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视野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研

2023-05-01 17:29黄慧娥
成才之路 2023年7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黄慧娥

摘要:“儿童哲学”重视发展学生的关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性思维,这与核心素养理念十分契合。为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数学教师要以“儿童哲学”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并有效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文章从“儿童哲学”理论概述入手,对“儿童哲学”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儿童哲学;核心素养;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7-0085-04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传统的以知识灌输、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而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探究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研究世界基本和普遍问题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数学和哲学都具有逻辑性强、思辨性强等特点,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哲学思维的核心内容是辩证思维,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正是对辩证思维的应用。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哲学思想,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儿童哲学”理论概述

1.儿童哲学理论

儿童哲学,即Philosophy for Children,简称PFC,是一种新型教育项目,最初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马修·李普曼提出的。马修·李普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较低,并缺乏对思维技巧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因此他提出思维训练应开始于儿童阶段,通过儿童阶段的思维培养与锻炼来保护儿童的探究精神。当前,儿童哲学理论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发展,我国也有大批从事儿童研究的学者投身于对“儿童”地位与价值的探索。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哲学思想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儿童哲学理论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2015年,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经深入分析发现,核心素养理念和儿童哲学理论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儿童哲学理论重视发展学生的关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性思维,而核心素养理念也重视对学生的这些思维的培养,因此两者十分契合。所以,将儿童哲学理论融入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数学教育哲学的内涵和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变为学生,教学方法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向“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开始思考“数学是什么”“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数学教育应该怎么开展”等问题,并开始探索实施数学教学的新方法以及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新形式,以推动数学教学深入发展。“数学是什么”“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数学教育应该怎么开展”等问题都属于数学教育哲学的范畴,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视角来看,“数学是什么”就是要将数学看作是模式的科学,也就是说数学的研究对象,如命题、概念等也具有普遍意义,都是一种模式。而“数学教育开展的目的”和“应如何开展”则为数学教育哲学的实践内容,是对数学教育哲学理论的应用,其为数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数学教育哲学的影响下,数学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当前所采用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以促使学生在探寻数学知识本质和价值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二、“儿童哲学”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儿童哲学理论的发展,儿童哲学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逐渐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并引起了众多一线教师的思考。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童哲学”视野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进行分析。

1.立足探究能力培养目标,有效提升教师哲学素养

数学教师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儿童哲学”视野下,探究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数学教师的哲学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方法理论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才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才能引導学生从哲学角度看清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与平移”一章中“轴对称”部分知识时,数学教师便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图形开展教学活动。如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角星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这些图形,并用虚线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轴对称”的特点和性质,并向学生渗透“对称性”的哲学思想。“在数学中,对称是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在哲学中,对称是宇宙的统一性。”在教学“平移”这部分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物体平移的过程,从方向、距离等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的内涵,并向学生渗透“平移不变性”的哲学思想。“平移不变性”,就是虽然物体的位置、外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仍然可以将它从众多图形中区分出来。由此可见,只有数学教师具备了“对称性”“平移不变性”等哲学思想,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哲学思想渗透给学生,这些哲学思想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想提升数学教师的哲学素养,提高数学教师的哲学思维能力,学校和数学教师都应做出相应努力。第一,学校方面。学校应定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儿童哲学理论的相关内容,以帮助数学教师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儿童哲学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儿童哲学理论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以此切实提升数学教师的哲学素养,从而为儿童哲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提供保障。第二,教师方面。数学教师也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自觉主动地学习儿童哲学知识、理念及运用方法,不断精进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武装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2.挖掘教材中的哲学元素,合理开展哲学渗透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哲学元素,并积极运用这些哲学元素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哲学元素,展开数学教育哲学的渗透教学。第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有效捕捉哲学元素。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载体,任何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不能脱离教材,都必须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和延伸。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数学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数学教材内容,以找出其中蕴含的哲学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哲学思想渗透。例如,在教学“加减乘除”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加减乘除”符号的来源等知识。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24时记时法”“时间尺的诞生”等知识。数学教师通过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及流向,进而明确知识的本质。第二,充分了解知识内涵,学会叩问知识本质。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本质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哲学思维的经典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叩问知识本质这一思维方式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并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其推理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有效构建知识体系。小学数学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这些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数学教师要充分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知识串”,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系统、高效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的“倍数与因数”“多边形的面积”等均属于外显结构的知识内容,而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则属于内隐结构的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仔细分析外显结构与内隐结构之间的关系,再找出其中的关联点,然后鼓励学生以这个关联点为切入点有效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在无形中渗透哲学思想,有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3.积极开放数学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质

4.动态渗透数学哲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數学是义务教育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还可以利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但是相对而言,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枯燥,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因此,如何将静态的知识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设法解决的难题。数学教师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具备“知识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哲学思维,具有“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数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能有效将其传授给学生,从而实现在动态化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哲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平移”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张方格纸作为载体,然后在方格纸的不同位置画上“小红旗”,用以表示“小红旗”在方格纸上上下左右平移,再以“小红旗”的移位作为主线展开教学。但是,在纸面上模拟“小红旗”的平移会受到“二维平面”特点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对此,数学教师可以从“点、线、面”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动态剖析,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第一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点”的运动轨迹帮助学生理解“平移”和方向、距离这两个要素都有关联,并可以通过虚线将运动前后的两个点连接在一起,形成线段。第二步,数学教师可以针对点连接成的线段,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要将这条线段向右平移4格,应该怎么做?线段的一个端点向右移动4格,是不是整条线段都会相应地移动呢?选择位于格点上的端点移动和随意选择一点移动,各有什么优势吗?第三步,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以此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平移线段的正确方法,并理解线段平移的本质就是点的平移,从而达到为学生渗透转化、优化对应数学思想的效果。第四步,在讲解“面”的平移时,数学教师可以点、线平移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面”平移的本质,从而让学生明白“面”的平移只是“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面”的形状、大小都不会出现变化,以此为学生渗透“变中不变”的哲学思想。第五步,在学生对点、线、面的平移都形成了基本的了解后,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进行立体图形的平移,从而实现对点、线、面、体平移知识的整合,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变中不变”思想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与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数学教师可借助儿童哲学理论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哲学元素,并从儿童哲学视角出发寻找哲学和数学知识的契合点,以实现哲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好思、好学、好问等哲学素养的形成,从而以哲学之光点亮数学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佳.儿童哲学视野下质疑能力的培养———以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0(z2).

[2]曹琴珍.中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与方法探析———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

[3]高振宇.孔子對话教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探究团体的重构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8(15).

[4]何志平.儿童哲学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19).

[5]张荣伟.本期话题:儿童哲学教育的框架与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4).

Explo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hildrens Philosophy"

Huang Huie

(Fengze District No. 2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Childrens philosoph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aring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e thinking and collaborative thinking, which is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evelop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theory of "childrens philosophy" as the guidance, fully tap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contained in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m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help students build a more complet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ability. Starting with the theoretical overview of "childrens philosophy",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philosoph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Key words: primaryschoolmathematics;childrensphilosophy;corecompetence;philosophicalthought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