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3-04-19 19:06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文章情感语文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于 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但是朗读始终是日常的教学项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利用足够的时间加以引导,同时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于语文教学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知道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技能,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的重要方法。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以读为本,进一步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容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走神、打瞌睡。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感情,而教师应该及时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通过朗读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文中表达情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被作者的情感所触动,这样学生就会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走进文章,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能够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朗读的作用,可以教师进行范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读全文、读片段,也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应该用普通话,并且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掌握朗读的技巧,激发学生对于课文朗读的兴趣,体会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文章,提升学习效率。

(三)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与其他阶段不同,小学阶段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弱,需要后天的引导和训练,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以朗读为砥柱,在文章朗读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熟悉课文内容以及含义,让学生积累材料,掌握不同的语言句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明确朗读的目的和要求

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师应该提高对朗读的认知,明确目的和要求,重视朗读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清晰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在初次接触朗读的时候会出现随意朗读、不认真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在朗读前提出要求,让学生采用标准的普通话对文章进行第一遍朗读,要求学生字词的发音要准确,内容要完整,不能丢三落四。第一遍结束后,让学生用流利的、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第二遍的朗读,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师应该明确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目的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让学生采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朗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进行《为人民服务》这一文章的了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第一次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出来,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大概的了解。在第一次朗读结束后,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朗读,从而让学生对文章所蕴含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二)重视难点,强化示范作用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还不全面,所以在文章朗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进行适当引导,事先进行合理的示范,从而进一步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会自然模仿教师在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明白语速、重音等朗读技巧,使得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更加简单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扎实的朗读技巧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给予学生比较好的朗读体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及时改进自身的不足。同时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获得阅读体验,提升学生朗读文章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进行《丁香结》这篇文章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集体朗读,指出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示范,重点对学生在朗读时犯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错误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在“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这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抒情的语调进行朗读,为学生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份独特的情感。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得最多。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材大多是以课本为主,朗读的内容大多是课本上的,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经过多次朗读后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朗读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内容,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完善,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翠鸟》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白主要内容是翠鸟的外观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翠鸟的视频材料,通过“它们如蜂鸟一样,在离水面3米多的高处翱翔,以芦苇或树枝为隐蔽物,看准时机突然出击”这段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早晨进行朗读,这时学生的记忆力是最强的,让朗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应该提高小学生对于朗读技巧的掌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文章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