在气短、无力、活动能力减退、肢体水肿。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一般生存条件较差,如果没有及时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因疾病而死亡[6]。当前临床在治疗重症心肌衰竭时,常规的治疗方案是以药物进行控制,以症状为基础,选择敏感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7]。但由于这种疾病的病情比较危重,所以常规药物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的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的情况,这是抢救患者的重点[8]。

临床认为纠正低氧血症的最为有效方法就是对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9]。本文基于此主要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可靠性,结果得出:①观察组(40例,占95.24%)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34例,占80.95%)更高。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水平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理想。③治疗后,观察组(3例,占7.1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占26.19%)。④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6MWD等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LVEDD、6MWD改善效果更为显著。⑤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H等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CO2、pH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从中可以得出:①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促进患者走向康复具有重要意义。②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类并发症,对提高心功能和血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得到临床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和认可。

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症状实施改进,提升患者的整体预后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10]。由于这种方法治疗起来安全方便,只需要通过鼻罩或面罩就可以实现治疗,因此其操作简单且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重大的创伤,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还能缩短机械通气所需要的时间[11]。因为疾病的影响大部分急性重症心力衰竭都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由于无法正常呼吸,使机体存在严重的缺氧,进而容易导致机体多个脏器或组织等因缺氧而受损,甚至会出现器官衰竭。而且由于该疾病表现严重,患者的心脏会在短时间之内形成心功能的恶性循环[12]。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可以纠正体内缺氧状况的一种方法。过去多有临床医师认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可以使心肌排血量下降,进而有可能导致患者因此出现低血压的表现,血压降低则又会使得机体的循环系统出现一些危机[13]。但由于研究不断深入,这几年人们发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可以为患者提供机体循环的能量,是纠正患者肺水肿症状及表现的一种可靠方案。经过呼吸机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出现气道阻力的症状,从而缓解其呼吸肌疲劳,以此改善患者的心脏心肌负荷,纠正机体内的各个组织缺氧情况[14]。由于无创正压通气能够减少小静脉的回心血量,所以可以有效的减轻心脏负荷,并且实现对肺部淤血等改善作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跨壁压,这样就能够增加心排血量,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15]。通过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实现对气道压的增强作用,这能充分地减轻患者的小气道扩张等情况,可进一步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压而促进肺水肿的消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肺容量的改善作用[16]。通过无创正压通气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肺内的肺泡压力值,实现肺泡间质液回流,所以在治疗患者中能纠正患者出现肺泡塌陷的表现,使得患者的血氧含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心肌的血氧量,使心肌活力回升[17]。经过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对患者的呼吸频率作出调整,不仅能降低患者的心率,增加其心肌耗氧量,还能对进一步实现对患者的心功能保护,治疗价值较高。

本文所得的结果和温炳臣[18]的研究结果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所以能在学术上进行相互证实。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可实现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率,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减轻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

猜你喜欢
心率通气心功能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