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十味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经验整理及研究

2023-03-31 02:40高中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8期
关键词:失眠症顽固性症状

高中山 曲 生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为人们带来较大的压力,逐渐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失眠症状也时常发生,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失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作息现象,而是一种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的疾病形式[1-2]。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在发病期间会无形之中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使之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明显下降。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失眠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中老年群体、女性群体的发病概率较高。在中医领域,失眠统称为“不寐”,主要表现在人们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无法维持深度睡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在该疾病治疗中,西医治疗失眠大多采用安眠药和抗精神病等药物治疗,能帮助患者维持深度睡眠,起到镇静、催眠等作用。但长时间服用西药会产生依赖性和不良反应,加重患者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中医疗法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优势,如中药、针灸、推拿等都能起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3-4]。曲生主任运用十味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基于此,本文整理并研究运用十味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1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顽固性失眠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1)。其中,观察组患者男女分别为17、13例;年龄35~75岁,平均(52.05±2.36)岁;病程2~5年,平均(3.35±0.21)年。对照组患者男女分别为15、16例;年龄34~79岁,平均(59.64±3.14)岁;病程2~5年,平均(2.73±1.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疾病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不寐诊断标准;伴随精神倦怠、头痛乏力、多梦健忘等临床症状发生;病程在2年以上;30 d内未使用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药物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较高依从性和配合度的患者;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或是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患者;病程在6个月以下的患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较低,无法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艾司唑仑片(广东台城制药,国药准字H44021098)治疗,每次1 mg,睡前30 min服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起到镇静和催眠的作用,缓解患者失眠或紧张等症状。给予观察组患者十味温胆汤治疗,方剂组成:半夏15 g,远志10 g,枳实15 g(麸炒),白茯苓10 g(去皮),陈皮15 g,人参10 g,炒酸枣仁30 g,五味子15 g,熟地黄20 g,炙甘草7.5 g,生姜5 g,大枣10 g(掰开)。将上述药物放置到煎药砂锅或是陶瓷锅中,浸泡40 min,第1次煎药水量控制在没过药面2~3 cm,用武火煮至开锅,改文火煎煮30 min。第2次煎药水煮25 min,将2次的药汁残渣过滤后混合倒入容器中,最终药剂总量为400 mL,每日2次,早晚温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患者睡眠时间和状态恢复正常(>6 h),白天精力充沛,顽固性失眠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显效:患者睡眠时间能持续保持在5 h左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情逐渐向痊愈方向发展;有效:患者睡眠时间在3~4 h,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睡眠时间在2 h以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倾向[5-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785,P=0.01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典型病例 王某,女,34岁,2022年2月触诊,顽固性失眠症病程约3年,来我处就诊临床症状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夜多噩梦、月径失调、倦怠乏力、气短、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辨证为心虚胆怯、痰浊内扰型失眠,用十味温胆汤治疗。处方:半夏15 g,远志10 g,炒枳实15 g,白茯苓10 g、陈皮15 g、人参10 g、炒枣仁30 g、五味子15 g、熟地黄20 g、炙甘草7.5 g,生姜5 g,大枣10g(掰开),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温服,随证逐渐加减龙骨、丹参等药物。用药30 d(1个疗程)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失眠主要是指患者无法保证睡眠时间或是质量,睡眠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日间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形式。在《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指出,失眠主要的症状表现在患者难以入睡(入睡过程在0.5 h以上),无法维持连续性睡眠(易醒)或是睡眠质量差等方面[7-8]。目前顽固性失眠在医学领域尚无明确的定义,相比于慢性失眠或是短期失眠,顽固性失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主要体现在患者经常发生失眠症状,难以启动或是维持睡眠时间或深度,失眠病程在2年以上的慢性失眠可称之为顽固性失眠。顽固性失眠疾病会受到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精神状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还会因睡眠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引发失眠[9]。此外,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或是受创伤后应激障碍都会引发失眠。

引起顽固性失眠病症发生的因素较多,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不同病因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在西医治疗顽固性失眠中,大多以安眠药的服用为主。安眠药的药效较快,能通过药物作用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维持稳定的睡眠状态[10-11]。但安眠药的应用会让患者产生依赖感,一旦停药还会产生反跳反应,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长时间服用还会引发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而中医对于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如服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其中,中药内服作为一种口服治疗方式,可以从患者的“火、虚、瘀、郁”等方面入手,结合患者失眠的严重程度及病因病机重点,辨证选方用药。从中医角度分析顽固性失眠症,导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度劳倦、思虑过度、情志失常。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内阴阳失衡,夜里阳不入阴,从而引发失眠症状的发生。再加上患者日常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肝脾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体内痰浊过多,肝胆郁火,心神受到干扰便极易出现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等现象。因为人的正常睡眠是由心神决定的,心神安宁才能获取高质量的睡眠。若因邪热扰心,心神受损或是受到扰动导致无法入眠,便会引发失眠症状的发生。因此,失眠症治疗需要从“心”入手,用补养心神的方式调节内部,降低不寐症状的发生率。若出现失眠症状没有及时进行调理,严重还会引发多梦、健忘、心悸、心烦甚至神志不宁等症状,会对患者身体产生更严重的危害。

在中医领域,失眠主要在“不寐”“不得眠”的范畴中[12-13]。中医通常将失眠辨证分为以下8个证型:肝火扰心、痰热扰心、胃气失和、气郁血瘀、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虚胆怯、阴虚火旺。正所谓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曲生主任认为失眠的治疗需要从“火、虚、瘀、郁”4个方面入手,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为最终目的进行调理。曲生主任认为顽固性失眠多为心虚胆怯、痰热内扰型居多,建议用十味温胆汤治疗。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心血得静,阳能入于阴而入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如患者情绪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或是病后体虚,导致肝火内扰、食热扰胃、心虚胆怯、心脾两虚等导致心神不安,心血不静,阴阳失调,营卫不和,阳不能入于阴而发为本病。所以失眠的发生与心、肝、脾、肾相关,病机为阴虚阳盛、阴阳失调、阴阳不交。病理性质存在虚实两面性,受患者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影响,从而引发失眠症状的发生。

中医建议从“火、虚、瘀、郁”4个方面治疗。①火: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是不寐的主要原因之一,失养需要补虚,受扰需要泻火。十味温胆汤中半夏、枳实、五味子、熟地黄及炙甘草等药物具有燥湿化痰、破气消积、补肾宁心、活血解毒等功效,能降低阴虚火旺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②虚: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都会引发失眠,需对症治疗,降低因以上因素引发患者出现顽固性失眠的概率。十味温胆汤中远志、白茯苓、五味子和熟地黄主要功效为安神、解郁、补气、宁心、补精养阴,能缓解因阴虚、阳虚、气血虚等引发失眠的症状。③瘀:血瘀作为顽固性失眠的基础病理之一,会因瘀阻脉络对患者机体产生影响。正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因此,需要运用活血化瘀类药物缓解失眠病症的发生。十味温胆汤中用人参能大补元气、气充则能运血,用炙甘草调节中焦并有解毒功效,在临床中能起到安神养血的作用,从而促进患者血液的循环,改善失眠症状。④郁:心理情绪的变化会对肝脏产生较大的影响,负面情绪严重会伤肝,导致肝硬化等疾病发生,还会引发肝脾不和等现象,同时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味温胆汤中白茯苓、枳实、陈皮、五味子等药物的应用能起到破气消积、燥湿健脾、宁心安神、理气、养肝血等功效和作用,改善“郁”引发的失眠,减轻因肝郁气滞导致失眠发生的概率。

曲生主任通过多年的临床积累发现,顽固性失眠中心虚胆怯、痰浊内扰型居多,用十味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显著,在整理研究曲老用该方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医案发现,该方能从多方面调节患者的心、肝、脾、肾等功能,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从而循序渐进的改善患者的顽固性失眠症状。十味温胆汤主治心虚胆怯、痰浊内扰型失眠,症见:触事易惊、惊悸不眠、夜多噩梦、自汗短气、耳鸣目眩、坐卧不安、舌淡苔腻、脉沉滑或缓,具有益气养血、化痰宁心的作用,能循序渐进的缓解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顽固性失眠对患者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

在现代药理学验证中,十味温胆汤治疗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以及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从多层次、多方面入手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14-15]。从中医整体观念角度来看,十味温胆汤能有效改善痰虚瘀互结型顽固性失眠的症状,逐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生活能力。该方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从补气、养血、宁神、理气、祛痰、活血等角度缓解患者失眠的症状,起到抑制、镇静和催眠的作用,促进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十味温胆汤在顽固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疗效,能循序渐进的缓解患者失眠症状,加深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常规西药治疗方式相比,十味温胆汤作为中药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降低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依赖性,减少因长期用药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较强依赖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十味温胆汤在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

猜你喜欢
失眠症顽固性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