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产业融合的现状及建议

2023-04-03 09:04李娟
当代县域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宁津县木家具健身器材

李娟

山东华宇工学院副教授

山东省宁津县有宁城和津城2 个街道、柴胡店镇等9 个镇、1 个乡即刘营伍乡,还有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是83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48 万,盛产五金机械、桌椅、实木家具、蟋蟀等,也有“中国民间杂技之乡”的美誉。2021 年,宁津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73.76 亿元,按可比价格(下同)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8 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4 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24.04 亿元,同比增长7.2%。产业结构比例为9.5:45.2:45.3。

宁津县产业融合的现状

“3+X”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企业的发展促使宁津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以电梯、健身器材、实木家具为主导的“3+X”新兴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其中,五金机械方面的企业发展成为了宁津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首先,电梯产业逐渐从配件加工向整装制造、旧楼加装、售后维保转型。富士制御、博尔特公司成功加入中国电梯协会设备与制造业专业委员会。截至2021 年5 月,宁津电梯品牌已经有2 个省级技术平台,获得10 多项省级荣誉。其次,在健身器材产业,宁津县紧抓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促进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发展。2021 年,新增规模以上健身器材企业7 家,迈宝赫品牌成功打入北美市场且反响良好。与此同时,宝德龙正在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推进宁津健身器材企业转型升级。在迈宝赫、宝德龙等企业的带动下,宁津健身器材正在向大健康领域延伸,站稳国家体育产业新高地。最后,实木家具产业建设了绿色动能共享园区,走出了环保优先的转型升级路径。在万华、斯可馨等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家具行业整合规范产业链条,打造私人订制品牌,探索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国内知名的家具之乡。

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宁津县专业人才、技术、信息和市场等诸多产业要素在内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相继建立,实现了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共享。宁津县产业集聚度高、成长性好、环境优良、公共服务完善、发展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和特点,拉动了宁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宁津县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县建设为抓手,推动健身器材和电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优势产业链培育,深入企业积极宣传各项惠企政策,以更大力度为企业纾困解难。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集群拥有体育产业类企业1014 家,呈现以商用健身器材为主,并向医养康复、家用轻量化、智能化健身器材进军的趋势。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宁津县坚持新型工业化强县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实木家具、健身器材、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创新型县城。第一,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引进腾讯云平台,以此为基础建设了大数据中心,建成集智能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线上销售为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了宁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第二,积极打造南部科技园区。宁津的南部建设有以健身器材、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为标识的科技金融创新区,建设了健身器材产业大数据平台和工业设计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了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创建,数字经济服务综合平台的打造改善了宁津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第三,龙头企业争先进行技术创新。工业化强县带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龙头企业。胜阳生活电器从生产代加工的中小企业成长为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公司。迈宝赫公司建设的私有云项目,打造了数字附加工厂,提升了企业的存储和计算资源利用率。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数字化升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宁津县产业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宁津县培育形成了实木家具、五金机械、现代农业三大优势产业集群,是山东优质木制家具生产基地、山东实木家具产业基地、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中国实木家具之乡、山东电梯设备制造业基地、山东健身器材产业基地、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正在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最大的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

2017—2021 年宁津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17—2021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五金机械产业蓬勃发展。作为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的宁津,仅在2021 年就新增7 家初具规模的健身器材企业,迈宝赫等龙头企业更是把发展方向瞄准北美等国外市场。在开发市场的同时,企业不忘研发创新,宝德龙成立了健康装备研究院,标志着健身器材产业向医疗康复领域的延伸,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创中国之最。同时,宁津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电梯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还是山东省健身器材产业基地和电梯设备制造业基地。富士制御、博尔特等龙头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博尔特建设了电梯实训基地和电梯零部件检测中心,富士制御目前在旧楼加装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宁津的电梯产业正在占据后服务市场。

实木家具产业异军突起。截至2022 年初,全县有家具生产企业3000 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8 家,直接从业人员近5 万人,形成了实木家具产业示范园区等2 个家具园区、张大庄等7 个特色乡镇、双碓村等180 个专业村的集群格局。实木家具产业,以宁津家具梦工场为引领,加快家具产业“五中心一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高度融合,融入智能家居理念,打造中国实木家具个性化定制生产基地。2021 年宁津县加快家具发展中心建设,注重品牌高端化,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宁津家具梦工场为引领,支持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开展个性化服务、在线服务,打造中国实木家具个性化定制梦工厂。

现代农业稳中求进。全县耕地面积8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74.2 万亩。近年来,建设高标准农田15 万余亩,新建、改建王世英村小泥鳅等标准化养殖场19 处,新增幸福等家庭农场15 家、益民种植等81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柳镇生态循环产业园的建立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农业的高质量良性发展促使宁津县被评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宁津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时集绿泰产业园成为闻名全国的农村创业创新园区,柴胡店中钢桑梁、保店金硕生态园等“新六产”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成效。截至2021年底,宁津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8 万千瓦,较上年增长0.5%,农机化综合水平已达到97%以上。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200余台,较上年增加146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791 台,较上年增加21 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720 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1946 台,各类小麦玉米精播机9245 台,较上年增加11 台。小麦生产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高效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工业在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68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3.98 亿元,同比增长24.78%;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达13.50%。实现营业收入116.78 亿元,同比增长27.59%;实现利润总额6.05 亿元,同比增长7.03%。其中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15.3 亿元,同比增长27.72%;利润总额5.37亿元,同比增长8.42%,制造业利润率达4.66%。

工业结构渐趋优化。规模企业中电梯制造业规模持续高速扩大,实现营业收入6.56 亿元、同比增长39.08%;健身器材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37 亿元、同比增长31.81%,利润总额1.32 亿元、同比增长43.15%。高新技术企业57 家,产值增速达26.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3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38.54%。从产业行业来看,“361”强县产业拉动作用明显。电梯、智能装备、专用机械设备、高端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32.03%、63.45%、29.51%、18.09% 和15.27%,分 别拉动经济增长2.05、1.00、1.61、2.71 和3.22个百分点。

宁津县城乡 产业融合的建议

在目前全国都在推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宁津县城乡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是缩短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我们应捋顺城乡协同发展的规律,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打通城乡产业融合的经脉。基于宁津县城乡产业融合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城乡产业融合政策扶持。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城乡产业融合的方向标,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可以在农业产业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可落地、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或政策措施,宁津县也需要把握住政策扶持机遇以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的健康发展。简言之就是发放政策红包,给以全要素保障。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兄弟县市的技术经验交流,同时加强内部联动,开展乡镇间的技术交流,汲取各方成功的经验做法,更好地推进城乡产业融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技术水平低的现状,促进宁津县内经济的均衡发展。

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结合宁津县产业发展现状发现,虽然该县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是很明显,但是其整体城乡产业融合水平并不高。在宁津县实现城乡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建议借鉴其他县市的成功做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五金机械、实木家具等优势产业拉动内需。随着县城周边土地及人力成本的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电梯配件及健身器材企业下沉至乡镇及农村,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宁津县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建议充分发挥产业融合的空间辐射效应,做好乡镇经济发展的全产业链支持,打造乡镇经济发展平台,培育乡镇经济发展特色,促进县域产业培育,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宁津县“361”产业增长速度(%)

挖掘打造乡村优势产业集群。宁津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现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期,我们应群策群力保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在政策上对鲁西北地区这一粮食主产区给予了政策支持,宁津县应利用好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打造农业优势集群,助力乡村振兴。具体做法上,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培育特色产业,结合张庄黄金梨、时集红提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发乡村采摘旅游,激发农业生产的活力,实现农村经济业态的转型升级。二是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挖掘农产品的深加工,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打通城乡融合产业链,从而实现宁津现代农业的转型。

猜你喜欢
宁津县木家具健身器材
宁津蟋蟀,撬动文化杠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阅读点亮人生”主题爱心捐赠活动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可以撕掉的油漆
宁津县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智慧健身——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基于木材材质美的实木家具结构设计研究
半木家具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