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的探索研究

2023-04-16 03:34吉林体育学院张文才
内江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产业专项

◇吉林体育学院 张文才

本文首次提出“在校兼职生”概念,并对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产生的条件和发展的意义,希望通过研究为提升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学术参考。

1 导语

新时代的发展召唤新型体育人才,高等体育院校必须高校重视体育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体育院校毕业的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从教育教学观念方面,要摒弃过于强调运动技能传授、忽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传统观念,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并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来审视当前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内涵,依据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实现体育强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2 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的概念界定

在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生群体中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利用自己所学专业或个人运动技能特长,在校学习期间就兼职从事专项技能教练、健身健美教练、运动健身营养师、社区体育指导员等工作,这部分学生群体有专业高超的运动技能、勇于突破的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他们不仅能够在完成自己学业任务的基础上有较为充实的业余生活,而且还能在毕业后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和创造较为突出的工作成绩,这部分学生就是要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校兼职生”。

“在校兼职生”有两个要素构成,“在校”是指在学校内处于学习阶段并具有学籍的学生,“兼职生”是指已经获得兼职机会并从事兼职工作的学生。这类学生能够充分将自己所学专业或个人技能特长与当前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学生阶段就步入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展现出较高的就业竞争能力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工作业绩。通过上述分析初步将“在校兼职生”定义为:学校内的在籍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所学专业和个人技术特长,在学生阶段就开展社会兼职或自主创业,有较为成熟的心智水平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 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产生的现实条件

3.1 坚实基础:体育学生专项技能

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区别于其它高等学校的显著特点就是专项运动技能,凡是在体育院校学习的学生,基本都要掌握1-2项体育专项技能,甚至有些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达到国家一级或国际级水平。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这种专业技术优势为他们在校期间开展兼职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许多学生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和教练指导后,对于专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过程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不但能够把自己的运动技能展示出来,还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教授他人,达到了对专业知识由机械输入、意识理解到升华输出的学习。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的运动专项技能特长是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活动的坚实基础。

3.2 有利条件:最佳教育年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处于青春期的体育院校大学生,有着青年人一代特有的朝气蓬勃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气质,体育运动为青年人提供了展现青春活力的广阔空域,他们不但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速度最快。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有能力凭借自己的专项技能开创一番事业等特点,鼓励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兼职活动,能够及时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青年朝气,对于全面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3 时代契机:体育产业结构转型

我国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为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及早地步入体育产业市场提供了时代契机,体育产业发展越迅速所需要的体育人才就越多,发展越国际化就需要具有创新、创业、创优的高级体育人才。当前,高等体育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重任,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无法满足体育产业结构转型的人才需求,在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逐年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服务供给与群众健身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市场缺口,国家大力推行的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也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工作提供了时代契机,众多体育服务需求助推了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的诞生和发展。

4 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发展的社会意义

4.1 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

随着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与体育领域的细分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各领域专业体育人才已成为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通过在高等体育院校开展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浓厚、追求卓越品质的优秀体育人才,帮助具有运动特长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立足之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存价值。既使他们在非体育领域工作岗位上,也能够发挥出体育专业人才所特有的拼搏勇气、竞争精神和协合能力。

4.2 拓展高等体育院校生存空间

随着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理性认识,家长和学生对报考大学的选择和分辨能力越来越强,未来大学的招生数量、生源质量和校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抢生源、争人才的招生大战局面也会愈演愈烈。高等体育院校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在构建自身优势、发挥专业技能特色、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发挥自己在体育专业技能特长方面的就业优势,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能力和创业实力,用学生在人才市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较强适应水平等实力来征服和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中,也为高等体育院校获得更好的生源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体育院校不仅仅是培养掌握运动专项技能的大学生,还要在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识知识、适应社会等方面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如果我们不把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转化为培养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如果只注重传授给学生专项技能,没有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专项特长去开创新事业,学生毕业后只能被动就业,我们所给予学生的只是抽象的理论和苍白的学历,教育就是没有效益的劳动。所以,高等体育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适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为创新创业教育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帮助学生在专业技能素质和自我超越素质等方面共同提高,这对于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提高新时期体育人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结束语

“在校兼职生”这一概念虽然是对部分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学生的全新概述,但这部分学生群体早已存在,并已经对学生就业意识产生较大影响,也对体育经济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后高等体育院校必将深入开展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实力转变为创造社会价值的生产力,全面提升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体育产业专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