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环保教育中的实践

2023-04-19 19:06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陆灵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陶行知游戏幼儿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 陆灵敏

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其教育实施的时间必须定位在当下,而且须从娃娃抓起。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孩子的头脑、嘴巴、眼睛、双手、时间和空间,那么下面我们将针对这六大解放思想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环保教育。运用教育手段,我们将环保理念植入到每个幼儿的心中,让他们成为保护环境的小主人。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留给幼儿一片畅想天空

在陶行知的思想理念中,一直提倡让儿童自己做主,强调儿童的独立性,让幼儿敢于自己去想去思考。在以往的环保教育中,我们总是将自己的一套观念灌输给儿童,他们接受的环保教育多数都是机械地、被动式地接受知识,缺乏幼儿主动思考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一改固有的模式,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首先,我们需要解放幼儿的头脑,让他们能在一个民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在大班“环保小卫士”主题开始前,我们预先收集问题,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应该如何做好环保小卫士。幼儿畅所欲言,把心中的想法都大胆地表达出来,有了幼儿的想法以后,我们再去开展本次主题活动,呈现的效果与我们的预期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某位小朋友觉得环保就是低碳节能,所以她在美术活动“我的环保创想”中绘制了美丽的作品——低碳节能、绿色出行。而有的小朋友觉得环保其实是变废为宝,我们要利用好身边的废旧资源,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所以在“环保亲子小制作”活动中,她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报纸做了一身漂亮的小衣服,独具创意。

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幼儿的心中有他们对“环保”的理解,我们要多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现在的环保教育已经不是将环保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孩子,或简单地习得几句环保的口号,而是将环保理念根植于儿童的内心深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往往会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幼儿在环保行为中,会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需要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想法,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者操控他们。环保教育更需要我们对幼儿头脑进行解放,让幼儿能主动地用心去感悟和体验。

二、解放孩子的眼睛,给幼儿一双发现的眼睛

观察是幼儿发现奥秘,是幼儿智力活动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环保教育的时候,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尽量多地给予幼儿观察和探索的机会,使幼儿在观察、探索中有自己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对“环保”的兴趣。

利用午饭后的散步时光,我们和幼儿一起观察校园,看看被“踩”过的小草,它们的“小腰”是否还直直地挺立着。看看被“污染”过的空气,是否还是干净的。通过视觉上的直观刺激,幼儿更能直接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而将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亲身感知,主动与自然互动,用眼睛近距离观察这个世界,能带给幼儿最直接的感悟。于是在一次次观察过后,幼儿自发地开始制作环保小旗,幼儿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绘制了一幅幅“如何保护树苗、保护小草、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的宣传小旗,在回家的路上送给陌生的行人,用他们自己独特且富有童真的方式,表达对环保的一份贡献。

太多的时候,提到环保教育便是播放一则则宣传短片,如工厂废气、冰川融化、动物非正常死亡等,这些内容对孩子来说距离太远,并且没有目睹,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所以导致短片放完后并没有带给幼儿太多的触动。在谈论环保教育时,我们不必和幼儿高谈阔论,只需要将他们带到真实环境中,让他们用眼睛最直观地进行感受,视觉会带给他们冲击,用最真实且朴素的教育打动孩子的内心,从日常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让他们用眼睛观察,用心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三、解放幼儿的嘴巴,让幼儿畅所欲言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前期的儿童更是充满了各种问题,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耐心地聆听和解答,这样才能让幼儿敢想敢问,也才能在提问中不断地积累知识。这也告诉我们,对幼儿来说,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给予孩子表达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解决幼儿的表达需求,最终落实幼儿的环保教育。

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绘本,多多地引导幼儿感受绘本的魅力,同时借助绘本,给予幼儿讲述的机会。在绘本故事《小房子》中,幼儿大胆地捕捉画面的内容,随着故事的层层深入,幼儿的问题也不断地抛了出来:为什么小雏菊和苹果树不见了?为什么天空逐渐变得乌烟瘴气?为什么人们没有以前快乐了?有了问题,必有回答。幼儿在你一问我一答中渐渐找到了故事的答案:原来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破坏了环境。虽然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美丽的村庄却再也不见了。将环保教育与绘本相结合,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给予了幼儿大量讲述的机会。环保教育中,也会存在幼儿不清楚的很多问题,作为教师,要懂得正确地激发幼儿的表达欲,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活动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幼儿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在户外自然中,我们可以听到幼儿会问:为什么树上有那么多虫子?为什么小鸟的鸟窝不见了?为什么小树会被大风吹跑?在游戏中,幼儿你一言我一语,有价值的提问不断带给幼儿深度的学习和探究。所以每次幼儿提到类似的问题,我也会迅速地捕捉,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于是户外区域游戏中,幼儿在不断地追问中知道了如何给小鸟搭建鸟窝,知道了冬天大树应该如何过冬,如何帮助大树度过寒冷的冬天,知道了如何帮助小树搭建爱心支架,知道了果子如何才能不被小鸟吃掉。我们班也开展了一个又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项目式探究活动。在一次次的提问中,幼儿从说到做,真正将环保教育落到了实处,也体会到了环保带给他们真正的快乐。

四、解放幼儿的双手,给幼儿一席创造之地

陶行知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了我们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者废弃的材料制作玩具或者装饰品。环保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变废为宝。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将身边的废物利用起来,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有了亲身体验,便需要实际操作来支撑他们的一个个有趣的想法。在环保教育中,幼儿已经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如将家里的废旧物品重新变成可利用的物品,那我们就直接将幼儿的想法变成现实,让他们体会到动手的乐趣。有了这个想法,我们的亲子大制作“环保时装秀”就出来了,幼儿收集家里面不用的纸箱、废旧报纸、布条等物品,用自己充满创意的小手制作出了纸箱恐龙、纸箱变形金刚、报纸公主裙等环保服装,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在多功能教室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独特的创意。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亲身感受双手制作的快乐,真实感受到变废为宝的魅力,知道身边这些脏旧的东西原来能变出许多奇妙的东西。在之后的游戏中,幼儿把家中的废旧物品带到学校,我们又新增了一个“变废为宝区”,幼儿每天在这里尽情地创造着,变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物品。由此,我也感受到了幼儿的“创造能力”,所以在环保教育中,我们也同样需要解放幼儿的双手,让他们能动起来。

在这样的意识驱动下,我们班级也建立了一个“变废为宝区”,在这个区域内,我们鼓励幼儿将家里的或者学校的一些废旧物品拿到区中,利用美工或者区域游戏的时间,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改造,于是便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作品,如纸盒小人、锅盖时针、饭盒花盆、洗衣液花瓶等有趣的作品。幼儿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收集和联想,先规划好拿到的废旧物品要用来做什么,等到第二天就在“变废为宝区”制作成功,这样的习惯从思考入手,从操作中实现,环保意识将会逐渐根植于幼儿的内心。

五、解放幼儿的空间,还幼儿一个自由世界

陶行知先生提倡幼儿应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环保教育的开展不应局限在校园之中,而是应该带着幼儿走到大自然中,和那些花草、树木、河流交朋友,同时引导幼儿去接触自然、热爱自然,在自然情境中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幼儿便萌发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情感。而在一次次的环保教育中,我们也发现了大自然带给幼儿独特的教育价值,在这里,幼儿的天性能得以释放,并且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欲望。

校园生活的局限和安全问题的困扰使得很多环保教育无法有效地开展,于是我们也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引导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出校园,深入自然。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们去大唐生态园和千灯公园等地,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外面的世界。千灯镇周围有着较好的自然资源,镇周围还有农村,生态环境好。幼儿在种植、照顾和收获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也真正地体验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知道了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为了在校园里也给幼儿创造这样一个农乐园,我们校园内也有种植区、饲养区、观赏区等给孩子与自然亲密互动的区域,虽然地方不大,但是也能满足幼儿与自然互动的愿望。在种植区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选择种植的品种,精心地进行种植,从种子播种到照顾到收获,每个环节幼儿都能亲身参与,直接体验和感知。每天散步或者户外活动的时候,幼儿都要看看自己种植的植物有没有长大一点,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记录本上。在户外游戏时,我们尽量不去给幼儿更多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种植的方法、浇水的水量,尝试区分什么是菜、什么是杂草。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在这样的空间中,幼儿能充分体验自然课程的乐趣,同时那种爱护花草动植物的情感,也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互动中逐渐生根发芽。幼儿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将环保落到了实处,而不是仅仅喊一句关于环保的口号。

六、解放幼儿时间,给幼儿一颗环保之心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了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由此可见,我们教师也要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是组织高控制的教学活动,教师注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习得,而忽略了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所以在课程游戏化的引领下,我们开始解放幼儿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把更多的教学活动时间变成了幼儿的游戏时间,游戏是幼儿最佳的学习方式,游戏的时间完全是幼儿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玩自己想玩的东西。“变废为宝区”是一个每天都有幼儿光临的区域,在这里幼儿尽情地和材料互动着,自由选择,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所以,慢慢地幼儿就积累起了兴趣,幼儿在这里感觉成为了环保小主人,每天都有有趣的故事上演,一颗颗稚嫩的环保之心也是在这里渐渐地萌芽,我们相信未来幼儿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其他的环保活动中去。

同时,我们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户外活动,在户外游戏中,幼儿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所以我们也尝试进行弹性作息安排,根据幼儿的需求,实时的调整活动的时间。在环保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幼儿走出教室,能不被空间和时间限制,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自己探索和发现,而不是将教育变成机械式的灌输,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去学习、去体验,让环保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七、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让我们对环保教育有了更大的底气和信心,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悟,以往总是站在教师的立场,去灌输给幼儿自己认为好的环保教育,而忽视了幼儿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久而久之,教育就会产生偏离。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在环保教育的路上,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寻适合幼儿的方法,要整合、分析、探索每一条适合幼儿的“环保之路”,让中国的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猜你喜欢
陶行知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