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04-20 11:09迟月凤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策略

迟月凤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整本书阅读是指针对一本或多本书而开展的阅读活动,涵盖科普、传记、史料、小说、散文等各种类型的经典作品。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在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版块之一。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小学生独立完成经典书籍的阅读任务,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读整本书”的概念,明确规定了小学、小学、高中段学生的不同阅读任务量和阅读需求,相应版塊也被纳入到了教材中,成为固定的教学内容。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带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还要将教学战线延伸到课下,将课前指导、课中教学、课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尽可能多地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1整本书阅读的含义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整本书节选片段阅读的一种阅读方式。针对整本书进行完整阅读,其内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是为了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并将阅读兴趣和习惯贯穿于课堂以及课后阅读活动中。通常会采用精读或者泛读两种不同的阅读模式,具有非正式性的学习性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整本书阅读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还能使得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掌握文章结构,并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助阅读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2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教材没有涉及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即使很多教师知晓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但学生并不知晓,教师也没有将此概念传达给学生,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整本书阅读为课外阅读,未采用针对性方法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时,通常以自身经验为主,并采用某一书目和其他书目结合的方式。但小学生年龄偏小,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无法调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这与培养小学生语文整本书阅读能力背道而驰,由于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学生也无法感受到整本书阅读带来的多种益处。其次,步入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习难度也不断上升,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并且,整本书阅读不会出现在语文考试中,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整本书的研读缺乏重视。最后,诸多其他因素都会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受到影响。学校层面上,虽然学校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益处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并没有真正执行,没有设置整本书阅读课程,也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学生层面上,整本书阅读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然而小学生难以集中较长注意力在某件事物上,缺乏自制力,如果学校的阅读氛围不强,教师的监督力度较小,小学生则很容易放弃整本书阅读。

3小学中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3.1依据课型和文体,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选取的重要标准。整本书阅读目标的制订,应当依据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提升、阅读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三个维度综合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从而让阅读能够成为一种自主的、自发式的学习行为。

3.2营造课堂氛围,改变阅读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势必要先营造合适的阅读氛围。为此本研究鼓励教师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之上进行突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式教学。阅读需要氛围的烘托,如果给学生一个好的环境,那么阅读的成果将事半功倍。

3.3重视指导和分享,落实教学流程

小学生的日常阅读练习呈现出零散性、碎片化的特点,无论是教材课文还是课外练习中的文章,均以单篇文章、文章片段为主,学生通常只能“见一点”。而整本书阅读教学则不同,其强调“整体性”,不仅体现在阅读内容的完整性上,也体现在教学流程的整体感上。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前、中、后不同阶段的阅读体验感,为学生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在自主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为学生构建阅读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和交流分享中掌握阅读和思考的方法,训练学生“带着目的阅读”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发展。

3.4优化整本书的阅读切入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课堂上,老师要不断地优化阅读的切入点,以反映出课堂的教学特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创造性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文章的学习和阅读中去,从而增强写作的主动性和感受力,从而优化和塑造文本的美学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点,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相关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动力和语言能力。

结语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也是一个考验。它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集中展示,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的必备途径。因此教师需要正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的教学内容,带领和帮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进.如何借助整本书阅读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求知导刊,2022(18):5-7.

[2] 闫玉翠.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18):92-93.

[3] 郭晓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26):32-35.

[4] 骆瑞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推进课研究——以《中国神话故事》为例[J].亚太教育,2022(8):142-144.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语文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高段语文延伸性阅读的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效率
Passage Four
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