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文化:项目化视域下“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实践探索

2023-04-14 15:18刘丽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西游记整本书

刘丽丽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性任务群之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然而,在常态语文教学中,几乎看不到整本书阅读方法策略的培养与经验交流。整本书阅读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阅读书目比较杂乱、阅读过程缺乏指导、学生阅读兴趣不持久、阅读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以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来架构整本书阅读,将项目化学习作为整本书阅读的载体,通过遵循规律,建构核心知识;导入项目,设计驱动性问题;合作探究,指向高阶认知;搭建平台,分享展示成果;多元评价,导向项目实施的路径,将阅读转化为实践,实现整本书的深度学习。

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既包括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了精神世界、价值观的建构。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整本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来构建核心知识,才能实现学生从低阶认知向高阶认知过渡,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简要分析项目实施中,核心知识的建构。新课标对于整本书阅读在第三学段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被安排在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正好与本单元人文主题相契合。笔者对《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知识从四个维度进行了建构。比如语言运用方面:了解古典名著的常见体裁;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读懂整本书。

好的驱动性问题,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产生学习内动力,主动地投入到项目中。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猴王出世》这一入项课中,笔者创设“西游文化主题展征募西游文化大使”的情境。由于这一驱动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将其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组成螺旋上升的问题链。

子问题1:作为一名西游文化大使,首先自身要学会阅读《西游记》。那么,你可以运用哪些好方法来阅读古典名著呢?《西游记》有100回,你能做一个阅读计划,并按照计划读下去吗?

子问题2:在与他人分享《西游记》时,你能简要说说主要内容?其中哪一个或几个故事你觉得特别精彩?你对哪个西游人物印象最深刻?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阐述。

子问题3:《西游记》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你如何以课本剧的形式将精彩的片段进行展示?

围绕核心知识设计的驱动性问题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带着情境性的生活化的任务坚持去阅读,还能够确保学生有时间阅读整本书。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阅读策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做到细读、精读、深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提示”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建议。可见,整本书的阅读,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自主阅读,更应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阅读。

因此,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实践可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学生个人在学习任务1的驱动下完成整本书阅读;第二阶段:在学习任务2、3的驱动下,进行小组研读,完成整本书的研读。

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中,学生自主制定一份阅读计划。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校内阅读的时间。同时,可以每周进行一定的浅显的阅读交流与分享,使自主阅读能持续下去,做到真阅读,真思考,真运用。

第二阶段的阅读实践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子问题2、3选定研读内容,商议研读策略和形式,进行任务分工。在每个成员完成相应任务后,综合各自成果,汇总整理,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以上的合作探究,始终以子问题为出发點,驱动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由浅层次的阅读向深阅读推进,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不断地由低阶认知向高阶认知过渡,最终实现提高阅读素养的目标。

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动力,更能通过展示成果,让学生再次回顾自己的项目历程,促进学生成长。而《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成果,可以和三个子问题进行一一对应。例如,子问题1:作为一名西游文化大使,首先自身要学会阅读《西游记》。那么,你可以运用哪些好方法来阅读古典名著呢……对应的子成果1:制定出合理完善的阅读计划,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大揭秘,多种形式的阅读笔记、阅读卡片等。

学生在完成实践,形成修订成果后,要组织公开的成果展示,其中既包括个人成果,也包含小组成果。个人的成果展示,比如个人阅读计划、读书笔记、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大揭秘等。小组的成果展示,由其他小组填写“西游文化大使评价量表”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三个小组获得西游文化大使最佳团队奖、最佳智慧奖、最佳风采奖,并代表班级在学校校园文化节上进行全校展示。更可以借助微博、短视频等方式,进行更大范围的分享与展示。

通过搭建各种大大小小的平台,不仅实现了对各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点燃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更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交流所思所想,深化见解,更进一步地促进深度阅读、有效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在此次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中,笔者运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及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方法,使评价量化,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也便于教师检验和学生自检,促使学生更加注重阅读过程。例如在小组成果展示部分,设计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四个维度的“西游文化大使评价量表”。以思维能力为例,“科学合理地设计整本书阅读方案;能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创造性地梳理主要情节或者精彩情节”即为优秀。以自评和互评为评价方式,体现评价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可以说,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更加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依托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多地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来。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学习运用于整本书阅读,还需要更多地考虑书本的文体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反思,调整项目,切莫热热闹闹走形式主义。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西游记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