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价值、议题和策略

2023-04-28 09:52何彦霏刘晓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

何彦霏 刘晓哲

摘要:对外传播中,生动形象地讲好党史故事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意义重大。立足新时代,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故事、讲活真实故事的经验成就、讲透经验成就的内核支撑、讲清百年大党的世界贡献,从中读懂“中国故事”、诠释“中国智慧”、解密“中国奇迹”、彰显“中国担当”。并通过创新共识共情共赢的传播理念、设置符合叙事规律的传播内容、探索适合国际表达的传播方式、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队伍等策略,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的故事,推动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价值传达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21

中图分类号:G206;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125-06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生动精彩的故事能够使抽象的逻辑变为具体的情节,宏观的理论变为可知可感的实例,在视听体验中传达情感、传递价值、激发共鸣,以最佳方式实现传播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在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2]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有利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当前,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需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叙事规律设置既阐释内涵又易于理解的党史故事传播议题,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故事、讲活真实故事的经验成就、讲透经验成就的内核支撑、讲清百年大党的世界贡献,从党史故事中读懂“中国故事”、诠释“中国智慧”、解密“中国奇迹”、彰显“中国担当”。并从创新传播理念、巧设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方式、构建传播团队等方面提出可行性传播策略,通过解读中国共产党让世界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国,这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推动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时代价值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熠熠生辉。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是做好党的对外传播工作、连接中国与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利机遇和时代命题,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展示百年大党形象、回应世界关切中国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应然之举

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党的声音,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引导国际舆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使命和应然之举。一百多年来,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始终是党做好对外工作的重要内容。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通过创办刊物如《少年》(后改名为《赤光》)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革命时期,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外交机构——国际宣传组,用来负责对英美等国的宣传工作。同时,在这一时期,党还同苏联合拍《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等纪录片,通过影像向世界介绍党领导下所取得的胜利,推动了党的对外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更加规范具体,通过设置国家机构如国际新闻局、国际广播部、外文局等,强有力的集中、稳定地开展党的对外传播工作。改革開放后,随着党的对外交流活动增多,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国际传播工作做出集中阐述,如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21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和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了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使命与任务。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于各国来说,既充满机遇,又隐藏着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要抓住这个机遇期,讲好党史故事,特别是党的对外交流故事,赓续党历来重视对外传播的优良传统,构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6期何彦霏等: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价值、议题和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2.展示百年大党真实形象的有利之机

党的形象是政党在公众舆论中精神面貌和总体特征的映射,不仅是政党软实力的显现,更是国际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其对外形象建构和传播尤为重要。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之际,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是展示百年大党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利之机。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力量对比、国外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多元和我国对外传播能力尚存不足等原因,使得党的形象在国际社会表达中处于被动的“失语”“失真”状态,不利于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因此,要立足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世界各国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以强有力的话语优势“自塑”而非“他塑”党的形象,用真实故事诠释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探索中的历程脉络、本质规律、政治本色与初心使命,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展示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提升党在国际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回应世界关切中国发展的现实之需

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央,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想要解密中国的热潮。而“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3]可以说,中国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讲好党史故事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中国发展的现实之需。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发展的“奇迹”为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想要解密中国发展的奥秘,“中国观”“中共观”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世界性话题。不少海外学者和理论家在解码“中国奇迹”时就曾达成共识:“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中国奇迹”的核心制度密码。如: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指出,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中国共产党是取得历史成就的关键。肯尼亚国际研究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在了解了中国取得的成就后,将中国共产党比作“核心引擎”,认为正是这个“核心引擎”凝聚各方力量,引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创造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2021年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各国政党更是给予高度关注,纷纷发来贺电,并表达了其交流合作的愿望。《人民日报》就此连续十几天刊发了相关报道。因此,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共产党的声音,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特色和最本质特征。只有把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了,才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读懂中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客观地评价中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具有极大地助推作用。

4.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题中之义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当今的世界是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正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鉴,才铸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外传播中,要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讲好党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做出贡献的故事,这不仅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共产党形象、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价值、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的重要基础,更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弘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的全局视野,结合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辉煌成绩,明确地提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4],同时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因此,在对外传播中,要以更包容的姿态、更博大的胸怀把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精彩讲给世界人民听,同时也要聆听其他国家或者政党的优秀故事,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既传播党的优秀文化,同时又学习他国的优秀文化。这不仅增强了政党与政党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明平等交往、互尊互信、友好交流,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进步,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得以永续发展,绵延不绝。

二、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核心议题对外传播中,积极主动设置议题不仅能够阐明自身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叙事主动权,引领国际舆论走向。讲好党史故事要依据叙事逻辑动态设置既有公信力又有影响力的国际议题,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史真实故事、成功经验、内核支撑和世界贡献,为讲好党史故事提供鲜活的“样本”和取之不尽的“素材”。

1.讲好中国共产党真实故事,读懂“中国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百多年的党史中蕴藏着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成功之道,回答了党的来路,揭示了历史规律,阐明了未来我们党继续成功的奥秘,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的“宝典”。因此,有必要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通过读懂党的故事解密中国的成功之道,让世界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又读懂了“中国故事”。

其一,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等成绩,充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智慧。近几年,“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使得世界各国想要探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秘诀。因此,对外讲好党的治国理政故事,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之治”的魅力,更是助力世界现代化治理和持续良好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从1921年全国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9800多万名党员,每一名党员同志都为中国取得的成绩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講党的故事离不开讲共产党人的故事。对外传播中,可以通过讲领袖人物的故事、英雄模范的故事和普通党员的故事,以国际社会感兴趣的“人物”为“点”,连通党史故事的“线”,进而绘制党史文化对外传播的“面”,主动发声,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彩故事。其三,讲好党领导下人民大众奋斗圆梦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想要实现的梦想。1840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为救国圆梦苦苦探索着,但是大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真正使人民走上了圆梦的道路。因此要把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让世界更加深切地了解党的初心使命,明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势不可挡。

2.讲活真实故事的经验成就,诠释“中国智慧”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6]回望党一百多年的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接续奋斗,铸就了辉煌成绩。对外传播中要讲好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成就,让世界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中国,诠释“中国智慧”。

其一,讲活党的带领下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故事。中国取得伟大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领导。对外传播中,要将党如何改变过去的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今天的成绩讲清楚,更要将党对世界的贡献讲好,让受众真实感受到今天的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其二,讲活党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党一百多年实践探索中,依据中国自身发展总结出的最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道路,更是由“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创新探索,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自主性和优越性。要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阐释清楚,明确其对于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让世界了解、认可这一伟大成绩。其三,讲活党的精神价值成就的故事。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在一百多年的接续奋斗中逐渐构筑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表明了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精神品质,更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完成复兴大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能动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底气。做好党的精神价值传播,通过党的优秀文化输出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党的价值理念,为世界各国提供“政党治理”“国家治理”甚至“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这是中国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发展的需要。

3.讲透经验成就的内核支撑,解密“中国奇迹”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要把‘道贯通于讲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7]讲故事不仅在于阐述故事本身所呈现的内容,更在于依据内容探究故事所阐释的深层次的道理。对外传播中讲好党史故事要阐释故事背后的逻辑规律和深刻道理,讲透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背后的领导力量、制度优势和理论体系,解密“中国奇迹”。

其一,讲透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始终保持政治稳定、团结各方力量、取得辉煌成绩的根本原因和政治保障。对外传播中,要把党的领导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讲透,使国际社会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特色、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取得辉煌成绩的根本。其二,讲透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利于我国发展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对外传播中,要阐释清楚这套制度体系对于保障国家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础作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三,讲透理论体系的强大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这是党在一百多年奋斗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一百多年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复兴梦想的思想理论保障。要向世界講透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阐释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

4.讲清百年大党的世界贡献,彰显“中国担当”

“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还要作出什么贡献。”[8]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理想、胸怀天下的政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更长期致力于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对外传播中,需要立足世界发展的高度,聚焦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讲清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贡献、重申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张、阐释世界大党的责任与胸襟,彰显“中国担当”。

其一,讲清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贡献。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努力不断为世界贡献着力量,致力于世界共赢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取得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助力全球贫困治理和世界减贫目标的实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方案。要善于总结,积极发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其二,重申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张。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和践行的国际主张。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讲话,再次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人民谋幸福,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主张与愿景。因此,对外传播中,要讲清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世界发展和人类幸福的国际主张。其三,阐释世界大党的责任和胸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用行动不断践行着世界大党的责任和使命。不仅倡议设立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组织,积极做好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还积极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献言献策。如面对全球性的文明、发展与安全问题,2021年以来,中国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此同时,2023年又发布了《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这些倡议和方案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得到了世界各国广大民众的回应和支持。因此,要讲清楚中国与世界一起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的故事,把一个负责任大党的国际胸襟和责任展现出来。

三、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推进策略基于叙事议题采用合理有效的传播策略是提高传播效果、实现传播目的关键。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需要遵循“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谁来传播”的逻辑规律,从对外传播的理念、内容、方式和队伍等方面着力,设计匹配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党史故事对外传播的有效实现。

1.把准国际脉搏,创新共识共情共赢的传播理念

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着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的中国在全面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稳步前行,并不断致力于希望以中国的发展助推世界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幸福贡献力量,理所应当要把党的对外传播作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首先在把稳我国政治方向的前提下,立足世界视野,树立全球思维,创新共识共情共赢的传播理念,以强化对外传播的公信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是讲共识的故事,强化公信力。一百多年的党史故事中蕴含着深厚的革命记忆、文化基因和智慧力量,国际传播中要抓住核心问题,挖掘真实且具有共识的党史故事,提高受众的可信度和接受度,以大众共识的真实故事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打破国外媒体的阴谋论。二是讲共情的故事,提高感染力。讲故事不同于严谨刻板地陈述党的历史,而是要善用语言艺术、遵循娓娓道来、生动有趣的叙事规律,将情感价值融入党史素材,使素材凝练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作品,用共情的理念通过小故事凝聚国际社会的情感价值认同,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因此,可以基于“移情性”叙事方式,找准党史故事中与世界发展的共情支点,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将友善、团结的中国形象以及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传播到国际社会,用真情联通世界,进而激发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三是讲共赢的故事,扩大影响力。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讲好党史故事需要把稳时代脉搏,找准融通国内外达成共识的“公约数”,以共赢为目标,探索与受众共有的价值空间,将中国故事与国外受众的叙事规律与接受习惯有机结合,选取受众感兴趣、听得懂、信得过的党史故事,在突出中国价值中立足国际共赢,做好党史故事的有效解读和对外传达。

2.遵循叙事规律,设置符合交流互鉴的传播内容

对外传播中,要重视传播内容的选取和设置,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在设置传播议题时既要易于受众理解和需要,同时还要传递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和交流目的。这就需要,遵循对外传播中的叙事规律,在以故事为载体的传播内容上下功夫,既深耕党史故事,又要把握对外传播需要,确保对外传播中所讲的党史故事的内容真实具体、深入浅出和精准契合,做好内容建设,以内容优势赢得传播优势。

一是深耕党史故事,传播内容要去伪存真。“真”就是指故事的真实性,只有内容真实,不弄虚作假,才能使听故事的人可信、可感、可知,才能确保传播目的的有效实现。对外传播中要主动发声,善于策划,在讲述精彩的党史故事内容中始终做到保证内容的真实,增强党史故事传播的可信度和认可度。二是遵循叙事规律,传播内容要深入浅出。“深入”就是指所讲的故事要深刻、要蕴含一定的“道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含义。“浅出”则是要依据国际友人的理解方式,所讲的故事内容要通俗易懂,易于国际友人理解。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内容,把抽象的价值理念通过易懂的故事阐述给国际友人,真正使故事内容深入人心。三是根据交流需要,传播内容要精准契合。由于文化背景、民族信仰、语种体系、思维方式、认知环境等存在差异,在向不同国家讲述党史故事的时候,要依据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来设置更多个性化、特色化的党史故事,在传播内容上做文章,匹配相契合议题,增强内容供给的精准性、提升契合度,提高传播质量。

3.依据受众特点,探索适合国际表达的传播方式

党史故事要想达到既定国际传播目的,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而是需要基于各国、各地区受众的语言风格、文化风俗、思维习惯、叙事规律等差异,采用受众易理解肯接受的话语方式讲述。这就需要,通过细分受众群体、聚焦技术赋能、创新传播方式,以实现对外传播中党史故事的“本土化”、数字化和立体化表达。

一是细分受众群体,推动“本土化”表达。精准分析受众类型是国际表达的重要手段。党史故事要抓住“对谁讲”这个重点,在对外传播中,可以按照国别、语言、信仰、习俗、年龄等划分受众群,根据不同受众群接受信息的倾向和领悟信息的能力,匹配内容和方式,推动中国故事的“本土化”表达。二是聚焦技术赋能,开拓数字化表达。多年来,图书出版、影视作品、新闻报道、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党史故事的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基于微信、抖音、B站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也成为了后起之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而运用好数字技术,在全媒体环境下让马克思主义更有效地触达“Z世代”,是需要媒体人和舆论宣传工作者探究的新课题。因此,在对外传播中,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和科技化赋能党史故事传播,做好多样化表达。三是创新传播方式,探索立体化表达。在深耕故事素材之后,要注重党史故事输出的有效性,这离不开多样有效的传播方式。要把之前“我讲你听”的“直线式”“单向式”“碎片式”传播方式转變为形式多样的“交流式”“体验式”“规模式”的立体化传播方式,通过主旨讲话、外宾讲座、访谈对话等立体化传播方式,加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对话,助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世界表达”的有效实现。

4.挖掘多元主体,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队伍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仍很严峻,对外传播不仅需要官方媒体的发声,更需要民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互动。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多元传播主体,建立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传播队伍。通过以党和政府为主导,以新闻媒体为主力,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双向发力,凝聚最广泛的传播力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实现对外传播目的。

一是党和政府需要把准方向,做好政治引领。讲故事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在国际传播中更要具备政治色彩。党和政府作为讲述党史故事的把关人,需要根据我国对外传播的需要,既找准本国定位,又立足国际视野,做好讲述党史故事的引路人,构建国际传播大格局。二是新闻媒体善用传播技能,培养专业团队。新闻媒体是讲述党史故事的主力军,既要保持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又要善于运用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优势,在对外传播中基于传播规律,发挥媒体专业技能,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媒体旗舰团队。三是人民群众协同讲好故事,充实传播力量。信息化发展催生了新的大众化的话语平台,越来越多的人从“听故事”的人转换为“讲故事”的人,“互联化”的传播生态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家名片”,为国家发声。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对外传播中生力军的作用,在国际化交流互动中打造一支包括专家学者、社会精英、青年学生、国际友人等在内的人民群众传播团队,调动一切力量,充实传播队伍。

结语

“本立而道生”。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中国,体悟故事背后党的历史文化之道、治国理政之道和大国外交之道。党史故事讲的愈精彩,在党的领导下叙写中国未来发展的故事将会越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越早实现。要充分总结和把握党一百多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讲好党史故事打造成具有代表性的对外传播范例,向世界全方位宣传党的经验成就、历史功绩和世界贡献,展示党的对外形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新征程上党的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人民日报,2022-10-24(2).

[3]习近平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N].人民日报,2021-12-03(1).

[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05,408.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33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09.

猜你喜欢
党的二十大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
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以大教育观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重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
——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