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23-04-28 12:42申明远祝福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申明远 祝福恩

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语)《共产党宣言》是近代以来第一本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思想和观念,直接起到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引领,成功培育和塑造了中国革命先驱和一大批先进共产党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三个“深刻改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必须坚持和发展《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前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共产党宣言》;“两个相结合”;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07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04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1]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基本经验理论总结和理性提升,又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指引和理论保障。纵观我们党的历史,是《共产党宣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2]我们党和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先后受《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而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崭新道路。因此,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认真总结党初期“一右三左”的错误,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握《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在其基本原理指引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

一、《共产党宣言》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3]2021年新开馆的上海“一大”纪念馆“镇馆之宝”:是72种版本《共产党宣言》。以72种版本《共产党宣言》为“一大”新纪念馆镇馆之宝涵义极深,寓意极远,彰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地位。多版本《共产党宣言》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学习者,使人们驻足沉思、浮想联翩,仅是14914中文字的小小薄薄的一本书,竟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与变革紧密相连,它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走向,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历程。自1840年以来苦难历程,到中共今天百年多辉煌,72个版本《共产党宣言》向世界、向历史、向人民證明其真理伟力,以证明“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4]

任何历史都是一部思想发展史。从1840年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80年间,许多志士仁人多次为争取中华民族复兴斗争而失败,在建党之后民族复兴的斗争才走向胜利。事实有力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引领救亡复兴的科学“主义”,是让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理论指导。据英国世界著名经济历史学家麦迪森测算,1840年前后中国GDP总量是世界第一位。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西方列强侵入大肆掠夺使之不断沉沦,逐步落后于西方工业化进程。据有关专家统计,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05年的66年里,世界上几乎所有西方列强都以坚船利舰参与对中国掠夺、侵略、凌辱,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清王朝共赔款13亿两白银,使泱泱大国由此衰落被人宰割,成为丧失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那时起拯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使命和历史任务。

第6期申明远等:《共产党宣言》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说:“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性,让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看到了希望。”[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为代表,它推动了沉闷理论界的大地震并创立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党建立前,许多有识之士救亡图强运动接连不断。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斗争风起云涌,各种“主义”、各种思潮、各种理想都登上了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舞台,最终却都以失败告终,使中华民族更加衰败,甚至面临亡国、亡文、亡种的地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6]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指导中华民族救亡图强走上了科学复兴的正确道路。毛泽东说:“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迹。”[7]历史与实践有力证明:历史上众多“主义”“思潮”“理论”等在实践检验下都不行,唯有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阐释的“主义”行,使中国人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正确前进方向,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使之有了强大组织力量和实践主体。

“主义”“理论”等背后是众多政治组织。建党前众多组织和团体领导复兴都以失败告终,表明其指引复兴的思想、“主义”不行,政治组织和政治设计更不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8]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性、国情的复杂性、各阶级不成熟性,决定了近代以来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艰巨性。据不完全统计,自1911年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仅上海一地就有99个之多。[9]当时有的政治组织经济实力雄厚,阶级基础强大并有枪有炮;有的政治组织提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有的是代表不同阶层和群体,想趁机发国难财等。尽管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响亮口号,令思想界和社会震惊,其结果仅是以共和制代替了封建专制,随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舞台上还是以失败告终,成为历史进程中的过眼烟云。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失败的政治组织或政党,失败之因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或“主义”指引,也没有用科学理论建立起的政党。曾走在时代前列,反复呼喊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在1918年前也没有提起马克思主义。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我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多种版本《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后,李大钊世界观和思想发生质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其在黑暗探索中有了科学的“主义”指导,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及实践上做出了巨大貢献。1919年5月,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多篇重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章。同年12月,陈独秀发表《新青年》宣言,提出要“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新观念”,新观念就是马克思主义。此时,陈独秀让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后,一版再版仍脱销,是一本难求。《共产党宣言》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证明。

《共产党宣言》阐释的科学理论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先驱,形成“南陈北李”思想格局并发出了建党呐喊,党的名称受《共产党宣言》影响而称中国共产党并在上海创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中国化时代化党组织来实践。尽管当初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红船产生的中国共产党那么悄然无息,新闻媒体没有一字报道,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建立,按《共产党宣言》理论和风格写的党纲,静悄悄地开辟了一个属于中国共产党、属于人民的新时代,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了符合历史规律,体现人民根本利益、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正确轨道。我们党建立预示着《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科学正确,在伟大中国实行,使中国开天辟地新黎明新纪元在悄悄到来,使“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饱受凌辱的中华民族,自此有了科学“主义”指引,有了正确的“政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走上不可逆转的正确之路。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0]强大的封建统治阶级及国民党政府,还有不可一世的系列西方列强,被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践行《共产党宣言》暴力革命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打得一败涂地,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铸造了党百年辉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到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讲话,引用拿破仑一句名言:“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11]历史上封建专制制度及西方列强的钢铁利剑,最终被中国共产党人所掌握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所打败。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2]

二、《共产党宣言》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成为我们党党史馆的“镇馆之宝”:一是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全世界共产党人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系统阐明了共产党人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共产党是实现伟大理想的政党组织。二是它是最早传入中国大地引发思想理论大震动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因此毛泽东称之为开天辟地大事。《共产党宣言》传入使我国思想理论界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塑造和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精神世界,使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毛泽东在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本书,即《共产党宣言》及考茨基著《阶级斗争》、英国人柯卡普著《社会主义史》。毛泽东对斯诺说,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3]《共产党宣言》使毛泽东的思想发生转变并成为世界观。因此说《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改造和塑造了毛泽东的世界观,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到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历史和事实是如此,1920年5月,毛泽东拿着李大钊推荐信到上海找陈独秀。陈独秀正忙于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忙于校对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译稿,随即把样稿让毛泽东详阅。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过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足见《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和世界观形成的巨大影响。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曾创办了一所干部学校,对外称外国语学校。当年夏秋,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都是其学员。当时每个学员都发一本《共产党宣言》,难得的还是由翻译者陈望道讲授。解放后刘少奇回忆说:“那时我还没有参加共产党,我在考虑入不入党的问题。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这个党所有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解放后,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周恩来当着代表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这既是对《共产党宣言》巨大理论教育作用、影响力的充分肯定,又是对陈望道翻译贡献的充分表彰和肯定。1975年,病重的周恩来总理还问陈望道是否找到他翻译的中文首译本,陈望道遗憾地摇头。周恩来总理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在当年秋天,在山东广饶找到了中文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创始人影响和教育多么大,它的理论感染力、批判力、影响力、教育力似乎是精神原子弹。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著作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启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成为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大地上制度化,展示了《共产党宣言》真理性。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邓小平与陈毅在南京“总统图书室”谈旅欧经历,邓小平、陈毅都说在法国是《共产党宣言》启蒙使之走上了革命道路。1992年春,邓小平又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14]。”《共产党宣言》中文字数仅14914个字,其思想力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通道穿透时空、改造世界、教人育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讲话:“一八四八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15]《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后是思想理论界大地震,更是引发整个社会大变革的“海啸”,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才发生了三个“深刻改变”。“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16]因而说《共产党宣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其必然成为“一大”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奠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两个“是”定位马克思主义行[17],第二个“是”符合中共百年历史的伟大实践。其行,一是在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科学性、真理性、逻辑性、战斗性、批判性,以中国化时代化过程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18]由此证明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行。二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克服和防止了王明那样的“左”的錯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塑造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前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9]

《共产党宣言》作为最早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培育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使之成为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领路人。据党史党建专家研究,创立并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党代表,都通读或熟知《共产党宣言》。例如,较早牺牲的上海党代表李汉俊,作为荆楚英才,熟悉四门外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较为精通。还有董必武、李达、张国焘等,在1921年“一大”召开后,7月25日和7月26日休会两天,因此让他们起草会议文件,“一大”通过文件都有他们的功劳,并深打《共产党宣言》的印迹和语言风格。细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可发现其《共产党宣言》话语表达风格的痕迹。年龄最小仅有19岁,后来脱党的刘仁静,当时人称“小马克思”,也研读过《共产党宣言》,张口闭口都言必称《共产党宣言》。总之,《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了,其基本理论、基本精神已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基本实践,已结出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硕果,既彰显了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但归根结底证明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其“行”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任务,更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把《共产党宣言》描绘的目标变为现实。

三、坚持“两个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共百年历史实质是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史,是《共产党宣言》不断实践化的赓续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0]“两个相结合”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防止和克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僵死化,是展现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必然路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没有褪色。时至2013年11月,《共产党宣言》又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籍之一。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人伟大之处不是教条地、僵化地运用《共产党宣言》,而是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坚持“两个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反复强调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要坚持“两个相结合”,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展示马克思主义行的真理伟力,又指引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向新的目标前行。

从中共百年成功历史看,“两个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从历史上看,“一大”党纲虽然要求遵循《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但在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我们党在初期是付出了血和牺牲的沉重代价的,实践是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其实这是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早期诸多失败,特别是建党初期“一右三左”错误总结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党从1927年8月到1929年间所领导的大大小小上百次城市和农村起义都失败了。这是马克思主义错误、不行和不灵吗?不是。是“十月革命”传来《共产党宣言》揭示基本理论及城市武装起义经验错了吗?也不是。主要是当时党的领导人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上的错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是僵化地、教条地用理论和经验套用中国革命斗争具体实际,剪裁中国革命丰富多彩的现实,硬套共产国际所推荐的“城市中心论”的教条,在俄国行,在中国则根本不符合国情和阶级构成,所以这些起义都失败了,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唯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研判中国国情,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国情、中国社会各阶级构成状况基础上,从国情实际出发,提供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红色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科学理论,实则是立足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暴力革命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开创了由“城市中心论”向“农村革命中心论”革命理论,使我国革命实现了根本性的战略性转移,毛泽东等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行和其中国化时代化行的真理性,又在实践中挽救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理论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指引中国革命斗争和党走上正确道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上正确的前进轨道。所以,在中国共产党建立17年后,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科学提炼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结论。“中国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在血与火的失败中得出的结论,是无数革命战士牺牲的生命所换来的,是长征的雪山和草地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又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永远闪耀《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光辉,展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又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践行“两个结合”才能行。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如果脱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空对空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必然要犯建党初期的“一右三左”,特别是王明那样的教条主义错误,马克思主义“行”也会不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法是正确的,但不能要求《共产党宣言》对170年后的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提供现成答案。”[21]基于此,党的二十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两个“化”含义极其广泛和深刻,既包括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际的中国化时代化,又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化时代化。两个“化”离不开“两个相结合”。第一个“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已有铁的事实和成功实践证明,党的历届领导人已有许多经典论著和成功案例。我们党历史上三个“决议”对此有科学结论。对第二个“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贡献。最早是在2021年3月23日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率先提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第二个“相结合”,是对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断的深化和丰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國化时代化开辟了新道路,指明了前行新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产生于西方文化场上的思想体系,有着西方话语体系风格、逻辑结构和独特表达方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相同,要切实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展现马克思主义行,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共百年党史历程看,党的几届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结合时,在第二个“相结合”中都做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就是把《共产党宣言》中的暴力革命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加以表述,当时在场的苏共代表罗明纳兹并不理解,还质问毛泽东这个政权是从枪管还是枪托中出来的。其实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都理解,认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中国式的发展、中国式的表述。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论断、邓小平的“猫论”、习近平的“鞋论”等,不仅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还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极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之接地气、接文气、接人气,更加深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和把握,更加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度。可见,“第二个相结合”更加展现和证明马克思主义行。因此,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相结合”论断,深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带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结论很多,新思想切实实现了中西两种文化体系、思想体系的有机融合,既没有曲解和破坏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科学性,反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容易被我们所理解所把握,更加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相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黑格尔曾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23]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以“两个相结合”为实践路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过20年,也就是到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24]党的二十大已描绘了2050年的宏伟目标,让我们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足新时代,为《共产党宣言》所描绘的美好蓝图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4][12][17][19][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16,16,16,16,17.

[2][3][5][21][24]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求是,2019(22):8,48,11,11,11.

[6][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3.

[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21:50.

[8][14][15][16][1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3,382,194,201,179.

[9]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N].人民日报,2021-07-20(1).

[1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13]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47.

[22]情暖山海间 奋进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纪实[EB/OL].(2021-03-30).https://fj.china.com.cn/news/202103/10836.html.

[23]臧峰宇.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N].光明日报,2021-08-06(21).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地方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重温《共产党宣言》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
再论《共产党宣言》的现实价值
深入探讨《共产党宣言》内在思想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