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武术训练中的作用及意义

2023-05-04 09:11王红星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武术游戏体育

王红星

引言:在现代武术训练中,体育游戏的关键应用价值作用极为突出,对于保障武术训练的整体效果,拓展丰富武术训练的方法路径等具有深刻影响,理应在工作实践中予以强化运用。本文介绍了体育游戏的特点和分类等内涵,详细介绍了其在武术训练中的实际作用。在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依然存在诸多难点,文中同步做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变训练模式,强化对体育游戏的价值认知等方面,提出了体育游戏在武术训练中的应用建议,论述了个人的几点浅见。

随着现代武术训练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体育游戏的应用效用逐渐凸显出来,在提升武术训练活力,强化武术训练实效性等方面意义突出。当前形势下,相关人员有必要立足武术训练工作的客观实际要求,建立完善可行的体育游戏应用实施规则,创新体育游戏应用方法,从源头上保证武术训练工作效果。

1 体育游戏的内涵

1.1 特点

体育游戏主要以游戏化的形式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武术训练实践中具有鲜明的价值体现。武术训练中的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特点,这首先表现在其趣味性方面,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体育游戏可有效活跃训练气氛,使学生在浓厚的游戏化氛围中熟练掌握武术技能,提升武术训练效果,符合当前高要求、高质量的武术训练需求。其次,体育游戏具有竞争性特点,其可将竞赛独有的特征融入武术训练全过程,引导学生强化意志品质,实现教育性的深入转化。

1.2 分类

在当前教育理论体系下,体育游戏的分类形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按照游戏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分队游戏和不分队游戏;按照身体素质分类,可分为速度型游戏、力量型游戏、耐力游戏、灵敏游戏和协调游戏等;按照游戏负荷分类,可分为高负荷游戏、中负荷游戏和轻负荷游戏等。上述不同类型的游戏类型,在组织方式、过程方法与预期效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要结合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予以灵活选择。

1.3 运用规律

一方面,体育游戏的组织与运用因充分尊重学生身体等基本条件,牢牢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游戏中实现更多获得感,完成沉浸式的学习进步过程。另一方面,体育游戏的运用还应严格制定游戏规则,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公平理念,只有在游戏规则范围内取得的游戏成果方能够被认可。此外,体育游戏的组织运用还应注重其与武术训练的有机结合,在更加宽泛的意义层面上实现体育游戏价值的最大化,让学生从中受教。

2 体育游戏在武术训练中的作用分析

2.1 有助于丰富武术训练方式

武术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使学生对诸多不同类型武术技巧动作进行熟练掌握的过程,需要立足实际,灵活运用多樣化的训练方式,以全面提升武术训练成效。通过运用体育游戏这一重要方法,武术训练的整个过程将变得更加灵活,传统相对单一的武术训练模式将实现有效突破,可在更加宽泛的意义上实现武术训练的质效提升。在体育游戏导向下,武术训练的载体、过程、方法等将更趋多样化,学生可通过多个渠道达成训练效果,对于促进武术训练质量与效率的协同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2.2 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武术训练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教师应在武术训练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畅通师生沟通交流渠道,密切师生情感交互。通过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教师可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针对学生的反映与表现等适时调整优化完善体育游戏实施策略,而学生同样可在游戏过程中向教师表达自我观点与想法,使自我合理化的游戏建议融合到游戏之中。在良好师生关系的衔接作用下,武术训练过程的气氛将更加和谐融洽,这对于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拓展丰富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等具有显著作用。

2.3 有助于提升武术训练成效

武术训练成效的提升并非朝夕之举,需要长期不懈与坚持。宏观而言,体育游戏是所有游戏类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武术训练中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更是对武术训练整个过程的补充。依托于完善合理的体育游戏,武术训练可将其中的体力、智力、身心等融为一体,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从多个层面提升武术训练工作成效。在现代武术训练中,相关人员更应该从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制定完善可行的体育游戏实施策略,推动武术训练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3 武术训练中体育游戏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分析

3.1 对体育游戏的重要价值认知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体育游戏在武术训练中的价值突出,应宏观审视其在提升武术训练质效方面的现实作用。纵观当前武术训练实际,普遍存在着对体育游戏重视不足,漠视其多方面价值等共性问题,狭隘地认为只要按照相关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即可,不利于从源头上保障其整体价值的提升与优化。由于主观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武术训练活动对体育游戏的渗透融合程度相对不足,相关游戏项目资源开发、建设和应用模式单一,体育游戏的应用停留在浅层次意义上,制约着体育游戏与武术训练之间的融合。

3.2 教师专业素养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体育游戏应用中,武术教师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在明确武术训练目标,搜集整合体育游戏资源要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部分武术教师不注重武术训练实践中体育游戏的运用与融合,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和过程管控能力相对不足,对新型化、多样化与灵活化的游戏项目探索不足,甚至将体育游戏的应用置于武术训练的最末端。此外,个别教师在体育游戏组织中缺乏新意,存在个人“本领恐慌”,不知如何高质高效地组织体育游戏,势必难以发挥其应有价值作用。

3.3 体育游戏的应用成效评价缺失

为明确掌握体育游戏在武术训练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全面客观掌握体育游戏应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总结分析相应不足,并在后期予以纠偏提升。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武术训练未能建立形成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够客观全面地体现体育游戏的实际应用成效,所形成的教学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与参考性。同时,体育游戏开发渠道单一,形式匮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游戏类型相对有限,体育游戏与武术训练之间的契合度不足,其实施过程、方式、效果等与学生武术训练心理期待之间存在明显偏差。

3.4 体育游戏的实施缺乏差异化

在当今武术训练中,相关基础理论日趋完善成熟,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原有训练模式,也使师生关系发生着悄然变革。体育游戏的运用需与时俱进,结合学生武术基础、身体素质、体力耐力等客观条件,注重游戏活动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现状表明,部分武术训练模式的僵化固化特征显著,对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与凸显不足,体育游戏的应用过程流于形式,游戏模式千篇一律,效果浮于表面,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资源相对有限,体育游戏储备量不足,无法充分展现体育游戏的特点优势,容易引发学生抱怨或抵触,偏离体育游戏应用的基本理念。

4 体育游戏在武术训练中的应用建议探讨

4.1 转变思想认识,强化对体育游戏的价值认知

在以往训练模式下,武术训练形式相对单一,训练氛围与训练环境的营造缺乏活力,师生沟通交流的渠道纽带缺失,学生内心深处的疑难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解答,久而久之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丧失武术训练学习兴趣。对此,在武术训练中,教师应摒弃传统固化思维认知,提高对体育游戏的认知,真正深入挖掘其在武术训练中的现实价值,拓展丰富体育游戏方式路径,使体育游戏的利用效果最优化。抛却对体育游戏的狭隘认知,将其摆在整体训练体系中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合理地设定训练任务和目标,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渗透体育游戏元素,遵循与把握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武术训练规律和体育游戏规律等,优化体育游戏应用形式,创设贴近学生心理期待与需求的训练环境,更好地解决武术训练中的难点问题。

4.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拓展武术训练深度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体育游戏的内涵价值、方法作用与应用路径等,引导其全面掌握基于体育游戏的武术训练策略体系。强化教师在体育游戏组织实施中的综合技能,使其能够更加系统完善地认知体育游戏、组织体育游戏和管理体育游戏。拓展武术训练深度,延伸武术训练方向,是升华运用体育游戏的关键方式,这有助于巩固体育游戏相关元素的核心地位,有效实现发展学生综合武术水平的预期效果。在体育游戏的支持下,武术训练的可拓展性更强,教师可将符合学生心理期待的体育游戏要素融入其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游戏,满足学生在武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差异化需求。通过丰富体育游戏内容,学生将在武術训练中实现更多收获感和满足感,对于激发后续武术训练兴趣与欲望,提高学生在武术训练中的参与度等具有积极作用。

4.3 实施明确细致的游戏策略,完善训练评价体系

客观公正的训练评价在体育游戏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对于全面客观地体现阶段性武术训练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结合武术训练大纲要求,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武术训练成效评价指标,构建形成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训练评价体系,使之从中发现体育游戏应用中的短板与不足,把握优势与长处,进而及时调整体育游戏应用方法。在训练评价中,应最大限度上规避教师个人主观意志的干扰,确保训练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平性,为明确体育游戏类型,不断丰富体育游戏内容,优化后续体育游戏应用策略提供基础性依据与参考。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教师可把握学生武术特长和游戏爱好,采取具有鼓励性的评价词汇,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武术训练任务,归纳课本中的知识内容指引,挖掘每名学生的潜力潜能,提高学生在武术方面的综合技能,强化体育游戏的整体实施效果。

4.4 围绕课程标准,挖掘与整合体育游戏

在武术训练准备中,教师应始终以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等为基本遵循与导向,明确课程标准要求下体育游戏的应用目标要求,将武术训练指导意见转变为具体的武术训练方法与策略。在武术训练标准中,教师可探寻到应用体育游戏的具体思路、内容标准和实施路径等。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标准的运用,合理利用并适当拓展体育游戏,做到从宏观角度把握与审视体育游戏的价值作用,提高体育游戏应用的逻辑性与衔接性,科学设计体育游戏程序,将事前筹备的过程转变为整合体育游戏,拓展武术训练内容的过程。以体育游戏为依托,将不同类型的武术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优化体育游戏组织方式,提高游戏创编频率,使学生深刻感知到武术的精髓魅力,引导学生在武术海洋中尽情遨游。加强体育游戏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为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完备的基础环境条件,拓展武术训练的整体空间。

4.5 加强体育游戏中的纪律管理

在体育游戏项目实施中,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突破体育游戏的既定规则,我行我素地完成游戏过程,既难以充分彰显体育游戏的重要价值,也容易为武术训练过程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应强化体育游戏中的纪律管理,对部分学生不遵守武术训练纪律等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对于纪律观念淡化、擅自我行我素的学生而言,更要杜绝其干扰整体游戏秩序与环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确保武术训练的顺利有序展开,提升体育游戏的实施质量与成效。强化师生沟通与交流,教师同样应作为普通一员加入到体育游戏项目中去,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并及时倾听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相关想法与建议,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意见融入体育游戏项目中,激发学生探索心理,促进师生和谐融洽关系的形成,以全面散发体育游戏的深邃价值与魅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向上发展。

4.6 坚持以促学生全面发展为游戏教学原则

在新课改中,明确要求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学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在武术训练中同样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游戏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同时还要通过武术训练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并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游戏分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武术技能等多方面情况,这样的分组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无论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能够发挥着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作用。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武术精神内容的传达,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精神的强大力量。总而言之,游戏教学的开展需要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体育游戏的作用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5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的关键价值决定了其在武术训练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相关人员应立足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体育游戏的实际价值,宏观审视其在提升武术训练水平方面的促进作用,精准把握体育游戏的应用方法与路径,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体育游戏工作方法体系,使其在武术训练中充分发挥效能,为全面优化提升武术训练工作实效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平顶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武术游戏体育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武术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