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

2023-04-20 19:07张俊英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张俊英

摘  要:初中每个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至改革以来,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作用。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中进一步理解自身、国家与社会,并且形成正确且积极的三观,促使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以及自身遇到的各类状况。基于此,本文从课程基本内容与初中生学习普遍性特点角度入手,对现实教育实践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课程标准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实践做出了明确规定,需要在保证学生基础兴趣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身学习情况、道德情况与思想情况。但是从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基础情况而言,很多教师的课堂教育仍然采用传统教育策略,没有真正将课堂教育真正还给学生,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导致很多学生的知识记忆都源于死记硬背,这对学生长期学习与自身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对学科教育有效方法分析十分必要。

1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健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效率课堂,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增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增强公民的思想品德素养,增强公民的综合素养。其次,建立一种具有效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在实践中,老师应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目的。第四,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常规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品德、法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以使其在新课标要求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2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几个问题

首先,由于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在初中阶段要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而在此期间,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以及言谈举止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对初中生的思想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担负着塑造初中生的参观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讲授内容过于单调,讲授环节所占比重过大,造成了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僵硬,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法治的学习兴趣。其次,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学科,有些同学对自己的前途早已有了清晰的计划,因而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态度不端庄,课堂上也有敷街了事的心态。第三,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式相对单一。在当前的考试环境下,一些老师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的心态,从而妨碍了他们的学习。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巧引生活元素活动

教学过程加入生活化元素,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达到知识输出的目的,还要保证知识输出的质量。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成绩的差异的存在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无直接关联,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思维的表达性的充分展现。为了让学生都能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具体的教学任务的表达,更多地是需要勾起学生的同理心。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法,完成课堂教育指导。首先,在课堂教育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展示各职业“帽子”的方法让学生对不同帽子对应的不同职业进行辨析。有些学生生活中接触过,可以迅速反应。通过“帽子千千万”的活动,引入生活元素,渗透“多彩职业”的主题。不仅可以在课程初始阶段抓住学生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的参与更加顺理成章。其次,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同样可以应用此种方法完成教育设计。如,班级中的同学为医学家庭,父母都是医生,其生活中与父母聚少离多,甚至休息时父母也会随时离开。引导这为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故事,然后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展开教育。让其他同学思考,为何这为同学的父母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从而引导出职业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职业精神。对此,教师又展开教育内容,将本次课程与当下我们民族所遇到的困境联系起来,引入钟南山院士与千千万万“大白”的故事,让他们对爱岗敬业有一个深刻且清晰的认知。

3.2恰当创设情境活动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教学比较枯燥,由于学生对学科价值缺乏准确认知,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导致学习成效不佳。核心素养的推进,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复杂的知识,提升学科素养。另外,情境的创设能将枯燥的知识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呈现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進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提升教学效率,启发性教学情境的设置能有效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3充分渗透项目活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真正可以提高其能力的方法还是促使其自主参与,耳提面命的教育并不契合初中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规律,只有在实践中自主得出结果,那么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才能更加高效。为此,教师的实际教育中可以加入项目活动教育策略,通过布置针对性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完成自主的应用以及理解。

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中,有效课堂的建设必须正确地剖析其内涵和内容,并将其与教育工作相融合,从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从而使有效课堂建构真正助推初中生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的培养及发展,增强初中生课堂学习体验,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裴胜冲.如何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1(29).

[2] 邹川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困境与提升策略[D].西华师范初中,2021.

[3] 陆素芬.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1(03).

[4] 黄华克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求知导刊,2020(23);12-13.D0I;10.

[5] 孙全军.高考评价体系在中考道德与法治命题中的体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6):65-66.

[6] 肖涛.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2):88.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