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现实依据与实践进路

2023-04-28 03:46徐礼平李梦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融入科技创新

徐礼平 李梦华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时代化的表达,将其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可以为研究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供理论基石,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为研究生自我成长成才提供理论养料,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研究生思政课在理论基础、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为将其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而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在教学理念上要注重科学普及,加强科学精神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聚焦课程特点,不断增强融入的精准性;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课程吸引力;在教学评价上要构建评价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关键词:科技创新;研究生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融入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1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063-0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新时代的理论表达。这一重要论述系统地回答了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怎样实现科技创新以及为什么要实现科技创新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更紧密地将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三者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和科技重大突破的新生力量。[2]研究生是我国科研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未来我国高新科技行业的精英和民族复兴的脊梁。因此,需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目前,研究生思政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教学尚不充分,如何将这一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其多重价值,帮助研究生筑牢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科技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可以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供理论基石、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理论养料、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1.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供理论基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需要不断地培育和造就具有爱国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并将这些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3]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则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当前,部分研究生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但由于涉世不深甚至心智不够成熟,加之西方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的文化渗透防不胜防,导致其思想极易受到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4]。这表明无论是科技产品还是科技自身,其本身就具有或承载着某种导向性的思想观念。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基础科学、生物医学、芯片、军工等高科技领域实力雄厚。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将科技问题政治化,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横加打压并实行“科技断链”及“技术民族主义”等策略。因此,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运用好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立志报国的故事,利用这些最真实、最鲜活、最有效的素材对研究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坚定政治信仰、心怀国之大者、永攀科学高峰,以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奉献青春力量。

第6期徐礼平等:习近平總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现实依据与实践进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2.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5]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必须将人才的培养、吸引和高效利用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并致力于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在2002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人才强国战略被列为三大国家战略之一;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这一战略再次予以强调。人才构成了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从本质上看,创新是由人才推动的。[6]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这表明了科技创新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首要力量。而要克服发展制约因素、应对更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创新,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8]研究生是我国科研事业的生力军,我国独立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引导研究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知晓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培养科技创新思维,投身科技创新实践,进而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是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3.为研究生自我成长成才提供理论养料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9]作为青年群体,研究生的成长与成才,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0],人不仅需要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生存,更需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把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准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表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至关重要性。研究生正处在迸发创新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他们眼界宽广,思维活跃,关注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渴望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然而,研究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自身不断加强学习,更需要先进理论的灌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12]列宁也曾指出,“先进的理论观点不会自发产生,需要依靠外部灌输”[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蕴含着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导体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和伦理规范等内容,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将这一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可以丰富研究生的科技知识储备,帮助其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满足其成长成才之需。

4.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理论阐释的教条化、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不衔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14]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有助于增加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深度、热度、广度和温度。所谓深度,指的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和政治深度,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表达,将其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念;所谓热度,指的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应当观照、研究和回应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具有思政课教学内容所必需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将其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契合了研究生思政课的时代性要求,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科技热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所谓广度,指的是研究生思政课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践是人才成长的最好课堂”[15]。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就是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发挥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和动手能力。所谓温度,指的是思政课教师的情怀要深,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温度、人格魅力温暖学生,用心讲道理,用情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6]。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學,需要思政课教师用好方法,结合研究生心理特点去讲授,使学生能融入心、记于脑、践于行,“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17]。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现实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研究生思政课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两者在理论基础上“同源”,政治立场上 “同向”,道德规范上“同频”,行为塑造上“同行”,这为将其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1.理论基础的“同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8],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石,还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适应我国科技创新实际进展的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科技观、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表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容和核心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生思政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研究生思政课在理论基础上具有“同源”契合性。

2.政治立场的“同向”

在我国,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20]一百多年来,党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对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部署,确保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21]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挑战,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质的飞跃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必须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2]这一重要论述明确地回答了研究生思政课应当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研究生思政课应当培养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23],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研究生思政课在政治立场上具有“同向”契合性。

3.道德规范的“同频”

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声誉和职业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科研领域的信任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24]“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5],道德是为人之本,是国之基石。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术道德品质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通过持续学习、主动锻炼和努力修养来逐渐塑造。研究生思政课是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不端的理解和认识,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当前以及未来的科研活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要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所蕴含的道德属性,发挥思政课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作用,正如《大学》中写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26]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研究生思政课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具有“同频”契合性。

4.行为塑造的“同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实践性问题,提出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8]“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29]等,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其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基本原则、发展举措同样适用于即将走向科研岗位、肩负重要职责的研究生群体。江泽民曾指出:“不能把青少年整天禁锢在书本和屋子里,而应该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30]研究生思政课亦是如此,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就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并将实践研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践行“大思政课”理念,锻炼和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与能力。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研究生思政课在行为塑造方面具有“同行”契合性。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进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而研究生思政课是其价值目标实现的关键课程。因此,要在教学理念上,注重科学普及,加强科学精神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聚焦课程特点,增强融入的精准性;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在教学评价上,构建评价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1.在教学理念上:注重科学普及,加强科学精神培养教育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时代化的表达,因而也具有鲜明的科学属性。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不仅有助于研究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研究生思政课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群体的特殊性,它面向的是已经或即将正式进入科研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科学精神正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前提和精神源泉。因此,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科学属性,就是要将培养科学精神放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位置,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发挥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提出的现实背景、思想脉络、内涵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等基础性知识的学习,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的主题,引导学生知晓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等陈述性知识;深入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大成就。通过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有关知识,进而不断帮助研究生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筑牢科技创新信念、锻炼科技创新思维,形成全面、准确、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二是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31]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培养出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2.在教学内容上:聚焦课程特点,不断增强融入的精准性

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政课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有必要明确这一理论成果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的教育“切入点”。针对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需要结合各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針对性地融入这一重要论述所提炼出来的教学资源,并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分层进阶地解读,以不断增强融入的精准性。下面就硕士阶段的必修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和博士阶段的必修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作简要分析:一是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言,该课程主要包括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论述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学中;将科技伦理和风险防范的有关论述,融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教学;将科技强军的有关论述,融入“加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教学中;将科技互惠共享的有关论述,融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学;二是就《自然辩证法概论》而言,该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科技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等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中有关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方法论,融入“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教学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关系,融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教学中;将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有关论述,融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教学中;将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有关论述以及健全科技创新的伦理规范有关论述,融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的教学中。三是就博士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而言,这门课程可以采用专题教学方式,重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成果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以及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法治态势等内容有机结合。[32]

3.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研究生思政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需要利用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具体而言,需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好科学素材,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引导研究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身上蕴含的精神,用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感召学生、浸润学生,培养研究生的爱国情怀,使之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并将科技报国的理念牢记于心;而且还要善于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开展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专题讲座或培训,举办“科创杯”线上知识竞赛等,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充分汲取已有最新理论成果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成功经验,为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教育提质增效。二是在课外实践方面,可以将思政课小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相结合,组织研究生参观科技馆、科技展厅等,让研究生身临其境感悟我国的创新实力,“亲身”体验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亲眼”见证我国科技创新的非凡成就;同时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如举办科技创新相关的主题宣讲和演讲、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成就相关的主题征文比赛等,引导研究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进而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此外,充分利用网络思政、大思政、智慧思政等多种平台和载体,为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教育赋能。

4.在教学评价上:构建评价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33]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融入研究生思政课,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内容标准、组织实施、保障条件和监督反馈等内容。在评价的内容标准上,当前针对研究生的教学评价,仍然以知识性的学习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对学习内容认同感的考察。因此,需要注重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塑造,提升研究生对这一重要论述的认同感;在评价的组织实施上,要鼓励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专家、领导、同行等参与到研究生思政课的评价,以思政课教师的自评为主,以研究生评教、同行或专家评教等他评方式为辅,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研究生个体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双重评价;“思政课能否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34]。研究生思政课能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要就是“重视不重视”,这是针对于高校领导部门而言的。因此,在评价的保障条件上,高校党委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将思政课教学评价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解决好“重视不重视的”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最后,监督反馈是思政课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对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发挥着指路人的作用。具体而言,要建立便捷、高效的教学评价监督反馈渠道,收集整合教学评价相关建议并及时回应,保证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仙娥,李志成.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J].党的文献,2022(4):43-50.

[2][2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5-29(2).

[3]《求是》杂志编辑部.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J].求是,2021(24):16-2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5]曹青阳.国际竞争战略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1988(8):17-21.

[6]德化县委组织部.围绕产业抓人才 抓好人才促产业[J].中国人才,2023(3):44-45.

[7]沈梓鑫.科教兴国与创新驱动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03(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

[9]習近平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N].人民日报,2022-07-13(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12]“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习近平总书记为青年“定制”的成长手册之学习篇话[EB/OL].(2022-05-07).https://news.youth.cn/sz/202205/t20220506_13670364.htm.

[13]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14]靳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9-12.

[15]赵梓淇.实践是人才成长的最好课堂[N].解放军报,2022-08-08(6).

[16]高莹.中国社会科学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4-29(1).

[17]高艳,李燕,赵丽.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2):59-64.

[18]董振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J].红旗文稿,2022(20):36-40.

[19][21]科技日报评论员.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N].科技日报,2022-10-27(1).

[20]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应急管理,2018(5):9-12.

[22]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3]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J].求是,2020(17):44-49.

[24]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科技人才与创新生态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93

[25]罗凌.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47-49.

[26]四书译注[M].杨逢彬,欧阳祯人,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

[2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28]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人民日报,2021-01-26(2).

[30]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J].求是,2000(5):3-5.

[31]张盖伦.切实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N].科技日报,2022-04-19(1).

[32]雷小苗.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基于大学生课程特征的五维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207-212.

[33]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8-19.

[34]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融入科技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