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路径探微

2023-04-20 11:09李玉香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古诗词教学新课标

李玉香

摘  要: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为实现系统化的学习,教师应重视推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序开展,遵循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开展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路径

古诗词教学承载着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深入研讨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抛弃传统式的教学方式,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古诗词教学方案,做好高质量教学。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低效原因分析

1、忽视了古诗词的人文素养教学

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囿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古诗词教学理解成课堂练习。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讲解内容上,过度地为学生传递应试技巧,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学生不能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美,影响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情趣的提升。

2、古诗词教学形式单一化

新课标提出了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要求摆脱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基本都是采取读、讲、背融合的教学方式,如此则学生通过朗读完成背诵任务,教学形式比较程式化,学生对课堂教学较为被动而缺乏兴趣,更谈不上弘扬经典古诗词中的理想与信念。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路径

1、融合作家生平、作品背景,明晰“知人论世”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每篇作品都渗透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蕴含了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情感生发与之人生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单纯的教学模式,以诗作者的趣闻轶事入手,解读其生平、作品背景的相关知识,做铺垫,然后抓住意象,体会诗人与众不同的情感色彩,进而领悟其深层意蕴。

例如曹操《短歌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快速体悟其情感,教师可以从曹操“鸡肋”的故事入手夸大人物特色,学生立刻被曹操有趣的人生故事吸引,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曹操于乱世中求贤若渴、希望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再进一步体会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言壮语。为此,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

2、融合音乐教学法,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具备音乐的特质即音韵美。而诗词的创作源于情感释放的需要。故开展高中古诗词教学,教师应注意发掘古诗词中的“音乐性”,通过音乐的辅助,让学生快速进入文字所营造的情境中,将情感与古人对接、沟通产生共鸣,赋予客观物象以主观色彩,对古诗词内涵产生烘托效应,来提升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揣摩,从而激发学生的个人感悟与认知。抓住了关键性环节,学生可以发散思维,遇到具体问题时围绕针对性的问题,开展自主性的学习,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重视结合音乐教学法,为古诗词营造环境气氛,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客观物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通过播放音乐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旋律的低沉哀怨而渐入佳境,继而围绕关键性的“愁”这个字眼,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发愁?”带着疑问,学生可以探微知著,寻找和“愁”有关的意象,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把握主旨。

3、融合现代化的教科技术,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古诗词,是因为古诗所营造的氛围、描写的情境和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在理解上觉得较困难,学生难以走进诗作者的情感画面。面对这一问题,单纯的口头教学方式,无法收获预期的效果。因此,需将古诗词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动态化的感知,以便于引导学生理解,提升学习的效果。

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课,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需要理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诗意,可以通过动态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声光电带来的浪涛汹涌激荡的视觉冲击画面,从而加深对句意的理解。如此一来,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苏轼“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豪迈激越的文辞,引发学生对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追慕和向往之情。

4、融合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

语文的学习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长远的教学价值。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掘语文学习中的价值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课余闲暇,布置古诗词的拓展作业,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体例、表达技巧、情感主旨多个角度品味古诗词,感受语文学科的学习乐趣。

首先教师可以布置:通过对《将进酒》的分析,总结归纳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特点,进而通过“知人论世”把握其作品的风格,举一反三、归纳整合。进而发现、感受古诗词中的美。其次迁移到写作中,引导学生引用古詩词名句来概括分论点、勾连材料与观点,可使文章既充实且语言出彩。另外,在课外的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开展飞花令、单字接龙等活动来积累名句,创设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还可以举办古诗词背诵比赛。利用这些手段,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总之,利用形式多样化的古诗词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拓展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点。基于此,为了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教师需要审视古诗词教学的状况,创建古诗词教学情境,融入作者的生平,融入音乐教学法,结合信息技术的方式,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以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 戴静.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256-259.

[2] 郑丽萍.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路径探究[C]//.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2:322-324.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古诗词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