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策略

2023-04-11 03:23牟慧凯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建设项目工程项目

文/牟慧凯 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我国在建设项目成本中存在着大量的超预算问题,这对公司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造价成本经常超预算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完工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必须的。如何更有效、更合理地使用已有的资金进行投资,已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施工建设环节中,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者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工程的设计,以确保工程成本的合理,并能提高工程投资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对工程造价费用的预算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项目的资金,防止项目预算超支,从而达到对项目费用的有效控制。因此,对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监测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造价及预算含义

1.1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建设成本,而造价控制则是管理部门运用特殊的施工管理方式,对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1]。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工程造价是成本管理的目标,它涉及很多的因素如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下图1 是工程造价的构成部分。工程造价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收益的因素。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管理单位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项目的材料、人员、管理、税费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并在安全的施工条件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监管,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图1 工程造价组成图

1.2 工程造价预算的含义

在实际施工中,企业及施工单位往往通过招投标来获取工程项目,而造价是工程项目的基本依据。企业及施工单位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可以大概将这一预设的工程内容称为工程预算。建筑材料、人工成本、建筑技术投入、管理费用、财务管理费用等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确定了全面的预算目标后,对项目的投资进行了全面的预算和评价,在充分考虑到外部风险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通过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工程费用超支现象的出现,保证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进而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表1 以某个学校工程造价预算表为例,展示了其各项费用明细。

表1 工程造价预算表

2.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实施意义

成本预算是影响项目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造价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通过对项目的时间进行控制,使工程成本预算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工程返工、设计变更,可以对工程投资基金进行科学的预算,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平稳发展;(2)工程造价对其他施工项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牵涉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和项目,而成本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可以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可盈利的方向。(3)更好地确定项目的目标,目前绝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没有意识到项目的超预算控制的重要性,存在盲目的建设目标、不合理的资金使用,从而导致了建设资金的浪费。而实行造价项目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使建设单位的效益最大化。(4)提高工程项目总投资的利用率,政府应通过项目费用预算的方法来更好地控制预算成本,合理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力求在最小的投资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3]。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3.1 材料价格市场波动较大,稳定性缺失

建筑工程建设的建设工期较长,建材市场的价格变动势必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材料的成本直接关系到施工效果,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供需矛盾,建材市场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波动。当材料供给超过需求时,其价格也会相应下降;当材料需求超过供给时,其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影响到造价成本的变动。此外,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地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的预算,再加上设计变更、工程不合理等问题,不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会增加工程造价费用。若不能有效地监测建材的价格,并对其采取合理的采购方法,势必会加大项目成本超出预算的可能性[4]。

3.2 造价施工预算不合理

在实际项目工程中,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常常忽略了建设阶段的预算,而项目预算的精确性与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的把握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缺乏对工程现状的认识,造成项目预算成本的内容缺乏,从而使项目的预算反应不够精确。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由于预算人员隶属于公司的运营、财务等部门,与项目单位的业务往来是横向的,造成了预算人员对工程信息的掌握不全面,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发生。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和完工结算时,都要根据预算工作来调整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成本,从而减少超预算发生的可能性。

3.3 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性素养参差不齐

预算人员在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相关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核心工作就是精确地核算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因而对其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施工成本预算工作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质量,多数预算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一些失误,这些预算不合理问题与实际成本会有很大的出入,不仅会对建设工期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导致项目完工时间的延长。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预算人员并不注重工程预算的重要性,比如一些预算人员在做预算时,并没有去现场调研,没有相应的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超出预算的计划。另外,有些人员不仅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失误会对项目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企业必须关注预算人员的相关结构配置,合理地分配预算小组,以更好地保证项目预算成本的精确度[5]。

3.4 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监理是企业在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理者,发挥其监督和检查作用,所以,企业对于监理监察工作部门要引起重视。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不仅是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是项目的全过程。但是,在施工中,由于许多企业的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督不力,其主要体现在:项目费用的过程比较复杂,程序繁琐,没有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由于未能对施工周期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质量未得到及时的检验,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工期的延长、工程造价的增加,加之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不顺畅,致使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从而对工程的预算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实际费用超过了预算。同时,监督和检察工作不到位,也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在工程项目的后期,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项目的造价再次上升,超过了预算。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要强化预算人员的综合预算管理。建设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要做到科学化、合理化,若许多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工程量增加,也会导致工程成本超出预算,不能保证工程的执行效果。

4.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有效控制策略

4.1 时刻关注市场波动,注重对材料价格波动的分析,优化企业战略采购策略

在进行实地考察时,预算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留出调整价格的余地,对材料数量、材料价格进行有效的预算,以方便后期按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调整工程成本。由于工程建设中涉及大量的设备、材料,所以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必须对建材的规格、价格、设备价格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充分把握市场动态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工作。一是要加强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对原材料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确定施工材料的最佳采购时机,并对采购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二要强化与供货商的合作,实行战略采购,形成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价格相对稳定。

4.2 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制定科学编制

在建筑企业中,预算编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预算编制,才能合理地进行预算管理,从而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强企业的预算能力。为了提高项目成本的整体效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预算编制人员要到工地进行实地勘察,进行全面的调研,对相关的设计图纸和相关的工程数据进行仔细地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以往的预算编制经验,依据实际,制定科学的施工预算,以进一步优化工程资金的分配,提高建设工程预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2)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预算工作的关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为了防止工程费用超出预算,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预算,并组织专门的预算人员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3)项目编制者应充分考虑到市场上各种材料的价格变动,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尽量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4)对施工图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编制生产价格预算之前,要对全部工程的总工程量进行确认和计算,防止重复记录和错误发生。

4.3 提升预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其科学合理的因素,必须从编制人员的角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并有效地强化预算管理,以保证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1)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无论从内容上、方法上都要进行有效的补充与完善,建筑企业单位应当对预算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请专业人士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和专家一起探讨施工项目成本的实际情况,从中获得知识和拓展经验,使员工对预结算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2)预算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前,要积极组织预算编制人员对项目进行调研,并主动做好行业和市场环境的调查,使预算编制人员充分了解项目内容和预算的相关信息;其次,预算编制人员要对工程材料、人力成本的市场变动敏感,能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动向,并有较强的市场预测能力,提高项目预算的精确度;(3)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在招聘施工造价项目员工时,不仅要保证预算编制人员的职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并在工作中加强对预算人员的专业训练,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此外,还要加强预算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预算员的工作的关注,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尽量减少疏漏,明确各个监理单位的责任,落实相关政策制度规范。

4.4 加强施工阶段预算控制以及将监督落到实处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建设项目的最关键环节,预算编制人员往往忽略了建设项目的实施这个重要节点,而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从而导致项目的超预算。因此,要确保建筑企业单位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工程建设期的预算控制。首先,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提高采购的科学性,还要加强对物料和资金的浪费问题的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并强化监理,确保一切按照合同规定的进行,避免因工程成本超出预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必需。其次,要使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不仅要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要与工程的实际要求紧密联系。最后,在编制项目成本预算时,必须对整个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各种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预算,保证整体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在一定的周期内完工。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度,首先要在施工造价成本的监测和控制上,建立一套奖惩体系,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奖励,然后通过相应的培训,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防止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超出预算。其次,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项目费用的协调,有效地避免了超出预算的现象。另外,在监理和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项目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与施工进行沟通,避免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最后,要根据相关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合理安排工程工地上的一些闲置的机器和工人,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建设资源的有效使用,最优化地解决建设项目成本中有关的超预算问题,以达到最大的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合理化、准确性是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施工项目预算管理在施工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项目预算问题是由多种外部客观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人员专业水平、市场材料价格波动预测、预算控制、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目的,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的发展。科学、合理、全面地落实好成本预算,既能有效地防止建设项目的超预算问题,又能有效地保障建设项目的进度,保障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对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效推进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资金合理配置、提高工程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建设项目工程项目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