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3-04-05 07:41汪盛楠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投融资融资国有企业

文/汪盛楠(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融资是促进企业经济前进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投融资管理在未来发展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从金融市场的整体角度上来说,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及国内经济环境政策的变化,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存在很多失误,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对企业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内部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工作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国有企业投融资相关内容简述

(一)投融资内涵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阶段需要对外进行投资,巩固自身优势地位,而大规模投资同时意味着企业需要匹配相当的资金规模,选择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获取资金。在具体实践中,投融资主要分为投资与融资两个环节,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从投资角度分析,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在运营发展阶段合理配置资金等各项资源,选择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并从中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期间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尽职调查,在投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生诸多风险问题,这也是需投资人所面临及需要解决的[1]。而从融资角度分析,则主要是指国有企业资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之下,从内部或者外部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所需资金,确保企业能够完成投资目标,并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从企业发展的整体角度分析,投融资是企业发展壮大、巩固实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投融资的重点不尽相同。具体如下:处于扩张阶段的企业,通过对内或对外投资提升市场占有率,以投资规模促进企业发展,该阶段企业因投资项目众多往往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则需要拓宽融资渠道,更多是利用外部融资方式支持战略发展;而成熟阶段企业投资往往趋于谨慎,利用前期投资的成功带来稳定的资金流入,多采取内源融资以支撑企业自身运转,外部融资亦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投融资管理,基于实际科学制定投融资管理方案,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能更加合理地利用闲置资金,确保内部资源规划更加有效、更加科学。

(二)风险因素

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投资阶段很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比如政策风险、项目风险、利率风险等。从具体角度来说,政策风险主要指国家或地方的经济金融政策变化对市场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融资方式产生影响;项目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操作阶段缺乏前瞻性、规范性与系统性,同时没有深入分析项目可能带来的利弊,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风险;利率风险则主要是指市场利率的提高或者降低产生预期之外损失的风险问题,比如银行贷款的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额外支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必然会产生资金需求的波动,如果不能统筹安排,最终很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这对于企业稳定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落实意义

(一)有助于健全企业资本结构

在现阶段,推进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改革与优化,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事项,其中多涉及企业重大项目投资或并购,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投融资管理,建立合理的投资模型及选择匹配的融资方式,促进资本结构的不断完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

(二)有利于实现企业全面改革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做好投融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尤其是在国企优化改革期间,投融资管理可以更好地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更需要管理人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投融资管理,实现创新、提高质量,打造出多元化产业体系,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三)有益于完成市场化经济转型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要朝着更深一步的方向迈进。但如果国有企业管理者缺乏市场化运营的思维,那么就很难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不重视投融资管理也很难达到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加强投融资管理将促进国有企业的创新和增长,提高国企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完成市场化经济转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

三、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面临的实际挑战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是重中之重,对投融资管理工作而言亦是如此,只有让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对风险有更加清楚的认知,及时做好预防和管控,才能促进投融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目前的各类企业管理情况来看,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如下:第一,国有企业管理层在经营期间更加重视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对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未能予以重视[3],尤其在风险防控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少,相关工作仅流行于表面形式,并没有深入到实质。第二,与一般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部分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对投融资风险管控较为轻视,他们认为企业出现的一些小问题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风险管控缺失,后期应对风险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第三,内部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未能全面提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较弱,不能准确对各种风险加以判断与评估,对企业发展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发展阶段,对于投融资体系设立是否具有科学性,往往会直接反映到企业财务方面。作为管理人员应展开综合分析,确保进行投融资活动之前能够做好完整模型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除此以外,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整体方向和规划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这是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国有企业都会将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4],渠道过于单一,合理拓宽融资渠道也是投融资体系构建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现阶段有些国有企业并没有重视体系建设,制度流程相对匮乏,内部管理效率过低,无法确保投融资管理工作质量,甚至拖慢企业发展速度,在高速变化竞争的环境下容易使企业错失良机。

(三)投融资政策机制不完善

当前国资等相关管理部门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以及政策制度,用以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以及处罚问题。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国有企业的各种行为,进而保证投资项目的整体效率不断提高。但从全球化角度来看,我们国家对于境外投资政策与制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当前新形势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经历一系列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工作,并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企业对外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国有企业开展投资活动。另外,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政策对国有企业投融资的管控不够灵活,在实操方面有可能出现限制项目实施与发展的情况。

(四)融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大部分国有企业会选择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进行资金获取,银行自身因为平衡资金成本、控制坏账风险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各因素,对贷款企业设置多重门槛,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各类限制。企业在融资端有可能面临资质不全、资金流不稳定等风险,而无法申请到银行贷款,这对于后续资金运转来说非常不利[5]。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的全面转型升级,配合国家降杠杆减负债的要求,国资委还对国有企业有资产负债率的控制要求,促使企业开展各项融资类型的尝试,拓宽融资渠道,并控制财务成本。但如何科学地设置资产负债水平,使企业在合理的财务结构下完成创新发展,一直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另外,有许多国有企业在对融资成本分析方面未能做好相应的风险预测,在根据资金需求匹配不同融资工具、根据市场波动选择合理时机等方面未能做好全面规划,进而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企业内部制度完善及投融资相关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由于内部激励政策不完善或员工的综合素养不高,进而导致各项业务决策仅流行于表面形式,出现业务持续发展及战略匹配不佳等问题。长此以往,难以保证后续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投融资战略规划不到位

国有企业要想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就必然应保证内部资金的充足。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在投融资管控期间比较注重发展的速度要求,而对整体规划有所忽视。在此种情况下,很难推进国有企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在投资期间也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未来战略规划不清晰,无法对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另外,国有企业投融资阶段也缺乏完整的前、后评价体系,不能对战略规划、方案的完善及投后的跟踪予以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果缺乏相应的投融资全周期管理经验,在未来发展阶段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风险评价失误等问题,甚至还会导致投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四、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挑战应对策略

(一)加大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力度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让国有企业的内部员工拥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推进投融资管理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管理者应从前瞻性视角出发,规避短视行为,不应仅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企业风险方面的问题,务必要保证企业的长期利益,一切以企业发展为主,对投融资管理工作也应加以重视,投入更多精力,针对风险把控予以全方位支持与正确引导;其次,投融资领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强化个人风险意识,不断学习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并进行深入了解。从企业角度可以定期聘请外部专家,为员工讲解风险防范知识,尽可能降低内部发生风险的概率,并且加大考核评估力度,适当进行嘉奖,激发员工的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最后,基于现有的员工能力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让员工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险敏锐度,在后续发展阶段可以第一时间识别到风险问题[6]。

(二)健全投融资管理机制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国有企业开始采用全周期的管理模式,对各个环节实行动态管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效的投融资管理方案。但还有很多国有企业领导仍然局限于旧有的理念,导致投融资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的发展变化速度。基于这一情况,为了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思维禁锢,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那么就必然要对投融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调整,进一步推进投融资制度的改革。

首先,作为国有企业管理者,要深入了解产业市场及资本市场的变化,建立健全有效的投融资管理机制,在健康稳定的资本结构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吸引力,引导企业稳步前进。其次,企业管理者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结合实际情况,敢于创新,选择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避免一系列风险问题的形成。第三,作为管理者,更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设置投资回报要求,全方位评价投资项目,并且持续跟踪,及时调整投融资策略。最后,持续完善投融资相关的管控制度及相关奖惩机制,明确公司目标,切实提升投融资方面的决策力度,使员工不仅了解公司的规划,更可以参与其中,明确努力的方向,有助于整体战略的落地。

(三)加强研习国家投融资政策

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紧跟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国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一,作为管理者要根据国家投融资政策,对自身的发展战略加以优化,增加经济性和合理性,做好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保证投资收益的有效提升;第二,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国家推进发展改革政策时,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做好投融资方面的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发挥国有企业资本的作用,形成合力,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第三,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政策的先行者,应当利用自身的经济地位,推动整体产业经济升级,共同维护投融资市场的和谐发展。

(四)优化完善国企投融资决策分析

提高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分析的科学性,对于有效控制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所有管理者及员工拥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首先要树立严谨科学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评价,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数据,而忽略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项目的同时,还要根据设定的投资目标确定融资的期限和规模,充分比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最契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融资途径,建立完善的融资方案以及明确的融资目标;另外,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及行业数据,分析自身的发展战略,设立适合本企业持续发展的资本结构,平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此外,国有企业管理者还要完善投融资过程中的各项程序,强化风险防控,设立风险预警模式,及时掌握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与外界的相关机构加强合作交流,使企业内部投融资决策更加科学化、技术化、专业化。

(五)科学设计投融资战略规划方案

为了保证投融资管理的有效实现,在实践当中需要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现状来进行规划。在落实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应做好战略规划,详细分析自身的能力以及市场发展方向,通过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做好投资把控;第二,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学习金融政策,敢于尝试,配合战略综合分析选择融资工具及期限等,避免单一的融资方式带来后续的融资风险;第三,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全球市场出发,了解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些投融资战略规划,借鉴其优势,并与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融合,适时调整;第四,投融资业务至少涉及两方,在进行企业投融资过程中,做好换位思维,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推动多方共同发展,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总体而言,当前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结合投融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实现。因为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在投融资期间正确识别到风险并做好管控,进而促进企业稳定运营发展。伴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作为管理层,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有基础上正确地识别企业投资融资方面的各类风险,不断完善各项监督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应对风险及管控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投融资融资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融资
融资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7月重要融资事件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