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

2023-05-04 16:18张祯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立德阶段德育

张祯

教育行业往往是国家得以立足的基石,开展教育行业的管控工作往往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立德树人的理念逐渐成为了教育行业的主要基调,在这一基础下开展的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工作应当重视德育相关信息的融入与渗透,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们的稳定发展。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需要学生们遵循相关理念,并且给学生们而提供全面发展的培养任务,确保能够在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使学生们的思想水平得到更好提升,本文对此展开了讨论。

道德是我国教育行业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之一,在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下,只有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工作,才能够满足我国新时代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们能够在参与到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思想水平,让学生们成为传承正确道德思想的重要部分,并且还应当尊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作为道德培养目标的这一身份,锻炼学生们的自我意志,尽可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得到根本落实。初中阶段的教师应当利用起课堂时间,为学生们的德育水平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1 立德树人思想的重要意义

在学生们学习阶段中,最为熟悉的场所莫过于学校。学校作为帮助学生们了解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渠道,自古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关注并发展的场所。在初中阶段中,学生们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可以独自进行学习,本身就对世界有一定的恐惧。再加上初中本身学生们的思想水平发展并不成熟,各种素养与世界观都处于构建中的状态,更是导致了学生们本身并没有过于强大的是非分辨能力,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学生并不能分辨知识的正确性,若是接触到了错误的发展方向,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体育这门科目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更多地了解与文化课程无关的知识,让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得到扩充,初中阶段学生们本来就对世界恐惧并好奇,几乎可以说对于新知识来者不拒,若是在这期间留下了错误观念就难以调整了。因此,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在初中阶段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们构建起正确的逻辑思想,在不同科目中给学生们灌输正确的道德思想,尤其是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教育教学,为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打下重要基础,帮助学生们构建科学的世界观,杜绝劣质思想影响到学生们的教育教学生活。而这就需要德育教育的从旁协助。而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考虑通过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工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掌握好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为学生们灌输正确思想,树立起道德思想的伟大旗帜,立德树人,利用榜样效应,让学生们向榜样学习。二者交相融合,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帮助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体育实验教学这门科目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我国的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于体育的理解水平。在我国的发展中,体育这门科目也逐渐本土化,国家逐渐重视起了对于学生们的体育水平的提升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让学生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体悟体育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们通常已经具备了充足的体育理论知识,而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将概念应用于时间工作中,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开展体育实验教学课程更是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古至今,我国的教育领域都倡导着以德修身的教育理念,只有培养好学生们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们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考逻辑,想要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们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入,就应当根据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需要以新时代课程标准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们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

2 将德育思想渗透到体育课程需要重视的基本需求

2.1 构建起适合初中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德育教育网络

在我国的初中阶段中,在常规智育教育之外,还会进行一定的体育实践活动,通过与体育相关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而德育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非是死板的教育手段之一,而是按照学生们的需求进行系统化与生态化教育教学的循环型工程。这项工程的周期很长,不仅需要让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精力帮助学生們进行德育教学,更要让家长与社会共同承担责任,成为帮助学生们成功的纽带,给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动力。对于学生们而言,家长是其接触最多的人,是为学生们提供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很多学生眼中家长的话语权是最大的,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初中学生通常会无意识的模仿家长的言行,因此,家长应当意识到自身作为学生家长的表率作用,重视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行为规范化,给学生们带来正面的影响。在这一方面初中学校可以考虑将体育与德育相结合,并且利用家长的力量与学生们共同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家长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与学生们互相协作,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水平。家长对于孩子们的爱是无法否认的,其对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一定的需求,鼓励家长参与到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中能够让家长成为鼓励学生们进行锻炼的起点,同时还可以考虑在运动会时候邀请家长参与到运动会中,让其与学生共同协作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中,以此来拉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们得到充实的锻炼,让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也同样是维持初中阶段学生们德育教育水平的方向之一。

2.2 尽可能找到更多符合立德树人理念的信息对学生们实施教育

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都是将古代的私塾教学进行修改并直接使用的,当时人们学习是为了科举,而后来人们学习是为了升学。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弊端越来越大,成为了只注重知识累积不注重灵活运用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知识变得死板无趣,很容易让学生们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后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做好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为立德树人思想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还应当发挥出历史上的爱国人士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学生们灌输热爱祖国的思想,加强学生们的民族荣誉感,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3 联合其他学科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教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是融入在集体教学中的。每一个科目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知识,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利用起不同科目中蕴含的德育知识,利用立德树人思想进行统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共赢概念的形成。

3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学的根本策略

3.1 重视对新时代多媒体设备进行运用,实现德育知识的渗透

在提到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时,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最初印象都是在操场上进行的体育锻炼,而且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也都是落实了这一印象,在操场上进行机械化的运动教学,然而实际上的体育这一科目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但是因为课堂时间较为有限,很难完全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新颖的教学模式,这也就导致立德树人的理念无法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更加稳定的落实。在常规情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其开展教学的主要内容多为通过运动帮助学生们锻炼身体,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等内容,究其根本更倾向于对学生自身的体制开展教学工作,就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言其自身的学习模式注定了与其他理论性的德育相关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违和。然而,在我国新时代课程改革到来后,这种局面悄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课改的主要改革内容就是针对学生们的全面培养工作展开了重点管控,预期是重点强调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情况而言,重视对于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培养工作应当得到人们的重视,让学生们充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管控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完善,就应当选择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应当利用起新时代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开展室内的体育课程,将体育课程与德育知识相结合给学生们提供一定的指导,让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中不仅仅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更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思想与素养水平,让学生们对德育相关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以此为基础提升初中阶段给学生们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的综合质量。同时教师在利用体育课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间应当重视让学生们在运动中感悟道德这一目标,确保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比如说,在进行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给学生们带来良好的德育教育,就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提供与课堂相关的视频来让学生们建立起基础的道德思想,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在选择视频的时候应当尽可能与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内容以及道德相关知识存在一定关联性的,比如在组织学生们开展篮球投篮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考慮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较为经典的篮球礼仪,在进行篮球比赛的时候其自身也同样有着一定的礼仪要求,这是需要每一个篮球运动员重点把控的,比如说如果有选手摔倒,无论是队友还是对手都应当及时予以扶持,秉持着友谊第一的理念开展篮球比赛,而这就可以成为体育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范本,利用视频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德育相关知识的根本内涵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的综合思想水平与道德素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地融入一定的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

3.2 鼓励团队协作,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团队的活动中

就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而言,体育与其他所有学科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习惯于采取整体教学,分散讲解的模式,教师统一给学生们演示整体的教学目标,再分成详细点给学生们进行细节方面的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由教师来进行解答,这种模式的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时间,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的弊端也是较为明显的,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更习惯于基于自身进行学习,这种模式较为缺乏集体性,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存在缺失,导致学生们的团队荣誉感薄弱,整个班级的整体氛围都相对较为松散,这是不符合我国新时代教育行业的根本需求的。这种班级氛围不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水平就应当改变这一现状,而针对这一点,体育教师可以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抓紧机会,以小组的形式给学生们开展教学工作,让组内成员能够互帮互助,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与团队责任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精神,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们的德育知识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们对团队精神产生新的理解,利用这种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入与渗透,让学生们的德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比如说在开展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关于排球的打法训练教学,在课堂中进行排球训练的时候,体育教师就应当让学生们意识到排球是一种团队性质较强的运动,对于不同选手之间的配合性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以正式比赛为基础给学生们进行分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球运动的练习,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与其他成员的配合熟练度,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体育教师可以组织排球运动的比赛活动,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要得出成绩最好的小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内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知道一个团队必须要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初中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发展。

3.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德育水平的提升

在实际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开展德育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亲身去体会,更好的理解德育知识,从而有效的开展德育教学。比如,我们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组织障碍跑相关比赛的时候,教学老师就可以将终点设置为救火现场,让学生们扮演消防员进行紧急救火。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潜能,还可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遇到紧急事情需要勇敢果断的做决定,如果不能及时作出决定这件事情带给他人的后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时代教育行业的发展而言,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能够影响到整个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行业发展情况而言应当重视对于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控制,关注学生们在知识水平之外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迎合我国新时代发展中对于学生们道德水平的需求,把握好教学的目标,让学生们能够在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思想水平,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展体育课程时应当尽可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确保能够给学生们创造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合肥经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立德阶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