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世间最好的养生

2023-04-11 00:03芷晨
北方人(B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血液循环书信身心

芷晨

走路,是这世上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运动。

勤走路,可以锻炼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增加身体抵抗力,延年益寿。行走,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方式。

人到中年,普遍压力大、应酬多,肠胃病、高血压等疾病接踵而来。只有爱运动、勤走路的人,才能更好地抵抗疾病,保持健康体魄。

张伯礼院士每天都要奔波于各种会议,还要去坐诊、教学,行程满满。已经70多岁的他,依然精力很充沛,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其实,这背后离不开他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他说,不管多忙,自己都会抽出时间去走路。每天走7000-8000步,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20年之久。

走得快一点儿,让心率稍微加快点儿,微微出汗是最佳状态。

国际卫生组织曾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对身体的损伤少,对保持身体健康帮助却很大。

有研究数据显示,与不运动的人群相比,任何程度的运动,都能将死亡风险降低27%,心血管发病率降低69%,平均患癌概率降低7%。行走,是对我们身体最好的富养。

中國睡眠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随着年岁增长,很多人入睡难、睡眠浅,睡个好觉变得越来越难。根本原因是,想得太多而动得太少。

经常行走的人,能促进血液循环,消耗能量促进肠胃吸收,更容易入睡。

曾国藩也有过失眠的困扰,他在书信中抱怨说:“夜罕佳眠,或通夕不寐。”他公务繁忙,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加上精神压力大,晚上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后来,他找到了缓解失眠的办法,就是散步。他在家书中写道:“饭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

人到中年,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不免感到焦虑。适度的运动,大脑能释放多巴胺,让人身心愉悦,能有效抵御焦虑和抑郁情绪。

《散步疗愈》的作者乔纳森·霍班,就是选择了在步行中释放伤痛,找回自我。在他17岁时,母亲因癌症离世,5年后他的哥哥也去世了。他彻底崩溃,开始酗酒度日,并且时常感到孤独,压力和焦虑无处倾诉,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定期散步。每次散步前,他都会做计划,散步后记录所见所闻、当时的感受,观察散步带给自己的身心变化。慢慢地他步入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治愈了多年的内心伤痛。

行走,是精神的排毒,也是心灵的救赎。

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一贬再贬,遭受人生重大挫折。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坚持每天快走十里路,走到全身发热,四肢舒畅。在写给朋友的书信中,他提到:“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当你开始行走,身体就在自我疗愈。不一定要大汗淋漓,平静地走走停停也能舒缓压力,治愈一切不开心。

当你焦躁不安时,与其胡思乱想,不如走出去,用脚步丈量大地。

很认同作家周岭的一段话: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而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汪清泉,干净澄澈,不带一丝浊气。

越是经常行走的人,身体越是健康。也许一年半载看不出差距,但经过五年、十年的积累,你会发现,整个人的面貌都焕然一新。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迈开双腿,用行走富养自己的身心吧。

(摘自微信公众号“樊登读书”)

猜你喜欢
血液循环书信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共 筑
给身心降个温
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