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3-04-25 12:16刘家琼程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

刘家琼 程刚

摘要:为探讨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选取56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了横向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

关键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3-0018-06

一、引言

近几年,积极心理学成为研究热潮,其中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这一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变量也受到了重点关注[1]。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2]。

研究发现,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经常体会到积极满意的感受,那么他基本上也会积极对待学习和生活,并且有良好的身心体验[3],如果经常体会到消极不满的感受,则容易产生抑郁等负面影响[4]。由此可见,对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目前,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越高的中学生,往往其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即家庭SES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5-6]。家庭 SES指家庭所拥有的有价值资源在其所处社会中的层级排名,它体现了个体占有资源的差异,代表了家庭物质环境有效、稳定的综合性指标,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

中学生家庭SES如何影响其生活满意度,在此过程中会有哪些因素发挥中介作用?通过梳理文献后发现,根据家庭压力模型的理论来看,个体的家庭SES之所以影响生活满意度水平,往往是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态度和能力,尤其是家庭SES比较低的家长,会承担较重的生活压力,他们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保障生存,相对来说更容易在生活中遭遇负性经历,这些家庭的父母和子女的互动和交流是较为缺乏的,即这些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卷入是较少的[8]。

父母教育卷入(Parental educational involve-ment)是一个多维度结构,是父母为了促进孩子取得更高学业成就的一种积极行为,代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支持程度,包括父母的教育期望和态度,以及在家庭和学校中做出的促进孩子取得更好学业成就和心理发展的各种行为,如父母对孩子的学业辅导、沟通交流和发展期望等[9]。现有实证研究发现,高家庭SES的父母通常在与孩子交流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10],SES越高的家庭则父母教育卷入水平也越高[11-12]。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教育卷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往往其子女的数学焦虑水平越低[13]、问题行为和抑郁情绪越少[11,14-15]。而焦虑、问题行为和抑郁情绪都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生活满意度也是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

因此,本研究推测父母教育卷入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鉴于此,本研究推测父母教育卷入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发现生活满意度的形成会受家庭 SES和父母教育卷入的影响,但从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观点来看,家庭SES和父母教育卷入都属于外部因素,它们还需要通过内部因素对个体产生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指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由内而外的重要相关系统会影響到个体生理与心理的生存与发展[16]。而在个体的内部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韧性(Resilience)[15]。

近年来,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内源性因素和个体自身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帮助个体积极应对不利处境,以获得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积极结果,故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7]。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在面对生活压力与经受挫折时的有效应对和良好适应[1]。现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越高的个体,其生活满意度也越高[17-18]。同时,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卷入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教育卷入越多的个体,其心理韧性水平也越高[19-20]。

由此本研究推测心理韧性可能在父母教育卷入与中学生生活满意度间存在中介作用。

此外,程刚、王阳茜、黄云等[19]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西南地区抽取了两所高中阶段学校的59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班级同伴地位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家庭SES、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这三个研究变量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父母教育卷入在中学生家庭SES与心理韧性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故推测,在本研究中,父母教育卷入在中学生家庭SES与心理韧性间也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家庭压力模型与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发现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可能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虽然已有研究分别探讨了四个变量间的两两关系,但尚未有研究采用链式中介模型来系统探讨四者之间的关系。故本研究拟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中学生家庭SES 、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2)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的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作为被试参与问卷调查,经学生及学生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实名制调查方式发放问卷。

调查包括两个部分:学生完成部分是按班由学生集体填写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后当场收回,测试时间在30分钟内;监护人完成部分是由学生带给监护人填写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和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后统一收回。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74份(回收率95.667%),剔除无效问卷9份,得到有效问卷565份(有效率98.432%)。在性别上,男生246人(43.540%),女生319人(56.460%);在年级上,初一年级72人(12.743%),初二年级120人(21.239%),初三年级77人(13.628%),高一年级76人(13.451%),高二年级133人(23.540%),高三年级87人(15.398%)。被试年龄范围是 12~19 岁(M=15.945,SD=1.882)。

(二)研究工具

1.中学生家庭SES评估

本研究中的中学生家庭SES是参考程刚等[6]的评估方式来进行评估计算,从中学生父母的家庭年收入、职业以及文化水平这三个方面来评估计算中学生的家庭SES。首先,发放问卷收集中学生父母的家庭年收入、职业以及文化水平信息,并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标准对中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进行赋值[21],采用李春玲[22]编制的职业声望指数对中学生父母的职业进行赋值。其次,分别取中学生父母的职业以及文化水平中的最高值来代表相应变量的得分。最后,补齐缺失值,并运用公式计算出家庭 SES值。

在本研究中,中学生家庭 SES的得分范围在-1.47~4.11之间,得分越高表明其家庭SES越高。

2.父母教育卷入问卷

本研究中的父母教育卷入是采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父母教育卷入问卷来进行测量[23]。该问卷共包含7个项目,主要用于测量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水平。使用5点计分法,指导被试在每一个项目的五个选项中选择最能表示自己真实感受的选项,如:和孩子讨论学校里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从不或几乎不,2=每年1~2次,3=每月1~2次,4=每周1~2次,5=每天或几乎每天。总分越接近35分则表示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水平越高,总分越接近7分则表示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35。

3.心理韧性量表

本研究中的心理韧性采用于肖楠和张建新[24]翻译修订的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中文版来进行测量[25]。该量表共包含25个项目,由坚韧、自强、乐观三个维度构成,其中坚韧维度有13个项目,自强维度有8个项目,乐观维度有4个项目。使用5点计分法,指导被试在每一个项目的五个选项中选择最能表示自己最近一个月内真实感受的选项,0=从不,1=很少,2=有时,3=经常,4=几乎总是。总分越接近100分则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总分越接近0分则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90。

4.生活满意度量表

本研究中的生活满意度采用Diener等[26]编制、邱林和郑雪[27]编译的中文版来进行测量。该量表共包含5个项目,使用7点计分法,指导被试在每一个项目的七个选项中选择最能表示自己真实感受的选项,1=强烈反对,2=反对,3=有点反对,4=既不赞成也不反对,5=有点赞成,6=赞成,7=极力赞成。总分越接近35分则表示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总分越接近5分则表示生活满意度水平越低。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25。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22.0对中学生家庭SES、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这四个研究变量进行数据录入、描述统计以及相关分析等;并采用Mplus 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来进行中介效应分析,采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方法检验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在Mplus 7.0中设定抽取 5000个 bootstrap 樣本,当bootstrap 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 0时,则说明参数估计值显著;当bootstrap 95%的置信区间包含 0时,则说明参数估计值不显著[28-29]。

(四)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es)是指因为同样的评分者或数据来源、同样的项目语境、测量环境以及项目本身特征所造成的校标变量与预测变量间的一种人为的共变[30]。本研究中,中学生家庭SES得分是根据父母自我报告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换算得出;父母教育卷入是由父母自评,采用5点计分方式收集;心理韧性由学生自评,采用5点计分方式收集;生活满意度由学生自评,采用7点计分方式收集。本研究采用的测量形式和计分方法均不相同,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故不再进行共同方法偏差统计控制。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家庭SES、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1列出了中学生家庭SES、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皮尔逊积差相关距阵。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家庭SES、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这四个变量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62~0.323,p<0.01)。

(二)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为了有效控制测量误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检验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根据吴艳、温忠麟[31]等的建议,当研究目的是检验变量间的结构关系而不是考察变量的测量结构时,可以使用打包法以降低误差,提高共同度。本研究中所有变量均为潜变量,中学生家庭SES变量由中学生父母的家庭年收入、职业以及文化水平表示,将父母教育卷入随机打包成三个项目包,心理韧性由坚韧、自强、乐观三个维度来表示,并将生活满意度随机打包成两个项目包。测量模型由中学生家庭SES、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这四个相关的潜变量组成。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510,SRMR=0.047,RMSEA=0.067,CFI=0.962,TLI=0.944。如图 1所示,除了家庭SES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外(p>0.05),其他路径系数均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水平(p<0.05)。

最后,使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 Bootstrap 程序考察和检验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及其显著性。如表2所示,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的独特中介效应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的95%置信區间均不包含 0,由此可知,父母教育卷入的中介效应、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都显著。

四、讨论

(一)中学生家庭SES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机制

从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济情况越好的家庭,往往其生活满意度越高,这与已有研究保持了一致[6];第二,中学生家庭SES与父母教育卷入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济情况越好的家庭,往往其父母教育卷入越多,这与已有研究保持了一致[12];第三,父母教育卷入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父母教育卷入多的学生,其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这与前人父母教育卷入越多则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水平越低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15];第四,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心理韧性越好的中学生,往往拥有越高的生活满意度,该结果也与以往研究结果保持了一致[17];第五,父母教育卷入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即父母教育卷入多的中学生,其心理韧性也相对较好,这与父母教育卷入能有效正向预测心理韧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9];第六,中学生家庭SES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家庭经济情况越好的中学生,则其心理韧性越好,这也与已有研究相一致[19]。

本研究进一步对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的链式中介效应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中学生家庭SES不会直接作用于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生活满意度。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这一结果表明,中学生家庭SES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影响心理韧性,进而影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二)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提高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教育启示

对于那些家庭 SES较差的中学生,在短期无法提升其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强其父母教育卷入水平来弥补和抵消一些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提高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时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提升父母教育卷入的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心理韧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效果。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方面,本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起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庭压力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结果启发家长应注重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是西部地区的样本,这导致结论的适用范围还有待考察,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将东部样本纳入取样范围。第二,调查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法的社会赞许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还需进一步采用观察法等进行完善。第三,本研究提出的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SES与生活满意度间的这一链式中介模型是基于横向数据建立的,这还不足以充分证明研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结合纵向或实验研究,来对本研究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贾林祥,王保健. 大学生乐商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1):88-95.

[2] Shin D C,Johnson D M. 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78(5):475-492.

[3] 赵小云,张琳雅,缪华灵. 高中生的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6):78-84.

[4] Tang L,Yin R Y,Hu Q,et al.The efect of childhoo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dle-old age:the mediating role of life satisfaction[J]. BMC Psychiatry,2022(22):398.

[5] 徐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J].青年研究,2017(1):47-56.

[6] 程刚,刘家琼,林楠,等.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105-112.

[7] Matthews K A,Gallo L C.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athways linking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hysical health[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1,62(1):501-530.

[8] Conger R D,Donnellan M B.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7,58(1):175-199.

[9] Seginer R. Parents educational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ecology perspective[J].Science and Practice,2006,6(1):1-48.

[10]邵景進,李丹,郭芳,等.父母教育卷入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情绪适应:自主感和能力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6(1):48-55.

[11]程刚,杨义滢,丁芳媛,等.家庭经济地位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9):41-47.

[12]程刚,林楠,张文,等. 家庭客观经济地位与班级同伴地位的关系:父母教育卷入与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2):15-21.

[13]赵晓萌,张傲雪,张明亮,等.父母教育卷入与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纵向联系:数学态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5):683-690.

[14]程刚,张文,肖兴学,等.小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9(10):82-89.

[15]刘家琼,龙女,黄佳佳,等.中学生父母教育卷入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4):1-5.

[16]Bronfenbrenner U.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uman development[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23(1):143-151.

[17]冯志远,万鹏宇,黄琴,等.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网络欺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8-11.

[18]Yan W J,Zhang L T,Li W J,et al. How is subjectiv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related to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lience,self-esteem and hope[J].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2022(15):1565-1581.

[19]程刚,王阳茜,黄云,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中学生班级同伴地位——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安顺学院学报,2021,23(3):72-77.

[20]黄云.父母教育卷入与中学生班级同伴地位形成[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21]占盛丽. 从个人和学校视角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10-13.

[22]李春玲.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74-102.

[23]OECD. PISA 2009 technical report[M]. Paris:OECD Publishing,2012.

[24]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25]Connor K M,Jonathan R T,Davidson M D.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 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26]Diener E,Diener M,Diener C. Factors predi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n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5):851-864.

[27]邱林,郑雪.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5(4):330-335.

[28]Hayes A F,Preacher K J.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with a multicategorical independent variable[J].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2014,67(3):451-470.

[29]温忠麟,刘红云,侯杰泰.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0]熊红星,张璟,叶宝娟,等.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5):757-769.

[31]吴艳,温忠麟.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59-1867.

编辑/ 卫 虹 终校/ 张 旗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