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随堂检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3-04-19 19:06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随堂初中语文检测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中学 张 琪

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随堂检测可以辅助教师发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随堂检测”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本,部分教师设计的检测题目质量有待提高,还有一些教师虽然精心设计问题,但是没有把握好检测的时机。此外,很多教师在进行随堂检测后忽视了对学生的反馈,导致随堂检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科学应用“随堂检测”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阐述几点拙见。

一、“随堂检测”的概述

顾名思义,“随堂检测”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适势对学生展开的检测,这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随堂检测可以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提升学生听课的专注力,让学生的思维整节课都保持在集中、活跃的状态。与此同时,学生也能通过“随堂检测”切实参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纠正,达到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学结果表明,课堂教学中合理进行“随堂检测”可以提升教学实效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语文“随堂检测”设计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发挥出“随堂检测”的优势,必须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很多教师为了检测而检测,将重点放在检测这个动作上而忽视了检测题的设计质量,很多题目比较机械,直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以及思维的僵化。为了提升“随堂检测”质量,教师在设计检测题时需要遵循科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基础性原则。教师进行随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设计的检测题需要遵循基础性原则,从而达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利用随堂检测辅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

第二,趣味性原则。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内驱力,也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元素的原因。趣味性教学除了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体现出来,也要通过随堂检测体现出来。有趣、新鲜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驱使学生主动探究。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检测题中枯燥的语文知识编成游戏、童话、谜语、故事等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类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内部需求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探索,使其乐在其中。

第三,生活性原则。语文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要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通过设置具有生活性的习题构建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理解和汲取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活性的检测题会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层次性原则。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生活经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初中生语文素养不尽相同。而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随堂检测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秉持“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理念,设计的检测题需要体现出差异性、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第五,开放性原则。语文课程有较强的人文性,很多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比如,对语篇中某句话的品读与鉴赏,每个学生站的角度不一样,给出的解析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随堂检测中应多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学生也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越来越自信,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会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初中语文“随堂检测”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奠定牢固的基础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随堂检测”教学模式,要想保证检测效果与质量,必须精心设计检测题。从某种程度上说,随堂检测质量直接取决于检测题的质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即上文中提到的基础性、开放性、生活性等,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去优化,通过不断提升检测题的质量优化随堂检测效果,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教师通常在随堂检测环节为了检测而检测,即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模糊笼统、没有价值。高效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教学目标不断优化检测题的质量,确保问有所值。以《背影》一课为例,很多教师在随堂检测环节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或深化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而设置一连串的问题,如“为什么朱自清的父亲去买橘子?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中,朱自清使用了哪些词去描写父亲的动作,这些词语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学生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产生畏惧、抵触等情绪。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容易陷入“冷场”,很多学生即使想回答问题也不知道从何着手。所以,教师在设计检测题时要注重问题的指向性,确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向明确、有的放矢。譬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背影》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朱自清多次写到自己流泪,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并找出来。结合具体的情境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朱自清每一次流泪的原因。”这样的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重点就是探寻朱自清每次落泪的原因。通过思考、探究这样的问题,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继续深化检测题,比如,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说一说父母有哪些让自己感动的行为。这样的随堂检测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还能驱使学生与作者深度对话,从而为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堂检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审美意识、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书面测试即发放测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实际上,随堂检测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常见的随堂检测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书面检测。书面检测是指教师在备课环节设计有价值的检测题,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来,既包括客观题也包括主观题,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试卷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并提交的检测形式。这种检测方式费时费力,而且浪费资源。现如今,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始推行无纸化检测。具体来说,教师带领学生在多功能教室上课,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或平板,教师也有自己单独的移动终端。在课堂上授课时,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通过云平台发送给学生,并设置特定的时间,学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并提交答案。这样的无纸化检测既省时又省力,而且避免了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技术会自动分析学生的答案尤其是客观题的答案,然后生成直观的数据。这样一来,教师就能直观地看到学生答题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以强化,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第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也是一种常见的随堂检测方式,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设计问题,然后找个别学生回答,与这几个被提问的学生深度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向全班学生传递知识的目的。也可以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自主回答。这样的互动往往不够深入,经常流于形式。除了书面测试与课堂提问以外,随堂检测还有其他形式,比如教师通过游戏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开展,将检测题融入活动中,通过活动结果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以此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并集中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准确把握随堂检测时机,提升检测有效性

有效的随堂检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检测题,还要求教师把握好随堂检测的时机,真正做到“时机提问”。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教师不注重检测的时机,通常是想到了某个问题随即就提出来,提问的频率过高。这样的随堂检测对学生的干扰较大,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继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随堂检测”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选择最佳的检测时机。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时机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第一,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初中生年龄较小,本身就具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加上课堂上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经常出现走神的情况,尤其在教师长时间讲授知识后,一些学生可能“昏昏欲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好听课的状态。第二,新旧知识结合的地方进行随堂检测。在新旧知识结合的地方,教师往往需要巧妙地使用过渡技巧,而随堂检测就是一个有效的过渡手段。同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引领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索巩固旧知识,同时让学生为吸收新知识奠定基础。第三,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检测。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质量,这个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可以采取书面测试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问题的统领性、开放性等。以《桃花源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检测:“读完《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感悟,有的人说通过这篇课文看出了陶渊明是一个消极避世的人,而有的人却说通过这篇课文看出了陶渊明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一说理由。”这样的问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深度,又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初中语文随堂检测中,及时有效地反馈经常被教师忽视,这里的反馈是指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应及时点评学生的回答情况。这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检测的积极性与学习动机。除此之外,有效的反馈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答案合理与否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如何科学作答、构思,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书面测试形式的随堂检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所提交的答案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答案,尤其是主观题的回答,通过展示有个性、有独特见解的观点让其他学生借鉴并自我反思,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差距,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在课堂提问形式的随堂检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当地追问,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还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认知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实施“随堂检测”教学模式对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作用。然而,随堂检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用以检测的问题,还要把握好检测的时机,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及时给予反馈,从而发挥出随堂检测的应用价值,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随堂初中语文检测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功”随堂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压强”随堂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