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豫”见中国

2023-04-25 13:42杨树弘唐春林颜明华冯驿驭
当代党员 2023年8期
关键词:林县殷墟文昌

杨树弘 唐春林 颜明华 冯驿驭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九州”,豫州居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河南有“中原”“中州”之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便诞生在今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与黄河羁绊最深的河南,便是中国人的“老家”。

黄河文明因何而起?今天的我们,如何认识和感悟黄河精神?中原大地为何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3月20日至23日,记者随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举行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采访团,行走在壮阔的中原大地,徜徉在壮美的黄河边,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片甲的命运  一台戏的穿越

黄河文明的故事,可以从一片龟甲说起。

3300多年前,这片龟甲被商朝卜官刻上了古老的文字,用以占卜出行、战争、狩猎等事务的吉凶。随着岁月更迭,它被深埋地下,开始数千年的长眠。

100多年前的一个平常日子,河南安阳的农民无意间将它从小麦田中挖出,那时它的名字还是“龙骨”,身份还是中药材。清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鹤年堂买药时偶然发现了它,看到它上面刻有文字,意识到它可能是珍贵文物。

很多年后,当人们看到它的时候,它已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苑的玻璃橱窗中安家,向游客诉说着千年往事。

龟甲上刻的字,便是汉语的母体——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让商代成为极其难得的有出土古文字记载与传世文献及考古发现相印证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空缺。

发现刻有甲骨文龟甲的农田,便是商朝的都城遗址之一——殷墟。

史书记载,周灭商后,曾将此地封给商纣王之子武庚,后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原来的殷都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时至1928年,历史学家傅斯年主持对殷墟进行第一次试掘,总共出土800余片有字甲骨以及铜器、陶器、骨器等多种文物,从而打开沉睡千年的殷墟的历史一角。

殷墟甲骨由此惊现于世。时至今日,殷墟已被发掘30平方公里,但已发掘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5%。

在殷墟,有中国第一个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中国最成体系的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殷墟文化具有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是华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见证。

“殷墟我向往已久。”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红旗渠纪念馆、殷墟遗址考察,在殷墟遗址,他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正是这历史厚重的中原大地,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灿烂的黄河文明,长久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让历史文化成为中原人民最珍贵的记忆。

“这就是《清明上河图》,来人啊,盖上朕的印章。”

“啊?嘉庆你太不讲究了,你和你爹乾隆一样不讲究!”

“宋徽宗你喊什么,你已经是几百年前的古人了!”

……

在观众的笑声中,一台名为《幻城》的戏剧既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故事,又原创了“时空穿越”的桥段,让清朝嘉庆皇帝与宋徽宗对话。

这台“穿越剧”常年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国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中上演。剧中,老子、孔子、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穿越时空与现场观众对话,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黄河文明的历史画卷呈现在观众眼前。

可同时容纳上万名观众的戏剧幻城,主要以情景剧方式演绎黄河文明和河南的悠久历史文化,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戏剧聚落群。戏剧幻城每天有近千名演職人员、总计700分钟的不重复演出,以数十个情景剧的方式,精彩演绎黄河文明和河南的悠久历史文化。

中原大地历史悠久、著名人物灿若星河,千百年的传奇故事精彩纷呈。今天的河南,正在中原大地上,奋力书写着增强文化自信和加速中原崛起的时代答卷。

一条河的悲欢 一个省的勃兴

河南省会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黄河文化公园,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公园近处,“三座大桥”跨越黄河,连通两岸,成为当地一道独特景致。

第一座桥始建于清朝1906年,是我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铁路大桥,谓之一桥。如今,一桥只剩下一排桥墩,陪伴着黄河的浪花。

第二座桥是1960年4月建成的京广铁路桥,谓之二桥。

第三座桥是2014年5月通车的京广铁路与郑交城际铁路大桥,谓之三桥。

滔滔黄河水上,桥与桥间相距600余米,但首尾历经百余年。这三座桥在中国铁路桥梁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作“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铁路桥博物馆”。

当二桥上的内燃火车取代一桥上的蒸汽火车后,2014年,黄河下游110米处的郑郊城际黄河大桥正式启用,二桥就此谢幕——河南进入现代化的城际铁路时代。

“三座大桥”见证历史,自身也是历史。

一桥诞生30多年后,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截日军西进,扒开黄河花园口,以水代兵,造成80多万老百姓被淹死,1000多万人成为灾民。这时候,一桥上跑的是蒸汽火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治理黄河的历史重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大规模建设,饱经沧桑的黄河已由“害河”变为“利河”。为了推进京广高速铁路建设,二桥应运而生。这时候,二桥上跑的是内燃机车。

黄河文明的故事,都奔腾在黄河的浪花中。中原人民的命运,也系于黄河的悲欢。

为了探访中华民族的千秋治黄史,采访团来到位于郑州市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的黄河博物馆参观。

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的浩浩黄河,不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让华夏大地饱受水患之苦。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黄河水患频繁,从先秦时期到1949年以前的2500多年里,黄河共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其中大改道5次,决溢范围北起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洪水过后,河渠淤塞,良田沙化,满目疮痍,生态环境长期难以恢复。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除害兴利、综合治理。黄河河道控导工程使得黄河“神龙摆尾”,不再冲刷堤岸;小浪底调水调沙使得黄河下切,不再加速抬升。如今,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岁岁安澜,这条灾难深重的大河已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河南不断推进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优美水环境,全面提升黄河水安全保障能力——如今,黄河两岸山川更秀美、河流更健康、人水更和谐、生态更美好的新时代画卷已然铺开。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三桥上的“复兴号”列车正风驰电掣,奔向未来。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三桥之变,折射出黄河文明的历史之变;黄河之治,更深刻折射出中国之治的智慧。

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转型升级压力不小……河南发展面临的这些挑战,也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战胜的挑战。行走河南,的确可以读懂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已4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希望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广大中原人民牢记嘱托、砥砺前行。这片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土地,正呈现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非凡气象。2022年,河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达到61345.0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达到62106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省份首位,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当今的河南人民,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篇章。

走进黄河文化公园,只见炎黄二帝的塑像背依邙山、为改变黄河水患奋力治水,也不免时常望河嗟叹。而今,在两位中华民族先祖热切的目光中,黄河文明从远古奔向未来,续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

一道渠的热血  一个人的远征

滚滚黄河水,孕育了坚强勇敢的中原人民。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这是1958年1月3日刊发的《林县小报》头版头条的大标题。至今看来,依然震撼人心。

林县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所辖的林州市。这里地形陡峭、沟壑纵横,地表缺乏森林覆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频发,直到20世纪中期,全县550个村中,需要远道取水的村仍有307个。为此,林县旧河山的历史书,显得那么冰冷残酷,因为上面常能看到这样的语句:“大旱,人相食。”

如何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为了改写多灾多难的境遇,林县人民经过调研评估,决定从漳河上游山西境内,挖掘一道水渠,引漳河水到林县,以摆脱本地缺水的困境。

1960年2月11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带领3万多林县人民,先期挺进太行山,拉开凿峭壁开天河的历史壮举。由于工具、材料、技术等因素限制,奋战一月有余却进度极缓。关键时刻,杨贵在盘阳村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三大决定:其一,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渠不修成决不收兵;其二,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其三,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要高举红旗前进。

一时间,太行山腰红旗漫卷:“刘胡兰班”“孙占元班”等模范班组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热潮;共产党员任羊成带领除险队,腰系绳索,凌空飞荡,用钩撬、足蹬除去一块块险石;总指挥部共青团组织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在坚石上凿出“青年洞”……

10年里,他们削平1250座山头,钻透211个隧洞,架设152个渡槽,修建12408座各种建筑物,挖砌土石超1500万立方米,工程量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筑一道高2米、宽3米的墙。

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粮食亩产增加了一倍。时至今日,红旗渠不仅继续发挥着引水的重要作用,红旗渠精神更转化为林州市实现新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1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风尘仆仆前往红旗渠考察,他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从林州出发的,还有一位共产党员。他带着黄河水孕育的中原人民特有的黄河精神,从中原腹地一路走到东南沿海。

出生在林县石板岩镇的谷文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1950年,谷文昌主动报名参加解放军“长江支队”,从解放时间较早的北方前往刚刚解放不久的东南沿海地区,支援当地建设。几经辗转,谷文昌来到了福建东山岛(今属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先后担任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

在远离故土的地方,谷文昌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当一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他带领当地人民治沙造林、挖塘打井、修建水库,将东山这座土地贫瘠、风沙肆虐的荒岛改造成宝岛。谷文昌病逝后,当地群众把他的骨灰埋在东山岛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过谷文昌,他曾在一篇题为《“潜绩”与“显绩”》的文章中,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我经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作为谷文昌的故乡,林州市在石板岩镇南湾村谷文昌故居旁修建了谷文昌生平事迹展览馆,展览馆通过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再现了谷文昌同志“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光辉一生。

3月23日,结束在安阳市的采访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便告一段落。从安阳返回郑州的路上,不时能看到奔流不息的黄河。

在黄河“豫”见中国,见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现在,还有历史和未来。

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的黄河,流经中原大地后,一路向東,奔腾入海。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岁月,如今正以更加恢宏的气象奔向未来。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和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不仅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更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猜你喜欢
林县殷墟文昌
文昌发射场暮色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殷墟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记忆殷墟妇好墓
“有才”林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