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弘扬朱子文化 培养幼儿良好品德

2023-05-01 21:01陈娟
成才之路 2023年7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传统文化幼儿

陈娟

摘要:教师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让他们从小受到感染熏陶,从中感知知识,汲取精神能量,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幼儿良好品德养成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从朱子文化着手,剖析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并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将其融入教育实践中,让幼儿切实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心性,塑造幼儿的良好品德。

关键词:幼儿;朱子文化;品德养成;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7-0037-0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学习内容的选择进行了框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启蒙性的,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多角度筛选,促进幼儿在态度、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幼儿的发展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锤炼,而是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教育内容只是一个范畴界定,没有极其严格的边界限制。幼儿教育教学要关注幼儿学习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选择教育内容时,科学有效的切入点是极其关键的。

一、朱子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朱子文化具体是指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倡导的文化体系,是以经典的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入了经学、史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等诸多理论,吸纳其中的精华并将其归纳总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朱子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朱熹倡导格物致知、思辨功夫,劝告人们要通过学、问、思、辨的形式逐层深入地探究事物。其创立的朱子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闪烁着理性思辨光芒,对人的素养提升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朱子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印记,是深厚历史的积淀和具体体现,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从中寻找突破,适时将朱子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兴趣,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厚意蕴,在多重体验中对文字符号产生浓厚的探研兴趣,为后续的阅读、书写、表达做铺垫。此外,朱子文化蕴含的深刻哲理也会对幼儿的情感產生触动,对幼儿审美能力、性格品质形塑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运用朱子文化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策略

朱子文化的理论体系对人们思想上的影响格外深远,朱子文化的落地需要从教育教学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幼儿阶段抓起。在朱子文化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活动,对幼儿展开针对性、具体化引导,教师不妨从听、说、读、画、思这五个角度推进,将朱子文化穿插于幼儿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让幼儿在活动的引领下切身感受文化,使朱子文化在幼儿心中开花结果。

1.故事聆听,启动幼儿认知

朱子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助推民族发展的灵魂。近年来,文化启蒙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从幼儿教育着手,融入朱子文化,不仅能夯实教育根基,还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幼儿的思想价值、审美态度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教育中植入文化因子,能给幼儿带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何将朱子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对教师教育认知的考验。听觉是最敏锐的感官,对人的学习成长起关键性作用。幼儿学习朱子文化,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聆听感知的环境,使幼儿借助听觉系统对周围的声音进行感受和分析,进而做出判断。幼儿语言水平正处于初级阶段,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借机展开听觉引导,讲述传统文化故事,能让幼儿在聆听中触发思维开关,积极主动思考。

幼儿阶段是智力启蒙与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习惯养成、性格品德培养的关键期。为了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幼儿园应从外部环境着手,对幼儿展开教育。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在管理和教育实践中以朱子文化引导幼儿感知传统文化,踏上人生的第一个阶梯。在整体管理方面,幼儿园利用广播播放朱子文化相关故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有基本了解。例如,在幼儿园上下学的时间播放《朱子家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朱子家训》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语言呈现相对简洁、句式对仗,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上下学幼儿聆听的内容,对相关内容展开深度的梳理和研究。因为有了前面的聆听作为铺垫,幼儿潜在的认知得到有效激发,课堂学习顺利推进,幼儿对朱子文化的感知进一步深入。每天聆听朱子文化,幼儿能在重复性的知识输入中,对朱子文化相关内容产生独特情感。在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主要依靠聆听获取知识,生成思维认知。教师精准把握幼儿的成长特点,打破传统教育形式,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思维和认知,能使幼儿主动聆听知识的欲求更加强烈。

良好的环境能够让幼儿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对待学习活动。教师可将朱子文化中蕴含的故事借助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幼儿无论是在上学、放学路上,还是在课堂中都可以听到。在多重方式的感染下,幼儿对故事内容耳熟能详,就能快速进入文化感知状态。

2.趣味朗读,点燃幼儿热情

听是感知文化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文化感知的渠道是丰富且多元的。故事听多了,幼儿的思维认知很快得到启动,主动学习探索的欲求也会更加强烈。如何进行针对性设计,让幼儿的探知热情得到充分激发,成了教师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从形式上来看,幼儿学习活动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知识的探索,他们所有的活动都是学习的过程,都是认知世界的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要从幼儿兴趣点出发,进行综合考量。朗读是学习主体用声音表情达意的过程,也是倾听、欣赏知识的过程。在朗读过程中,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有效调动,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能逐渐获得学习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幼儿对朗读情有独钟,听着自己的声音,幼儿的内心是安定的。教师筛选文化素材资源,引导幼儿用不同形式读,能搭建起文化与幼儿之间的桥梁。幼儿虽然对故事极其敏感,但他们的识字量有限,教师不妨从读的形式上进行突破。竞赛读、配乐读都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快速感染幼儿。

要想将枯燥的文字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感知语言的深刻价值,感受丰富的形象,教师不妨以朗读这一视角为切入点。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和储备不足,无法顺畅完成知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朗读形式,从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着手,找寻教育方向。例如,朱子文化极力倡导“孝”,朱熹认为“为人子,止于孝”,从个人道德的角度对孝道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探寻,并从仁与孝的关系出发对孝进行哲学说明与论证,大力弘扬孝文化。孝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极其重要的,这种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朱子语类》是朱熹思想理念的结晶,教师可搜索相关内容让幼儿朗读。为了点燃幼儿热情,教师可更新传统朗读形式,引导幼儿以合作互助的方式,两两一组,进行互动式朗读。个人朗读比较枯燥,与幼儿爱热闹、爱交流的性格不匹配,而合作式朗读则能激活幼儿,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中快速完成内容学习。不仅如此,在合作中,幼儿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相对于默读,朗读更能够切准幼儿的兴趣点。聆听是幼儿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朗读则是幼儿积极主动感知知识,探索其中的奥秘的过程。外在环境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内驱动力的爆发,其影响力是惊人的。以趣味朗读助力传统文化渗透,能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3.多元表述,锤炼幼儿思维

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在陶冶性情、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产生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在感知文化本质属性的过程中,说和演的价值不容忽视。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大多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幼儿在多元活动中生成能力、形成独特认知,这也是现代教育的追求。在呈现方式上,幼儿活动具有独特属性,游戏、文体活动、社会实践、语言表述都是不错的选择。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主题进行关联设计。在学习朱子文化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独特性以及相关语言表述中蕴含的哲理,进而对幼儿的思维方式产生影響,塑造他们的品德,提升其审美水平,陶冶其心性。文化的感知和学习,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必要手段。在语言表述中,幼儿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吸收,在表达倾吐中生成个性化认知。

思维的激发可以从不同视角展开,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是通用形式,能够更好地统筹幼儿思维。利用图书、绘本对幼儿进行知识输入,能够给幼儿思维注入活力和动能,触碰他们敏感的神经。也可以将幼儿引入现实生活中,带他们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历史馆,让他们在接触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熏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朱子文化的体现形式更加多样。尤其是绘本的出现,为文化传承拓展了新的渠道。随着文化与绘本的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绘本逐渐呈现出来,将朱子文化中那些跨越了时空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幼儿面前,滋养着幼儿的童年,塑造着他们的心性。绘本中包含丰富的绘画资源,并由少量的文字作为辅助。幼儿在观看中能了解文化知识内容,构建多元认知体系,使道德体系得到构建。具体操作时,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合适的文化绘本,让他们一边阅读一边感知故事内容,进而在主动表述中升级认知,深切感受绘本的意蕴和思维品质。

语言能力是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必须给他们提供平台,在说和演中,传统文化呈现形式能得到优化。不知不觉中,传统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生活就实现了有机融合,焕发蓬勃生机。

4.动态绘画,指导幼儿行为

多重表述虽然能够给幼儿带来全新感知,但仍然有部分幼儿的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表述。为了满足这部分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切准幼儿的认知点,借助动态绘画的形式助推文化融合。绘画是学生思维认知的载体,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处理。绘画过程中,幼儿要展现具体的形象和画面,思维必须高速运转。朱子文化本身是抽象的,虽然有一定的载体,但幼儿不能完全从载体中感知。绘画以其丰富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深深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如果能够在融合朱子文化的过程中依托绘画给学生阐述知识,幼儿的审美体验、感性思维就能得到唤醒,对心灵的触动也是深刻的。

幼儿阶段,爱画画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体的禀赋,而是幼儿的共同爱好。每一个幼儿都有绘画的意识以及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这是幼儿形成有意识审美体验的前奏。在塑造幼儿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发挥绘画的作用,让幼儿在绘画中接近文化的中心区域。例如,在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从春节着手展开挖掘探索。为了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感知,教师可给幼儿讲述春节的起源、风俗等内容。在聆听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完全打开,深受感染。在讲到祭灶这部分内容时,一名幼儿提出问题:灶王爷到底长什么样?这个问题为课堂教学延伸提供了可能。教师顺势给出彩笔和纸,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灶王爷形象。幼儿的想象思维快速启动,积极投入到绘画中。幼儿的认知有限,对灶王爷这个形象没有概念,因此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关键信息,如灶王爷是神仙、是专管灶台的、是男性等。有了这些信息作为支撑,幼儿就有了基础的形象架构,能为绘画作品的完成提供助力。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手脑并用,想象能力、思维维度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和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上一层楼。

绘画是幼儿认知思维的体现,也是触发他们观察力提高的有效着力点。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绘画会对幼儿的情感、品格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绘画虽然没有多少文字材料作为辅助,但绘画作品本身就非常吸引人。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平台,让他们在绘画中锤炼敏锐的观察力,展开想象,尽情展现自我,表达内心情感及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5.深度反思,培养幼儿品德

道德品质的生成要经历一个从不明显到逐渐成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吸收是重要的,但反思归纳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够使幼儿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是停留在表面的。面对朱子文化深刻的意蕴和哲理,幼儿难免会陷入困顿、迷茫的状态。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引导作用,从细微处着眼,让幼儿在一个个问题的解答中顺利完成朱子文化的学习探究。为了最大程度激活幼儿思维,促使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应在质疑释疑的双向互动中,让幼儿对朱子文化有崭新的解读,触碰到文化的本质,同时让幼儿意识到德行对一个人的影响。

從文化中获取正能量能够促使幼儿摒弃不良习惯,给他们的性格、品质形成带来重要活力。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读故事。传统文化在积淀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故事,其主要是以理论和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与幼儿的兴趣点是一致的。教师可以用故事讲述的方式激活幼儿思维,辅助以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体验中完成表演。以礼仪的养成为例,教师可以尊师礼仪为基点,展开针对性、具体化指引。首先,教师以讲述的方式进行礼仪讲解,让幼儿仔细聆听。然后,教师可设置场景,播放音乐,让幼儿身着古代服装,行拜师礼。趣味新颖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对礼仪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表演结束后,幼儿获得了较强的成就感。教师趁机让幼儿对接理论讲解,对刚才的演绎展开反思,回想自身与教师的相处过程。为了彰显教育实效性,教师可利用多重手段,展示学习素材和相关内容,为认知深化提供便利。教师抓住幼儿期待心理,以演绎的形式快速推动幼儿思维进程,并让幼儿在反思归纳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为后续师生更好相处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文化多重化的体现形式让幼儿教育活动大放异彩。幼儿在唱歌、跳舞、表演中,能实现多元思维快速激发。幼儿年龄小,接受知识的速度有限,过多的知识灌输会压得幼儿喘不过气,文化的消化吸收便无从谈起。教师要适时放缓教育节奏,让幼儿多体味、多感悟、多反思,将朱子文化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接。幼儿在想听、敢说、会读、反思中能得到能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发挥教育智慧,针对幼儿特点,找准切入点,悄无声息地将朱子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规划切实可行的操作路线,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做好铺垫。

三、结语

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项大工程,实施过程中充满艰难险阻,同时也有很多机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活水源泉。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朱子文化渗透到幼儿课程体系中,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展开活动构建,从故事聆听、趣味朗读、多元表述、动态绘画和深度反思等不同视角出发,展开教育摸索和探寻,全面整合传统文化资源,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助推力。在耳濡目染中,幼儿的敏感神经被触动,认知、情感、道德品质等个人成长要素能得到强化提升。

参考文献:

[1]靳蕾.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德育的价值及应用[J].河南教育,2022(03).

[2]苏东宇,周君.中国传统文化类原创绘本的分类及幼儿教育价值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12).

[3]王俊霞.浅析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J].天津教育,2021(28).

[4]柴春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融合研究[J].成才之路, 2021(17).

Pay Attention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Zhuzi Culture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Good Morality

Chen Juan

(Wuyishan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Fujian Province, Wuyishan 354300,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enlighten children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they can be infected and edified from childhood, sense knowledge and absorb spiritual energy,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ood moral character. In the practi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base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tart with the Zhuzi culture, analyze its unique educational value,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so that children can really feel the charm of culture, cultivate childrens mind and shape childrens good character in a subtle way.

Key words: young children; Zhuzi culture; moral cultiv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ary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传统文化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