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手工艺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29 12:20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人语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文化手工艺中国式

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 主持人语

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20 世纪以来,中国不仅经历了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第一次现代化;也早已开始了第二次现代化,即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它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现代化,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

在世界各国追求现代化进程中,手工艺作为传统的生产方式通常都被视为工业化的阻碍,中国式的现代化并未抛弃手工艺,而是对它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工艺技术的现代化,产品的国际化,艺术创作观念和设计理念的现代化,手工艺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等等,使得我国的手工艺至今依然保持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极高的工艺发展水平。本选题围绕“手工艺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话题,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七十余年历史进程中,主动引导手工艺的现代性转换所表现出的中国智慧。

邱春林的《1949-1978:手工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期》的研究建立在他对手工艺现代化的三个历史分期(探索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基础上,专门就探索期的手工艺形势、政策导向、创作风格的演变进行了历史梳理,总结出手工艺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现代化特点:一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手工艺人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其“角色权利”“角色义务”和“角色规范”都被充实了新的内容;二是形成了较合理的“手工艺+机器工艺”的现代化工艺美术生产体系,走上了现代产业化的快车道;三是手工艺创作从未有过如此的审视历史、关照现实的能力,所形成的刚健质朴、昂扬奋进的审美潮流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审美理想的反映;四是工艺美术产品的装饰设计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之风。同时,该文也指出,这一时期的手工艺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制度设计上总体特征是探索,期间也经历了曲折起伏,但是初期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关系、分配原则、经济结构、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等为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进入现代化的突飞猛进阶段奠定了基础。

曹小鸥的《手工艺的“现代化”发展及中国问题》一文主要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手工艺的历史性角色的位移以及所产生的种种矛盾。该文先是追溯了民国时期对现代化追求的历史,指出传统手工艺的性质与“现代化”的客观条件不相一致。新中国手工艺向工艺美术转向时,学理上的“工艺美术”、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工艺美术”、传统手艺行业中被称作为“工艺美术”的特种工艺三者内涵和外延式的不同。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工艺美术在与“现代设计”之争中,进步一暴露了它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窘境。新时代以来,手工艺“技术的现代化”似乎是一种大趋势。

李砚祖的《新文化实践:当代中国的手工艺》一文将眼下正在发生发展的手工艺置于当代新文化的整体结构中进行考察,指出手工艺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具有超越传统“生活审美化”的价值指归和意义,是从传统文化本质和艺术精神出发创造新时代“新文化”的一种探索。尤其是大量艺术家跨界到手工艺和大众业余的手工艺制作改变了传统手工艺陈旧的知识、技术和审美结构,使得眼下的手工艺文化凸显了长期被工匠文化遮蔽了的工艺艺术精神。

围绕“手工艺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话题,本刊将有后续论文呈现给读者,亦期待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和支持。

猜你喜欢
新文化手工艺中国式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中国式民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手工艺·温州发绣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走近手工艺人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