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性与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阐释

2023-04-28 02:21闫恒陈晓晨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性

闫恒 陈晓晨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明确表述,将其细化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六个坚持”统一于21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统一性和系统性角度把握“六个坚持”,能更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更好应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六个坚持”;统一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3-0064-06

党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其集中表述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对这6条,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1]

“六个坚持”是基于当代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提出的,它既是解读当代世局的一把钥匙,也是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实践工作的锐利武器。“六个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实践性、辩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坚持人民至上植根于唯物史观,是人民作为历史主体力量的表达,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内因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强调从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变革观的新时代表达,在“质量互变”原理下强调通过基于秩序的创新实现发展变革。坚持问题导向源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学说,强调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谈道:“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2]326问题导向就是对“矛盾差别性”的注重,通过对不同矛盾性质的把握和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案。坚持系统观念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观点以及后续发展成型的系统观,强调要素必然汇整为系统,而任何系统都是有机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其特点在于整体性、联系性、混沌性、开放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系统学说得到长足发展,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是新时代系统学说的丰富。坚持胸怀天下是系统观念的扩展,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特别是强调对世界发展的趋势性判断和综合性把握。胸怀天下也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学说相联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愿景。

“六个坚持”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丰富的辩证思想、历史洞见和哲学智慧,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各项工作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是我们更好理解当代世界、解答时代之问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六个坚持”统一于21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

世界观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个人或社会对整体社会及个人知识的观点与基本认知取向。世界观可以包括自然哲学,基本存在和规范假设以及主题、价值、情感和道德层面。在德语中,世界观的含义是“着眼世界之上”,是德国知识论中所使用的词汇,指的是一个“广泛世界的观念”。世界观指的是一种人类知觉的基础架构,透过它,个体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与它互动。世界观探讨的问题,包括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运行方式是什么、世界是怎么变化的、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的、人与世界是什么关系,等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是以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劳动实践为基础的,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诞生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96-97

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研究,可谓“方法之后”或“方法之上”。方法论并不试图提供直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而是提供一种理论视角,用于理解哪些方法、方法集或最佳实践可以应用于当前研究的问题。方法论的重点在于提出认识世界的方法以及为解释世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有效性、可靠性论证。对于各家哲学流派来说,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性也是评价该哲学是否完备的重要指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劳动实践同样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首要方法原则。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2]292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性匮乏”是许多哲学存在的问题。比如,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本体论基于“绝对精神”,但在方法论层面,他的辩证法却陷入了“知识和意识的主观方面”,以至于不惜通过篡改历史真相来论证其辩证法的正确,这就是典型的方法论失真;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们虽然正确认识到世界的物质第一性,但在方法论层面却完全忽视了人类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把物质发展看作线性累积的过程,因而其对人的理解完全陷于动物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与方法论层面是统一的,这个统一就体现在人的劳动生产实践的第一性。

“六个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统一于21世纪人类新型生产实践,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新特点,反映了高科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世界格局的总体判断:人民创造愈发凸显,创新驱动更加重要,系统分化更加复杂,世界联系更加紧密,风险挑战更加严峻,“黑天鹅”“灰犀牛”问题更加突出,等等。这一系列新特点促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对“当代世界”是什么、因何而成、其主要矛盾为何、向何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

从大历史观来看,西方文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数百年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术界曾经多次有关于“西方衰落论”的探讨,但20世纪末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又一度引发“文明终结”等理论,在一系列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后,科学、客观看待近几十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就会发现以下新特征。第一,从生产力视角看,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格局快速演变,西方文化、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创新驱动“三位一体”对全球上层建筑光谱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一方面,资本向少数科技、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垄断巨头集中趋势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随着虚拟世界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突破式发展,实体世界的航运、高铁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人与人的连接变得十分紧密,“地球村”特点进一步凸显,全球性质的社会化大生产态势愈发明显,人民群众作为财富创造者、产品创造者、文化创造者、创新参与者的属性更加巩固。第二,从生产关系视角看,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纷纷调整其生产关系,从“里根—撒切尔”时代的“小政府大市场”逐渐转变为以政府承办社会公共事业、释放更多“福利”为特征的新世纪资本主义。然而这一切并未消除资本主义总危机,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第三,从意识形态—文化视角看,资本主义全球化加剧了消费文化与“抹平一切”的文化普世主义,但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的文化保守主义强劲反弹,展示了各地顽强的文明差异性,呼唤按照自身的文明演化道路自我发展,这正是当代世界人民自发反资本主义,要求夺回文化主导权的鲜明诉求。第四,从常态—变革视角看,人类生产力的大跨越与大连接使得生产、消费、科技、文化、军事、安全等各系统的数据量急剧增大、系统复杂程度大大加剧,但复杂系统在带来更强稳定性的同时,其混沌性也同步增强了。换言之,“天下”这个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难以琢磨,经常会以反直觉的“黑天鹅”“灰犀牛”等形式表现,尤其是在国际政治斗争领域,这使得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愈发成为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另外,人类科学技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量子计算、能源革命、生物技术等真正能够重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革命并没有到来。学界已经有“科技大停滞”等相关理论来描述这一现象,而且此种现象还有长期化的趋势。第五,从中西关系视角看,以往“中国要素”在世界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要素得到了全方位、整体性、根本性的加强,成为与西方式现代化并立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是一种凸显时代性的“中国式世界观”,它通过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中华民族发展史,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质”,以中国价值回应时代之问。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也针对21世纪的时代特点提出了问诊治疾的方案。在方法论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对症时代之疾。第一,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把准人民群众这个生产力之源,把牢全球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动力机制。其国内意义在于砥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其国际意义则在于它深刻把握了21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背后万变不离其宗的主体,为社会主义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第二,坚持自信自立是对西方意识形态霸权和文化霸權的深刻回应,彰显中国的价值性和中华文明文化的主体性,使中国式现代化自成体系。第三,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这三者,都是对21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和国际关系变革打出的组合拳。其宏观目标是要在实现我国生产力高度发展、深度融入国际秩序的同时确保根本制度不动摇,维护国家核心战略利益。第四,坚持胸怀天下既是一种深邃的历史哲学,也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沉价值关照。胸怀天下深刻回应了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是可欲的、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可欲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可欲的等一系列人类基本问题,给出了与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价值观不同的答案。

把握世局,解决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于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奋斗。

二、“六个坚持”具有系统性

除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外,“六个坚持”还表现出其系统性,它的内在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第一,在“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是逻辑起点,处于奠基性、总约束的地位。从正向论述来看,坚持人民至上即可推出“六个坚持”的其他五个坚持;从反向论述来看,不坚持人民至上则其他一切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对领导干部而言,坚持人民至上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第二,坚持自信自立是骨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路径遵循。从逻辑上看,它也是坚持人民至上推出的第一个原则:正因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才有自信自立的充足必要性和底气。现代历史的宏观规律表明,后发国家走上主权被侵削、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分工”一员,特别是成为发达国家落后产业、产能转移地的道路,是与其不能自信自立有直接关系的。而其不能自信自立,往往又因其统治集团存在私利,没有也不可能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原则。比如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也可以看作一条基于本国历史文化与国情发展的自信自立之路,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却不可能坚持人民至上,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走自信自立的道路,走上的也必然是一条对外依附霸权对内实行阶级压迫之路。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是发展的养分,也是自信自立之后必然的逻辑推演。自信自立一方面要求有坚守、不可轻易撼动的要素,另一方面也要求不断创新,特别是给予创新宽容度。“守正创新”是对创新规律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必须看到,尽管创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深厚滋养,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守正,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4]这当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在提醒我们注意科学认知的局限性,把握“正”与“新”的辩证关系。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守正”就是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创新”是在这个前提下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不能混淆。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是事业发展的“新陈代谢”机制。自信自立必然要求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必然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守正与创新都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守正,也需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意识为导引;而创新更加需要问题意识的带动。问题不解决,守正创新就无法实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观点经常把“自由讨论”作为问题意识的前提,进而得出“西式民主”更具问题意识导向、更易解决社会问题的结论——这是需要驳正的。问题的发现、讨论、分析和解决是综合的、复杂的过程。人类政治实践表明,“西式民主”的优势集中在“讨论问题”环节,其注重权利基础上的互相辩难,但对于分析、解决甚至发现问题等环节,“西式民主”都有难以克服的缺陷——这里涉及“大众决策”“精英决策”“科学决策”等诸多复杂领域。中国共产党人对问题导向有一个独特“法宝”,就是调查研究。百余年党史当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了与西方不同的问题处理路径,把重心放在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和致力于解决问题上。

第五,坚持系统观念是事业发展的联动支撑。系统观念由不同领域、千差万别的问题组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集合”构成一个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4]相较于西方各种流派的系统论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观念体现了诸多创新之处。首先,它不像西方系统学说那样纯粹以自然视角看人类,或把人类社会发展运动中形成的系统理解为与自然系统完全等同的事物,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物之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人类各系统之间的规律。其次,人类各系统既像自然系统那样表现出普遍联系性、发展变化性乃至混沌性,又表现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等人类系统特有的品质。因此,分析判断人类系统的问题不能采用“纯自然”的方式去生搬硬套。最后,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体现人类文明文化特点的规律需要重视,通过人与自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可以更好把握人类各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六,坚持胸怀天下有助于把握事业发展趋势。“天下”可以看作系统的大集成,要通过系统观念来予以把握。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天下”观念的缺位。自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西方现代化在国际领域一如其在国内领域的个体主义,在国际关系上表现为基于民族主义的短视、自私和好战。国际秩序经常被破坏,人类的集体安全困境很难在这一体系下得到根本解决。事实证明,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方案才是走出困局的可能途径,而这背后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远近小大若一”的深沉天下意识。

三、“六个坚持”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一致性

除了“六个坚持”层层递进的内部逻辑性以外,“六个坚持”还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命题的逻辑脉络相一致。“两个结合”与“六个坚持”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以下三种样态。一是紧密交织。“六个坚持”带来“两个结合”,“两个结合”贯穿“六个坚持”。比如“坚持自信自立”本来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理。而形成“六个坚持”的历史进程也是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二是侧重有别。“六个坚持”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论述,侧重全面和基础性;“两个结合”则侧重于重点论,有“画龙点睛”的意味,是对中国共产党“成功密码”的提点。三是趋向有别。“两个结合”虽然是当下提出来的,但纵观百余年党史,其实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遵奉不渝,在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也可以说“两个结合”是一种对党的历史规律的总结;而“六个坚持”侧重于当下和未来,它着眼于21世纪人类社会许多新特点的生产生活实践,放眼社会主义的前途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是回应时代之问的总答案,但是其逻辑脉络早已植根于“六个坚持”之中。首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愿景,即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完全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出的。其中人口规模巨大与共同富裕和“人民至上”存在显著的逻辑对应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两项背后不难发现“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的影子;走和平发展道路则是“胸怀天下”的鲜明体现。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4]这同样与“六个坚持”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例,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六个坚持”之中的人民至上、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等分析方法发现,从外部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内部看,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影响我国市场要素流通,影响市场健康发育的各类“堵点”还广泛存在,如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准入、服务效率和管理、市场基础设施缺失问题等。上述对问题的基本分析是通过“六个坚持”得来的,而解决问题同样要使用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等方法,进而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4]的对策。换言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正是通过“六个坚持”世界观方法论运思后形成的答案。记住这些个别的、具体的答案只是“知其然”,只有掌握“六个坚持”并用其灵活分析问题才谈得上“知其义”。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有其统一性,也有其系统性。“六个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只有深入把握“六个坚持”的内在逻辑,理解其理论特质,才能更好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更好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各项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N].人民日报,2022-10-18(1).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责任编辑  丛  伟

[收稿日期]2023-02-01

[作者简介]闫   恒(1986— ),男,内蒙古杭锦后旗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陈晓晨(1994— ),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性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