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的教学反思

2023-05-04 10:41毛劲遥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身体动作

毛劲遥

高效育人,德育为先,足以见得体育学科在育人阶段的重要性,立定跳远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并且高中在体育课堂中开展立定跳远运动课程,响应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将体育育人重点放在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上,因此,立定跳远在高中开展运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 高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教学时常见的问题

1.1 学生身体的不协调

为了使高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教师要按照实际教育情况认真地分析在以往立定跳远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按照问题持续地更新当前的教育模式,为各项立定跳远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当前立定跳远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身体不协调的问题,比如一部分学生在立定跳远摇摆时,身体不平衡,导致重心高低起伏,由于预备姿势的不到位,使学生很难高效率地完成后续的立定跳远运动,对学生运动能力提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并没有让学生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身体协调中点,每个学生的练习太过盲目,无法全面地提高学生当前的运动技能。与此同时在学生后续练习的过程中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无法克服自身在动作练习时的不规范,并且整个身体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最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练习时收腹举腿的动作并不是那么的规范,这主要是由于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很难全面地理解其中动作技巧,仍然采取自己比较习惯的运动方式来进行立定跳远,并没有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含义以及准则。各项问题导致学生练习效果在逐渐地下降,无法满足立定跳远的教学要求,同时也会增加实际教学中的阻碍。

1.2 教学目的的不清晰

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课堂中,除了学生在立定跳远时产生诸多的问题之外,教师讲解的不到位也是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并没有根据立定跳远的教学需求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目标,导致各项教育活动存在诸多的盲目性。比如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让学生根据实际动作流程和要素进行多方位的练习,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采取的是讲解和演示的方式,之后再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地练习,在这一背景下学生无法掌握立定跳远的核心动作技巧,影响立定跳远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并且教师也并没有做好学生运动全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导致学生在一定跳远时非常盲目地来进行各项练习活动,无法满足立定跳远的教学标准。

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学活动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比如教师并没有认真地分析学生在立定跳远时所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计划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案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各个动作非常的死板,并且学生也并没有明确主要的动作规范和主要的技术要领,严重影响了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提升。同时学生在练习时也会产生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立定跳远是以动作教学为主要的基础,之后再配合教师的引导,使每个学生能够快速地把握其中的练习重点,使学生立定跳远能力能够自己充分地强化,但是在当前高中立定跳远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以灵活化的角度来完成动作练习,太过强调动作的要领以及详细的步骤。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学习非常的呆板,会感觉到立定跳远非常的无趣,无法积极地配合教师来完成相关知识的有效学习,长此以往,会严重限制立定跳远教学模式的作用。

2 高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教学的策略

2.1 师生要提高对立定跳远运动的重视度

高中体育顺利开展立定跳远运动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有力支持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提高师生对立定跳远运动的重视程度,是进行立定跳远运动的必要步骤,教师要积极做好师生的动员工作,普及立定跳远的有关知识和其作用,为立定跳远运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师生基础。立定跳远不光具备了竞技特点,还是一个融合了协调和耐力的运动,立定跳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还需要学生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高中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要可以开展立定跳远运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立定跳远的运动特点和学生的身体特性,有序地组织好对应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有关立定跳远的视频,使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知识。教师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立定跳远教练和队员,在体育课堂中展现立定跳远运动,使学生对于立定跳远运动的热情提高。教师还可以将有关立定跳远的知识利用校园网站来进行普及,随着现代信息化潮流不断加剧。数据表明,学生浏览网站的频率高达60%,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的通信手段来对立定跳远的相关知识和动作技巧进行普及,使学生了解立定跳远运动的动作和特点,在课堂中形成学习立定跳远运动的良好氛围。学校在开展立定跳远运动的前提是要使师生了解立定跳远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并且认识学习立定跳远对自身运动能力培养的作用,使师生对于立定跳遠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一项体育运动,还认识到立定跳远运动可以提升个人的身体协作能力和身体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育,从而可以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立定跳远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立定跳远运动的有序开展还需要高中领导层的大力支持,校方领导要积极引进立定跳远运动的相关设备和教学资源来指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立定跳远运动,当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领导的重视后,就会提高对于立定跳远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立定跳远运动的开展中,形成强有力的人力基础,保证了立定跳远运动在高中可以持续长久地开展。使立定跳远运动成为高中培养全面人才的辅助教学手段,提升学校的教育层次,有利于高中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优势,真正做到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2.2 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高中学校引进立定跳远运动的时间过短,立定跳远的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需要通过高中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来促进立定跳远运动教育体系的成熟。高中生和教师在认识到立定跳远学习的必要性之后,教师就要有序地开展立定跳远运动,教师要使学生正确地学习相关立定跳远运动的动作技巧和要领,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以及引导,使学生身体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在大多数学校所开展的体育立定跳远活动中,体育教师对于立定跳远运动的了解程度不够,甚至有一些体育教师是临时开始学习立定跳远运动的,学生也只能在体育课上学习浅显的立定跳远运动动作,不利于学生正确并且深入学习立定跳远运动。因此,高中要聘请擅长立定跳远运动的教师,使学生不仅可以熟悉地掌握立定跳远的运动动作,还可以在整体上认识立定跳远运动,了解自身的身体素养,从而明确自身在立定跳远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还可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使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更好地配合专业教练完成相关立定跳远的动作。

2.3 不同模块的训练

(1)培养基础有氧能力

在高中立定跳远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科学地确定好对应的训练强度,使每个高中生能够在训练中有所收获,逐渐提高自身的立定跳远运动技能。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科学的培养任务,尤其是要加强对基础有氧能力的有效培育,在正确的训练强度下逐渐地提高高中生本身的运动技能,争取在训练中获得预期的成绩。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无论是不同程度的高度还是难度,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中少不了有氧功能系统的重要主导,有氧能力较强的高中生在比赛中有着较强的优势。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高中生本身的基础能力,需要加强对有氧的训练程度,之后再科学地控制好对应的训练强度,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氧训练时不要一味地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训练,也要有一定的负荷强度要求。按照肌肉的特点以及收缩速度等等开展专项练习活动,逐渐提高高中生本身的基础运动能力,完善基础训练模式。

(2)肌肉和关节的协调性练习

在立定跳远运动中关键因素包含不同的方面,例如协调和耐力等等,这些都需要高中生具备较强的身体发展素质,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地优化现有的训练模式,并且还需要在高中生训练最佳时期提出更加科学的引导方案,促进高中生立定跳远运动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高中生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并且按照整体的训练特点适当的增加对应的负荷强度,并且使各个机体的肌肉和关节能够获得均衡性的发展,使训练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需要落实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和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相互的协调,不要在前期设置强度较大的训练,而是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序地增加对应的训练强度,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

2.4 规范学生的动作

在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中为了促进立定跳远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在立定跳远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使整个动作能够更加的连贯,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认识到立定跳远学习的价值,更加高效率地来完成相关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以此来完善立定跳远的教学模式。相比于其他的体育运动立定跳远的技术性特点非常突出,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方法,使学生动作能够变得更加连贯。

(1)预摆

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前期的准备,预摆动作和学生立定跳远的规范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这一动作的科学教学,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学生在进行这一动作时,双脚要自然分开,和肩同宽,双臂要前后进行摆动,在摆动时双腿要呈现出伸直的状态,在向后摆时双腿要自然地屈膝,这样也可以实现身体重心的有效协调。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身体保持一定角度的前倾,最大程度地向后摆,并且手脚要一致,高效率地完成当前的动作。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地练习,掌握整体的动作要领。通过高频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把握这一动作技巧。在后续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克服一下超重或者失重现象的发生,让学生能够以不同的动作要领为主要的基础进行高效率的练习,全面地提高立定跳远的教学效果。

(2)起跳和腾空

在起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用脚试着用力蹬地,在蹬地的过程中前后摆动双臂,这样一来可以纵向跳出,在起跳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将脚和手进行相互的配合来完成当前的摆动任务,并巧妙地使用身体的力量,一瞬间能够实现不同身体部位之间的有效统一,高效率地完成这一动作。

在进行腾空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特点合理地控制好其中的距离,在腾空时,学生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要尽可能地伸直,并且双臂努力向前,在落地的过程中要马上进行收腹,在完成立定跳远运动之后腰腹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这时教师让学生注意在其中的安全问题,掌握相应的技巧来提高学生当前的运动成绩。比如在腾空最高点时要快速地收腹和抬腿,并且双臂要向后摆动,小腿要伸直,当学生掌握这一技术要领之后,能够保证整个运动更加顺利地进行,并且也可以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因此在练习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特别注意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动作能够变得更加连贯,提高整体的训练效果。

(3)落地

落地是立定跳远的最终环节,也是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运动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减少对学生练习所产生的影响。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脚后跟着地,脚后跟着地之后逐渐地将力量过渡到整个脚掌中,在此过程中屈膝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屈膝能够减少身体的振动,达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在学生落地运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的小腿努力向前伸直,并且要实现力量的有效转换,通过长期的练习使学生的动作能够变得更加稳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在学生完成整个训练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再一次的回顾整个训练过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认为在立定跳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查漏补缺,逐渐地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教学技巧,解决在课堂练习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使学生运动技能能够变得更加完善,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满足立定跳远的要求,促进学生德育素养提升。

3 结束语

随着立定跳远运动在全民范围内的普及,立定跳远运动已经取得了大众的认可,立定跳遠运动开始在社会上和高中学校作为一种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但是,高中在开展立定跳远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引进时间过短而引发了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立足于当代学生的身体素养情况,重视开展立定跳远运动的作用,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积极利用一切可引借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渗透立定跳远技能,使得高中的立定跳远运动可以顺利开展并且取得良好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大成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身体动作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动作描写要具体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