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相克

2023-04-20 03:35徐树建
民间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华成刑警队面馆

徐树建

這天一大早刑警队接到报案:城西一家叫“渔港码头”的面馆发生了命案。

刑警队立即赶到面馆,那里是老城区,位置有点偏,几乎同时救护车也到了。面馆老板结结巴巴的叙述,让案发经过得以还原:当时面馆里只有两个客人,老板正在后厨帮忙,忽然听见一声惨叫,老板赶紧出来,一看吓了个半死,一个食客躺在地上抽搐着,满头是血,另一个食客正往外跑。老板反应过来,拔腿去追,可行凶食客已骑上摩托车逃了。

这时确认,被砍客人已经死了,地上一柄带血的崭新铁锤,初步断定是凶器。面馆老板说这铁锤不是他的,可能是凶手带来的。

刑警队队长问面馆老板:“店里有监控吗?凶手有什么体貌特征?摩托车型号、牌照知道吗?”面馆老板摇摇头:“我这小店新开业,本来约好要装监控,没想到出了这档子事。我当时忙得很,凶手又戴着头盔,身高嘛……大概一米七。对了,我端面给他时,他把头盔取下来了,五官是那种很平常的,说不上来有什么特征,就是皮肤黑些。摩托车型号、牌照一概不知,我追出去时他已跑远了,哪能记得这些?”

队长见问不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立即命令:“一组查沿路监控,专查骑摩托车戴头盔的男子,另一路查死者背景……华成,你在干什么?”

只见刑警华成正盯着桌上一小瓶调料看,那是瓶胡椒粉,再寻常不过了,华成却一个劲儿嗅着。听队长问他,华成忙说:“队长,这瓶胡椒粉有点奇怪。”华成指着胡椒粉问面馆老板,“这是你店里的吗?”

老板摇摇头:“不是我店里的……我想起来了,是凶手带来的,我看到他从包里拿出来的。”华成说:“你来闻闻。”老板把鼻子凑上去,只闻一下脸上就现出恶心的样子来,张嘴干呕,说:“好臭的味道,不对,不仅仅是臭,还有点鲜,先臭后鲜,可是闻不出是什么味道。”

华成点点头,对队长说:“队长,我一进店就闻到一股怪味,正如老板所说,有点臭又有点鲜,是我从没闻过的味道。所以我想从这方面入手。”

华成是刑警队最有名的吃货,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吃食都要弄来尝一尝,尤其爱吃面条。面条最讲究调味,华成吃过的调味数不胜数,鼻子特灵,像警犬一样,所以也只有他一进店就能闻到怪味。不过他一向吃得很少,用他自个儿的话说,再好的美食吃多了就没意思了,嗅觉也就不灵敏了,这么着他的身材一直保持得相当好。

这时老板脸上现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来,说:“警察同志,我想起一件事,那个凶手好像是外地人。”

队长问:“为什么这么说?”

老板说:“他进店后,我问了一句‘要什么面,他说‘牛肉面,不要放香菜。我们本地人说‘香这个字时嘴巴是张开的,而他说‘香时嘴巴张不开,听上去像是‘先。”

一个毫无外貌特征的外地人偶尔经过本地,作案后立即逃离,戴着头盔、骑着摩托,来去迅速,没留下太多有价值的线索,这个案件有点麻烦。

队长的担心很快得到了印证:查沿途监控的警察一无所获,因为摩托车太多,大家又都戴着放下面罩的头盔,查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

死者的背景倒是很容易查,可是,这人是个再寻常不过的打工族,为人和善,不太可能和别人结仇,再说就算是寻仇,也不至于光天化日之下在面馆里杀他。基本可以断定是临时起的杀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华成带着那瓶调料一路调查,没有任何进展。调料不是批量生产的,超市里根本没有卖的,做餐饮的也没人自己做,就一句话:“这么臭,谁吃?”

华成想:凶手随身带着这瓶调料,可以看出他很爱吃这玩意,或许跟自个儿一样,也是个吃货。我这个吃货一定要抓住你这个吃货!

队长听了汇报后陷入沉思,一直以来这种随机性的、流动性的作案,侦破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华成说:“队长,我有个想法,现在各种民间协会相当活跃,咱不妨请餐饮协会的同志开个会,请他们鉴定一下那瓶调料,民间高人多,说不定他们这些专业人士会提供一些线索。凶手是外地口音,干脆请方言协会以及地方志协会的老师一起开个会,请他们判断一下凶手具体是哪个地方的,这样就能缩小侦察范围了。”

队长听了眼一亮:“有道理,你马上行动。这就对了,凶手是吃货,你也是吃货,吃货跟吃货之间相生相克,说不定这案子就得你破。”

华成很快请来相关专家,先把调料请大家轮流嗅一下,结果可想而知:每个人脸上都现出恶心的样子,个别喉咙浅的人当场干呕起来。

餐饮协会的一位老同志沉吟道:“我现在可以判断,这调料里有海鲜的味道。具体什么海鲜我还真说不出来。”

听了这话华成心里高兴,因为这话所包含的信息不少:凶手能够自制这种海鲜调味品,再加上皮肤黑,所以很可能是海边渔民。华成把面馆老板也请来了,说:“请你把凶手说的那句话原汁原味地复述一遍。”华成自个儿不说而是请面馆老板说,是怕自个儿转述时走味。

面馆老板当即复述凶手在面馆里说过的唯一一句话:“牛肉面,不要放香菜。”

他一说完,方言协会的老师就惊呼起来:“是邻省口音,尤其是那个‘香字,绝不会听错的!”

华成说:“能不能确定是邻省哪个市哪个县的?”

老师摇摇头,邻省那么大,怎么个找法?就在这时地方志协会的一位老同志摇了摇头,沉吟道:“不一定是邻省。”这话一出,大家齐刷刷朝他看,那老同志又说:“你们知道本市最偏远的地方有一个渔村叫渔光村吗?那儿的人就这个口音。他们祖上从邻省移民而来,好多年过去了,他们被本地人的口音几乎同化了,但个别字一直改不过来,其中这个‘香字他们就读成‘先……”

华成赶紧拿着那瓶调料去了渔光村。

在渔光村村委会,华成把那瓶奇怪的调料一拿出来,村委会人就笑了,说:“只有我们这儿才有这种调料,是把仙贝沤臭后晒干磨成粉制成的,就像有人偏爱吃臭豆腐、臭冬瓜一样,好好的不爱吃,非要弄臭了再吃。这玩意外地人闻着臭,我们却爱之如命,到哪都带着。我们祖上是邻省人,曾经回去寻根,发现老家那儿也爱吃这个。虽然好多习俗慢慢都消失了,但这个习惯却一直没变。”

在村委会协助下,华成把差不多年龄、差不多身高的男子一个个拍照,当其中一人的照片出现时,面馆老板当场指认。

真相大白:凶手一大早骑着摩托到城里办事,顺便买了一柄铁锤家用,在吃面时他本能地打开自带的调料瓶,邻桌人闻到了,一脸恶心地说:“怎么有股屎味?”

这话深深伤害了凶手,邻桌人不知道这瓶调料意味着什么,凶手当即回骂一句:“你才吃屎!”那人大怒,又欺凶手是外地人,劈面一拳,凶手顿时狂性大发,掏出铁锤就是一下……

押解凶手回去时华成心里忍不住一声悲叹:仅仅一句口角就引发一桩血案,人啊,为什么这么易怒?

猜你喜欢
华成刑警队面馆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南天观
管毅宏:从小面馆到上市公司
“越吃越有劲”面馆
寻找温二花
跟着师傅学说话
午夜面馆
当访民成为“信访主任”
老访民被聘信访主任4月后辞职:“其实我是弼马温”
面馆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