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2023-04-05 00:50龚纯刚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
教育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评价

龚纯刚 |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活动,是促使学生动起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那么,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该如何开展评价,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呢?

首先,教师要有大单元意识。语文课堂评价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理解文本及作者意图,进而自主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实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的逐步浸润,而这并非通过学习一两篇文本就能做到,需要在大单元框架下进行整体规划。

大单元往往包含一组题材、体裁不尽相同但主题或写作目的高度一致的文本,这就需要师生去对比不同、挖掘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着眼于开发与提升学生对比、挖掘的能力,并以事先设计好的某种可量化的标准对学生予以评价,使学生能较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学生则需要借助单元学习提示,基本弄清楚单元学习任务,理解单元内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宏观的联系和微观的细节上进行深入思考,生发疑惑并分析解决。

其次,教师要在大单元意识的引领下,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局限于单元内的文本,而是立足于文本,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维度去思考,不为评价而评价,而要以评价促语言的表达、促思维的发展、促审美的创造、促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从备课到单元教学完成,从预习到单元学习结束,师生都要在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中度过。就学生而言,不必仅仅将自己置于被评价的地位,而要主动参与到课堂评价中,甚至能影响评价标准的建立及评价效果;就教师而言,不能高高在上,视学生为评价体系中的静物,在设计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调动并尊重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依托评价与学生充分互动,实现心与文本、心与心的交流。

著名作家阿城在小说《孩子王》中,就有关于课堂评价的生动展示。老杆儿是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知青,被上级安排到学校教初三年级语文,所教学生年龄大小不等,很多汉字都认不全,更何谈上高中、考大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老杆儿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便有课堂评价的体现。他充分认识到孩子们的学习实际——主要目标是摆脱文盲,将来成为一个能读会写的人。另外,他朴素地意识到,孩子们自己干的事情自己清楚,事情干完之后能把它写下来,也不枉在学校一场。于是,他制定了自己的作文教学评价标准: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写出来,不搞“红旗飘扬,战鼓震天”的花样。就这样,老杆儿结合学生实际,确定评价标准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在认字的基础上狠抓学生的写作。

班上有一个学生叫王福,最开始,他是这样记录上学这件事的——

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起衣服,我洗脸,我去伙房打饭,我吃了饭,洗了碗,我拿了书包,我没有表,我走了多久,山有雾,我到学校,我坐下,上课。

一两个月下来,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大有长进。后来,王福写了这样一段关于他父亲的文字——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父亲很辛苦,今天他病了,后来慢慢爬起来,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我要上学,现在还替不了他。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课堂之神圣,就在于知识和思想是在包含着课堂评价的科学框架下不断地涌现和被汲取,正如上文所言,师生互动,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或许就是语文课堂如何进行评价的“妙手”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