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解题技巧之讽刺小说

2023-04-16 00:23贺志高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监生儒林外史题型

贺志高

讽刺小说的特征是运用多种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腐朽反动的人或事物。在艺术表现上,是用夸张、巧合、漫画式描写等方法突出被描写对象本身的矛盾、可笑或畸形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极其简洁尖锐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使读者从中得到精神和情感的愉悦,达到警诫教育或暴露鞭挞抨击的目的。考查讽刺小说,大多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审美和艺术手法的鉴赏。

一、鉴赏小说形象,把握思想内涵

讽刺小说的作家塑造形象,锋芒所向并非个别,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我们在解答鉴赏形象题型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关注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性格、所处环境。

2.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3.分析特定的社会背景,发现人物身上的时代烙印。

4.注意人物间的关系及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

5.关注描写对象是否具有象征意义或蕴含着的讽刺意味。

二、赏析讽刺手法,挖掘深层意蕴

不同的作者会运用不同的讽刺笔法,作品会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也透露出作者对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在解答鉴赏艺术手法题型时,要结合文本挖掘深层意蕴。以下常见讽刺手法需要熟记:

1.夸张手法。

夸张手法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常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士人被科举制度拨弄得神魂颠倒、狼狈不堪的丑态,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2.细节描写。

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能充分地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从而突出讽刺效果。例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去世时的情景是这样的:“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總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有了气。”一连串对严监生“手”的动作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刻画出来,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3.对比手法。

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矛盾、对立和差异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运用对比写作手法会使描写对象的特征更加鲜明,给读者的感受更加强烈。《儒林外史》中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联系现实,探究价值判断

讽刺小说包含着浓厚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因此在解答有关讽刺小说的主旨题时,不仅要从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等角度分析鉴赏,还有要注重联系现实,深入思考。如《变色龙》中,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之类人物,在现实社会中不少见,作者对这类人进行讽刺和批判,就是为了警醒世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监生儒林外史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儒林外史》的吃播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不识“斋戒”闹笑话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