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项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05 04:20潘培志
智库时代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教学效果院校

潘培志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放置在游戏、聊天中,学生的个人体质越来越差。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和发展。

一、体育分项的背景

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在体育教学方面也是如此。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身心发展已经相对较为稳定和成熟,对体育项目产生了相对固定的兴趣,传统的集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爱好和和运动需求,因此,体育分项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体育强国目标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想要有效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实现民族振兴,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也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培训为国家队输送优质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了更好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必然要加强体育分项模式的应用。

二、体育分项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加强体育分项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体育项目相对较为单一,大多是田径、跳远、跳高等传统项目,不符合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而在体育分项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才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通过实施体育分项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丰富体育活动类型,给学生更多选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能更加积极主动,更好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体育分项教学能够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优化教学资源

加强体育分项教学,还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在资金和人力方面予以倾斜,但由于高职院校的数量过多、硬件资源所需经费过大的问题,很难保证高职院校为每一个学生都能配备运动器材。因此导致传统教学模式下开展体育教学时,可能会存在运动器材数量不足的问题。比如,高职院校的乒乓球台相对有限,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统一参加乒乓球训练,每个学生只能练习相对较为短暂的时间,导致学生的训练时间不足、训练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而在实施分项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项目,因此选择乒乓球项目的学生数量会急剧减少,学生能获得的训练时间会相对增多,从而有效减少资源缺乏问题,提高资源优化配置。

(三)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体育分项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实力和水平。通过分项教学,能让教师负责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性,提高教学科学性,有效促进学生成长。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人性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完全一致,教学评价也完全一致,不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大多会采取百米赛跑的方式,有些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无法适应百米赛跑的模式,出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要放慢速度,由此影响跑步成绩,也影响体育教学评价,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公平和客观。而在实行体育分项教学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根据不同项目的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更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体育分项模式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观念束缚是影响分项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虽然教学观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优化和完善,但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唯分数论依旧存在,学校依旧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置在提高学生的考试科目上,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则是将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倾斜在专业课程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对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导致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不愿意了解和探索分项教学模式,只一味研习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二)场地资源限制

资源限制是影响分项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场地资源限制是存在的重要制约要素。体育分项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班级壁垒,但也意味着可能有多个班级同时参加体育课程,对体育场馆的要求较大,部分学校的场地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设备资源限制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由于实施分项教学模式,则需要学校根据体育分项内容配备相应的体育器材,这对于学校而言是一项较大的资金支出,很多高职学校无力承担,导致体育器材配备不够完善,学生无法得到充分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因此,想要有效实施分项教学模式,就必须保证充足的场地和器材资源配置,也就是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探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措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师资源不足

师资力量相对较为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体育分项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师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加侧重强调教师的多能化,要对多种体育项目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能够指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但在实施分项教学模式下,更加强调教师的专一性、特长性,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分项内容有充分、深入的了解,能够给予学生更专业化的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教师的数量不足也是影响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数量有限,体育分项内容丰富,由此导致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开展需要。有些高职院校选择引入实习教师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实习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强,不利于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项目单一

体育项目相对较为单一,是影响学生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分项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条件。部分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体育项目相对较少,范围相对较为局限,主要受制于场地等资源配置,或受制于教师的能力和数量。由此导致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体育项目十分有限,且大多是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很难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违背了分项教学的设计初衷,难以充分发挥分项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不敢放手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部分体育项目存在一定的对抗性、竞争性,在参与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摩擦和碰撞,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受伤,而学生一旦受伤,学校所需面临的家长压力和社会压力过大,部分高职院校出于这方面的考量选择保守措施,只开展基础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分项教学效果的发挥。

(五)评价难度大

评价难度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分项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内容相对较为一致,教学测评方式完全相同,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在实施分项教学的过程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所选择的体育项目不相同,每个体育项目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但学生却需要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因此,导致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平性。此外,部分体育项目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充分纳入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主观性影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影响学生对分项教学的认可度。

四、加强体育分项模式在体育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革新教学观念

想要有效提高分项教学效果和质量,就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首先,学校应当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充分意识到加强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加强资源和人力倾斜,有效促进分项教学的落实。其次,学校应当加强与其他院校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其他院校在开展分项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好的方式方法,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思想革新,探索有效途径。最后,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要增强对体育强国的了解和认知,要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学习和研究,要充分意识到加强分项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向积极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我能力。

(二)加强场地资源配置

除了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外,还应当积极配置场地和器材资源,有效促进分项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对场地的规划,结合体育分项种类和学生的参与人数,合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也可以与校外运动场馆进行合作,借助校外场地开展体育训练,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器材的配置,根据体育分项种类和学生数量配备合适的器材数量,满足教学需求。要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加强对器材的管理,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器材进行维护,一旦发现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要及时进行检修和补充,避免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再次,教师应当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体育器材,避免产生安全事故。特别是单双杠等具有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教师应当详细讲解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发力方式,体育器材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保护和支持,做好安全预案,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学校应当积极拓展资金支持渠道,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助力于体育分项教学模式的发展。除了要积极申请财政支持外,学校还应当加强与校外企业、荣誉校友等的合作和交流,吸引校外资金注入,用于发展体育分项活动。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决定体育分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的水平。首先,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选拔体育教师时,要重点考察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充分结合体育分项活动开展需要,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师进入教师队伍。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邀请体育专家详细讲解体育项目的技能、理论知识,有效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应当不断丰富教师队伍构成,有效缓解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应当加强与国家运动队、体育类专业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引入优秀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有效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充分结合体育分项教学的要求、实施内容制定考核和评价指标,通过考核有效提高教师对体育分项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在评价教师时要充分纳入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更好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自身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和标准,结合自己所负责的体育分项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四)丰富体育项目

想要有效提高分项教学的开展效率和水平,就应当加强对体育项目的设计和规划,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设置体育分项类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贴合学生兴趣的项目,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校应当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沟通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游泳、健美操、舞蹈、排球、武术等,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其次,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要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因素,综合设计体育项目,确保学生所选择的体育项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再次,应当通盘考量,做好统筹规划。在实施体育分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学生扎堆报名同一体育项目的现象,一旦发生这类问题,很容易导致体育分项教学模式形同虚设、本末倒置。因此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加强对热门体育项目的名额限制,以此来保证体育分项顺利开展和完成。最后,应当及时对体育项目进行调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学生所热衷的体育项目种类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学校应当定期对体育项目进行有效调整,确保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五)优化评价模式

要不断优化评价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分项教学的认可度。首先,教师应当充分结合体育项目设计科学的评价方式,确保能够全面衡量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其次,在学生选课之前,应当加强对评价模式的宣传,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相应的评价方式,以此来减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评价的顺利开展。再次,教师应当优化评价指标,不应当以单次的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若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与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则学生的考核结果应当是合格的。同时,在考核学生时,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如课堂出勤率、日常训练积极性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和发展

五、结束语

加强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但当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观念影响、资源限制、教师力量不足、项目单一、评价难度大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要加强场地和资源配置,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要丰富体育项目,要优化评价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教学效果院校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