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

2023-04-05 05:05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国庆小学付玉桂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前置趣味性双减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国庆小学 付玉桂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作业优化来体现“双减”为学生带来的真实效果。以学生减负作为作业主要设计方向,减量提质、巩固作业效果,使其更倾向于对作业的研究和探索,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原则

结合国家的“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加注重作业质量的提升与管理,充分发挥“双减”效果,在作业设计中避免传统作业形式为学生带来的负担,减少作业量,提升作业内容和质量,将多样性的作业形式融入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只有在作业前置性、分层性、趣味性、阅读性、实践性等方面不断增强学生自学意识、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作业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对数学作业的创新思维与设计能力要符合“双减”标准,对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进行重塑,通过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进行作业优化时还要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结合课程内容布置作业,既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又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得到提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作业前置性增强学生自学意识

在“双减”背景下,减轻作业压力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创新思维,有效地进行作业优化,通过作业前置性来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作业前置性更能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作业前置来提前体验课程内容,会让学生对作业更感兴趣。教师在讲新课程前,布置前置性数学作业,以探究类的问题作为前置性数学作业的优化方向,让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加强对新课程的理解,提前磨合,提前接触,更有助于增强新课程的讲解效果。例如,在《生活的数》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自主在课下寻找可以用来数的物品,品类不限,可以是水果、蔬菜等,自己去搜索与计数。对小学生来说,数的难度不如记的难度大,所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寻找意识,还能在计数的过程中思考更有效的方法。对作业前置性的安排,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新课程的认知,提前进行辅助性的知识过渡,让学生亲身经验,在后期教学时就能水到渠成。

(二)优化作业分层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分层设计需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程度以及数学能力来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与分层批改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师要了解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作业分层设计,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根据教学目标做好分层作业的布置,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学学习效果。“双减”背景下,更要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维,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层次的分层作业,根据学生需求,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作业分层。分层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体现,在作业设计方面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分层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A 类作业为巩固基础类,难度比较容易控制,属于必做、必会题;B类作业更注重知识的连接性,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在数学训练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力;C 类作业更突出考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注重探索和创新。针对A、B 类作业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鼓励学生突破、提升自我,及时与学生沟通,逐步向C 类作业升级,最终使班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也要实施分层,可以通过有权批改、半批改、巡回批改、面批、眉批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多种批改形式因材施教,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强主动性,对作业的完成更有信心。在优化作业分层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方面,教师也要增强作业的实践性,以《观察物体》一课的课后作业安排为例,对A、B、C 类作业进行具体规划。A 类作业为基础型作业,掌握课堂知识。B 类作业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完成A类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看一看、画一画的加强训练,找到生活中真实的物体形态,可以是玩具、立体图形或立体物品。通过观察进行总结,用画笔将看到的物体的各种角度以线描的形式画出来。至少要找三种物体进行立体图形描绘,并说明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C 类作业就要在A、B 类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加强,学生不仅要能看一看、画一画,还要动手制作一个物体模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业分层设计就是让不同的学生感受到作业能为学生带来的数学能力的强化。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优化作业形式,增强分层效果,让学生敢于挑战。可以定期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双减”目的。

(三)优化作业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数学学习对生活有着直接影响,要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作业趣味性是让学生关注数学的有效办法。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要融入趣味性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完成数学作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趣味性的数学作业立意要新颖,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想要通过自己去完成,而不是被动地为了完成而完成。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设计与课程相关的趣味性数学作业,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完成作业的热情程度。寓教于乐才能让作业产生作用,在娱乐中学数学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将数学与有趣内容相结合,需要奇思妙想,不断创新,这非常考验教师的教研能力,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完成效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对学生后期的学习热情也会有很大帮助。

(四)优化作业阅读性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作业阅读性,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基本条件。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开发,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效果。阅读是汲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丰富学习资源的最佳手段。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数学作业形式。例如,在设计《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搜索一些有关比赛的数据分析表格,至少要搜索三种不同的比赛类型。通过阅读、查看的形式拓展数学思维,仔细观察比赛的统计方式,根据比赛的形式总结计分形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主动查看数据,根据图片或资料进行分析,扩大课本知识范围,优化作业完成效果。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从多方面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降低学习压力,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水平,从而轻松实现学习的梦想。

猜你喜欢
前置趣味性双减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