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基于班级共同体的构建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

2023-04-12 01:47肖翔
教育界·A 2023年6期
关键词:归属感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班级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班级管理办法,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于班集体的归属感。为此,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班级共同体的构建,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让学生热爱班集体,能在班集体中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班级共同体;班级管理;归属感

作者简介:肖翔(1995—),男,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宝楠学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班级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收获幸福的校园生活[1]。

一、平等互动,公平对待,增进师生情感

优化师生关系,对于构建班级共同体、助推班级有效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班级管理,教师就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平等。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虽然占据指导者的地位,但是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体地位的作用,进行积极的互动,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秉持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教学理念,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是权威者,独断专行,那么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不容易接近,有问题也不会主动跟教师说,这样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师生平等互动,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主动与教师拉近距离,这样班级才会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也能通过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教师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有偏袒、差别对待等行为。为此,教师要严格按照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开展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平时注意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并善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2]。对于班级学生出现的矛盾,教师应该进行民主化处理,尤其是注意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而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学生。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来自教师和班级的温暖[3]。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到底谁能够获得自我提升呢?笔者认为二者都可以在互动交往中获得自我发展。良好的互动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理解,让师生配合得更有默契,从而使整个班级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二、开展学生活动,促进生生交流

和谐班级的创建除了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契机开展学生活动。学期初,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彼此,比如开展自我介绍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兴趣、学习目标、家庭背景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讨论等,这样学生在与同学的互动中不仅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取长补短,还能够逐渐增强集体意识。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郊游、志愿者活动等,把学生带到校园外,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与同学互相交流。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分析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发现有不擅长与同学交往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其打开心扉,帮助其树立交往的信心。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

在班级中,除了教师,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学,班级氛围很大程度上受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使学生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互动中增强班级归属感。

三、优化环境,营造文明班风

良好的班风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引导,能让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让整个班级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通过优化环境来营造文明班风。这里的环境不仅是教室里看得见的环境,还有班规班训等“看不见的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这些名言最好是与学习、做人息息相关的具有指引作用的句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在“看不见的环境”创设方面,教师一是可以搜索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歌曲,让学生在其中挑选一首作为班歌,并经常找机会让学生齐唱,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班歌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二是给学生打造一些特别的班级平台,如班级交流小黑板,如果学生有想对老师、同学说的话,或者想分享一些心得,又或者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等,就可以通过在小黑板留言的方式与大家交流,教师、学生看到后也可以及时留言回复,这样可以使班级更温馨。三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班级管理制度营造文明班风,比如制订班规班训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奖惩分明,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四、重视德育,落实关爱目标

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又有利于班级共同体的构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通过德育为学生提供正向的引导,利用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关爱教育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关爱既是教育开展的基础,也是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只有将自己的关怀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真正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当学生处于成长的困境中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关爱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才能真正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有效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首先,教师不仅要关爱学生,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比如,在发现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等问题时,教师可以预留“关爱时间”,在班會或是活动课上,适当留一些个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的情绪、困惑等,再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纾解学生的困惑,为学生的学习扫清心理上的障碍,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对班级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德育教育要从关爱学生这一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关爱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德育教育中,有些教师喜欢用说教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殊不知这种絮絮叨叨的说教方式很难让学生欣然接受,只有让学生在关爱中体会到满足和幸福,才能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意识到关爱教育不仅是将自己的爱给学生,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别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自我调节,真正悦纳自己。学生只有能够先爱护自己,才能够学会关爱他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当学生学会关爱班级的其他人的时候,就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集体责任感,这种集体责任感能够使学生更热心于班级事务,更愿意服务于班级,从而增强对班级的热爱之情。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的成长经历形成了比较内向的性格,习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会向他人、向集体打开心门,也就很难获得他人、集体的帮助,教师更要注意引导这些学生从关爱自己开始,进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班集体,逐渐打开自己的心,真正享受和谐班级氛围所带来的益处。

最后,要想提升关爱教育的效果,教师就要从自己的综合素养提升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学习德育教育理论,用丰富的理论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提高对学生的引导能力。

五、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认同感

要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应该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是打造班级共同体的关键,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分割的一员,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提高对班级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一个班级要想有良性发展,就要有值得全体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目标的制订过程中,这样学生会更加有责任感和归属感。比如可以让学生制订班级整体课程成绩目标、班级卫生目标等,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去达成这些目标。在班级目标达成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策划有趣、丰富的班级活动,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如在学校运动会、文化比赛开展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活动方案的策划与执行,合理分工,各自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另外,以往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习惯让几个班委协助自己,而让其他学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可以设置除常规的班委职务外更多的班级管理职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決策过程中,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班委的工作,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总之,班级管理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六、关注问题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一个班级的学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教师仅会关注表现良好的学生,而对于个别问题学生,他们或视而不见,或只是一味批评,这样做其实非常不利于班级学生的团结。问题学生也是班级的一分子,他们的行为也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要重视问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多尝试通过交流的方式与问题学生建立情感联系,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渐渐地改变他们。

比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有个后进生,不爱学习也不守规矩,行为习惯很不好,跟同学和老师时有冲突发生,令部分老师和同学头疼不已。笔者就对其开展了家访,在家访中得知这个学生家庭比较特殊,他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对他缺乏了解,教育形式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而家中爷爷奶奶负责照料他,只会溺爱他,还特别不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学习了一些青少年教育案例,决定通过以与该生建立情感联系的方式慢慢改变他。笔者首先放平心态,和他做朋友,让他多帮忙做事。他做得好,笔者就大力表扬,让他知道老师很爱他;他做得不好,笔者也不是第一时间便责怪批评,而是巧妙提醒他。渐渐地,他从帮笔者做事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体会到了成就感,更愿意主动帮助他人了。其他学生看到他的转变也渐渐地愿意与他交往,他也收获了同学的帮助和关心。笔者发现,每当转化了一个问题学生,班级的氛围就多了一分和谐,班级的凝聚力也更强了。虽然班级中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教师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更加理解教师,配合教师。

结语

综上所述,要积极打造班级共同体,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教师就要发挥教育智慧,积极拉近师生关系,促进生生互动,优化班风,开展德育,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转化问题学生。教师基于学生的特点,打造班级共同体,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生活和学习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赵福江,师婧璇.共同体理论视角下新时代班级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22(01):43-45.

[2]王若维.小学班级人际共同体的构建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20(01):80-81,84.

[3]唐玉佳.班级生命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23):37-39.

猜你喜欢
归属感班级管理
止勘集团工会: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归属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