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对肝胆胰外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

2023-04-25 12:34王慧清何枚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实习护生护患沟通形成性评价

王慧清 何枚美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实习护生;护患沟通

在医疗保健系统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诸多社会问题不断凸显,医疗矛盾冲突频发,已然成为新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1-2]。沟通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桥梁,其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尤为重要,与患者维持友好的沟通关系使工作效率成倍增长的同时,可有效避免摩擦的产生,从而促成良好的就医环境[3]。为顺应时代需求,护理人员除应具备专业的临床技能外,沟通技巧的掌握对于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4]。护生作为推动护理事业的新生力量,其沟通能力的培养逐步引起护理教育者的重视。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and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又称标准化沟通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沟通体系中,该模式可帮助医护人员在掌握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促进良好沟通关系的形成,提高临床的工作效率[5-6]。形成性评价是由美国学者于1967年提出的一种动态评价方式,多年来已在教育业得以广泛应用,其旨在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该评价方式在我国的临床教育中应用效果显著[7]。本研究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展SBAR沟通教学模式,以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护生沟通能力提升的作用效果,分析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的在未来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实习护生:选取2020年4—9月至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院)肝胆胰外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顺序依次纳入,运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纳入标准:①自愿积极参与本研究者;②入科实习时间大于2周者。排除标准:①中途转科或终止实习者;②未完成出科考核者。(2)患者:选取同阶段我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检验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对肝胆胰外科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纳入标准:①住院时间大于3d;②自愿积极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急诊或危重患者;②沟通困难者;③患有或曾患有精神类疾病者;④无法完整填写问卷资料者;⑤资料不全者。本研究经学校教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中共选取78名护生,男20名,女58名,其中本科生42名,专科生36名。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9名,试验组年龄17~21岁,平均(19.00±0.54)岁,对照组年龄18~21岁,平均(19.50±0.35)岁,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组建课题小组,小组共9人,肝胆胰外科护士长为组长,总带教为副组长,科室内其他带教老师为小组成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由小组各成员共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统一带教,入科时进行集体授课,将实习护生分配给各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要求各带教老师按照实习大纲指导实习护生完成本科室实习的同时进行护生沟通能力培训,并引导护生进行护患沟通的实践,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出科理论考核及沟通实践考核,并评估其护患沟通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具体教学模式如下:①由组长及副组长共同对本科室的带教老师开展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的集中培训;②学生入科时,组织实习护生集中讲授SBAR沟通模式的概念、步骤、意义等,采取案例演示的方法,借助PPT、动画等多媒体授课,课堂安排护生分组讨论并点评;③实习階段,由各带教老师运用SBAR沟通模式了解实习护生现况、背景,动态评估护生知识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与患者面对面进行沟通实践3次,并给出个体化的建议;④每次实践完毕由带教老师再次组织实习护生讨论,鼓励护生及时反馈问题。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出科考核成绩 出科考核成绩由理论成绩及沟通实践成绩构成,采取百分制计分,分值各占40%、60%;理论成绩通过课题组自制的出科理论试卷进行考核;沟通实践成绩评分内容包括沟通、诊治解释、疾病了解、沟通效果4个方面,总计得分代表其沟通实践成绩。护生综合成绩分数越高代表其出科考核成绩越好。

1.3.2 护患沟通能力 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杨芳宇等[8]在2003年编制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研究对象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护患和谐关系的建立、敏锐倾听、共同参与、验证感受、确认问题以及有效信息的传递),28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护患沟通能力越强,该量表信效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4。

1.3.3 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运用焦静等[9]汉化的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量表共19个条目,采取Likert5级评分法,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中等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10分,各条目分数相加,总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该量表信效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7。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由双人录入。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出科时理论成绩(40%)、沟通实践成绩(60%)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生入、出科时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比较

两组入科时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科时护患沟通能力得分均高于入科时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且出科时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6.85±2.10)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9.41±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5,P=0.003)。

3 讨论

3.1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可提高肝胆胰外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10],护生作为护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11]。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提到,护生在校学习的沟通技巧大多限于理论层面,临床实践时尚未具备完善的沟通能力,当其与患者交流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12];在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除护生个体因素外,带教老师及教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沟通能力的提升[13]。目前,我国护理教育普遍偏向于理论教学,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所采用的SBAR沟通模式经证实可有效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14],该模式中的“S”为现况(situation)、“B”为背景(background)、“A”为评估(assessment)、“R”为建议(recommendation)[15],护理教育者运用以上四个步骤对护生实施个体化教学以提升沟通能力。同时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动态调整带教内容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带教老师与护生的密切互动[16],与SBAR沟通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对护生沟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3.2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可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据研究报道[13],65%以上的护患矛盾为护生沟通不佳所致。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理念,促使护理人员养成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的习慣,培养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洞察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宣教内容。已有研究报道,运用该模式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7],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吻合,该模式的应用可对患者满意度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动态评估的方法,有助于带教老师及时掌握护生临床实践情况,监督护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护生与患者之间和谐关系的产生。因此,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可在培养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生服务的满意度。

4 小结

本研究运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实习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更优,护患沟通能力更强,且患者对护生服务的满意度更高。由此可见该新颖的带教方式对于提升临床带教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可通过对护生进行个性化、动态化的培训,激发护生临床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在促进护生沟通能力提升的同时,通过师生交流互动保障临床教学质量,推动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调查了我院肝胆胰外科实习护生,样本代表性还不够,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调查面,增加样本量;此外基于形成性评价的SBAR沟通教学模式对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可能还涵盖其他的变量,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实习护生护患沟通形成性评价
OSCE结合SSP在验收实习前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心理压力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质性研究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