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结构·理规则·重迁移: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04-20 18:57左莉娜
科学导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活动教学;操练感知;体验归纳;理性迁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英语课程应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景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可是在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总是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然后专门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句展示语法规则,让学生做练习。在这种“课文的理解和语法知识的落实为两张皮”的语法教学中,学生表现出倦怠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情绪和课堂效果。

Larsen-Freeman[2]提出:“不应把语法视为一套静止的规则,而应把它当成一种与听、说、读、写并行的技能教给学生。”在这种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英语课堂中尝试着在交际中进行操练感知语言结构、体验归纳语法规则、理性迁移语法知识的语法活动教学,以改变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教学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3]。繁琐的语法规则的记忆会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语法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呈现语法知识时,设计了记忆力大挑战的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让枯燥的不定式短语的记忆变得富有挑战。在本课最后的输出环节教师将课本的续写句子让学生自由选取,并添加自己的句子,编成有个性的小故事,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

《课标(2022年版)》[1]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和设计既有层次又强调整合的不同类型的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会应用语法知识准确地理解他人和得体地表达自己。”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力求做到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结合,口头和笔头结合,语言规则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3]。

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要真正掌握英语,就必须掌握基本英语语法知识[5]。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智能结构的核心。《课标(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设计和提出指向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他们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1]。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Go for it《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语法板块Grammar Focus 4a—4c。教学的语法项目为动词不定式Infinitives。本单元以“志愿服务和慈善机构”为话题,本节课以动词不定式为语法暗线,志愿服务为交际明线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在语境中运用目标语言,强化动词不定式的语法结构,领悟动词不定式的语用功能,归纳动词不定式作为宾语、宾语补足语以及目的状语的用法,并将语法知识上升为语法能力。

本节课是对Section A部分学习内容的回顾,也是对动词不定式的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有学到过各种包含动词不定式搭配的短语,但是对动词不定式的功能知之甚少,因此本节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动词不定式的结构,并能运用含有动词不定式的短语描述各种志愿服务的活动,进行语言交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理解、应用实践);(2)领悟动词不定式的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动词不定式的三种用法(应用实践);(3)在學习过程中养成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创新思维方式,并能通过积极的思维促进语言学习(应用实践);(4)借助小组合作,保持语法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完成一篇与志愿服务有关的文章(迁移创新)。

(1)创设主题语境,操练感知语言结构

师生互致问候后,教师询问学生所给图片中的人物身份,然后播放关于这些人物志愿服务的视频。教师在同学们描述的同时,板书上述出现的动词不定式。教师呈现视频中某些图片,给出help sb. to do sth.的短语结构,让学生以此为支架来回答。

【教学分析】由于汉语中缺乏这个语法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不定式。为了创造条件让学生熟悉并能够使用不定式,教师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建立主题语境。教师意识到,为了给学生熟悉和能够使用不定式创造条件,需要创造主题语境,使交际情景真实、恰当、生动,因为语言是以真实的交际需要为导向的。通过观看图片以及短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具体在做些什么。观看之前,抛出问题What do they do in the video?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用心记住某些表达方式。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目标短语volunteer to do以及help to do,让学生有语言支架,能用较完整的语句来回答问题,同时感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用法。接下来用help sb. to do sth.把之前出现过的句子进行转变,通过语言操练感知动词不定式作为宾语补足语的用法。

(2)创设进阶活动,体验归纳语法规则

[活动1]看图片道志愿,体验语法规则

图片为敬老院,东吴公园和永兴小学,让学生开放思维,说出还能去其他哪些地方做志愿服务活动。

【教学分析】教师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所给的动词不定式来表达自己能做的志愿服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巩固了动词不定式的表达形式,体会其语用功能。对于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多个同学表达不同观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当谈到去小学教小学生时,让学生们说出自己擅长的科目,让他们有优越感。运用go to sp. to do sth.表达能做的事情以及原因,感知动词不定式作为目的状语的用法。通过板书动词不定式的不同类别,为学生思考、归纳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奠定基础。

[活动2]挑战自我记忆,内化语法规则

“记忆力大挑战”,用decide to do来表达。把八种志愿服务的表达方式用图片加短语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每张图片各闪现两次,共停留4秒,再退出屏幕,然后要学生用“decide to do”的短语来表达图片中他人选择的志愿活动。然后进行同伴对话——你想做哪些志愿服务呢?

【教学分析】通过记忆力大挑战这样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抢答,让短语的熟悉和巩固也变得有趣,并又一次感知到了decide to do中动词不定式作为宾语的用法。让学生们两两对话,从图片中选择自己想要去做的志愿服务活动,再一次熟悉目标词汇,并且体验would like to do中动词不定式作为宾语的用法。这两个活动也是为下一步短语填空做好铺垫。

[活动3]观察志愿活动,探究语法规律

完成书本P12,4a习题,进行语法点拨。要求学生用完整句子来回答问题,并在Grammar Focus表格中找出不定式,并按照不同的用法来分类。

【教学分析】教师通过概括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和理解其表意功能,引导学生接触、体验、感悟动词不定式。教师在呈现语法聚焦的表格之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加快了建立语法知识的过程,也加深了对语言规律的理解。

[活动4]完成语篇阅读,归纳语法规则

完成填空之后,询问学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对所填单词的不定式形式功能进行解析,让学生归纳分别属于哪一种用法。

【教学分析】教师对教材练习题进行了改编,去掉了动词不定式what to do for fun,而改为what they can do to have fun, 避免出现不定式的另一种用法,而强化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的用法,让本节课重点更为突出。语篇形式的出现,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体验动词不定式的运用,并归纳语法规则。

(3)创设开放活动,理性迁移语法知识

[活动1]根据实际,续写句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句子续写。学生各抒己见,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产出。

S1: I’d like to volunteer to teach kids to draw. S2: At 12:00 midnight, I called friend to tell him about my plan. S3: I’m very busy but I could help old people to clean their rooms.

【教学分析】学生通过语法练习进行显性的语法学习。通过半开放的语言输出提升在语境中运用语法规则的意识,在反复运用中逐步获得程序性语法知识。学生根据给出的情境发挥想象力来进行续写,落实到笔头,进行创意表达,实现了理性迁移语法知识的目标。

[活动2]小组活动,创编文章

教师先给出示范,选择刚才4c所续写的句子中的三句,并补充带有动词不定式短语的句子作为结尾,创造了一篇小短文,然后再由学生小组积极合作,创写一篇关于志愿服务的文章,然后汇报,内容如下: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and I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meaningful. I’d like to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and I’d like to help some old people to do some housework. Then at midnight, I call my parents to tell them about my countryside trip and then I watch the sky. I think that night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any other night.

【教學分析】教师通过提供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语境,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商量、讨论,把书本上枯燥的练习题变成有情节有关联的一段生动的文字。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目标语言的过程就是吸收和内化该语法的过程。经过积极的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该语法知识。

[活动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作业为:(1)Find infinitives in the book and copy them down. Add 5 sentences to each group. (2)Share your short passage with others.

【教学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到了动词不定式短语的用法,而不定式在英文中相当常见。因此让学生仔细搜寻书本中带有不定式的句子,并分类到三种不同功能的组别,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第二项作业是相互分享课堂上小组创作的文章,让同学们从同伴身上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在运用语法活动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在生活化的语境中感知语法,在半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行纠错、同伴互助、教师点拨形成自己的语法知识系统,在开放性教学活动中流畅并准确地运用目标语法,使语法知识内化外显,提高了其在陌生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在书面表达中反映出学生的语法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知识迁移的表现。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提升了各种思维品质。在感性操练中培养了敏锐发现语法规则并加以模仿的能力,在知性体验中培养了自主构建语法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在理性运用中培养了灵活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行纠错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运用语法活动教学中,笔者始终秉承着真实性、情景性、阶梯性的原则,围绕某个有意义的话题,以活动为核心开展语法教学。首先教师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歌曲、图片等呈现目标语法,引导学生在交际情景中感知、操练语法知识;然后通过阅读含有目标语法的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语篇材料,总结语法规则;最后通过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输出任务强化形式、意义及用法的联系,为目标语法在交际情景中的自主运用创造条件。自开展此项行动研究以来,笔者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执教的语法课在杭州电视台“杭州名师公开课”栏目中播出,并在本区的教研活动中作了关于该教学策略的讲座。

语法活动教学实现了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教学到在交际中进行语法活动教学的转变,使学生不仅感知语法结构并理解语法规则,而且还能有意义地、恰当地迁移运用语法知识,从而实现语法知识的真实而流畅地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实践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笔者较少有时间积累自身的文化与知识,在设计活动时,视野不够开阔,有碍于激发学生表达语言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今后还需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Larsen-Freeman D.2010.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赵尚华.2015.初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周智忠.2015.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篇),(9):26-31.

[5]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张中新.2019.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M].2019,(8):43-49.

[7]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区永兴学校初中部 左莉娜)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实践思考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强化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