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单元,探索特色“优德教育”

2023-05-10 12:26王勇
教育家 2023年16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教育

王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学生需要具备更加综合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与职业环境。教学中的大单元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科知识划分为较大的单元或模块,重视跨学科融合,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笔者看来,“大单元”是一种走出森林看自然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教学,还可迁移至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以“厚德笃学”为校训,秉承“以人为本,育人育德”的办学理念,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难题,构建了基于大单元理念的“优德教育”体系。

关爱,教育发生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它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其人格和情感的过程。关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提升。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家校社合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都须以对学生的爱为基础。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一些教育问题客观存在。比如为避免优质生源流失而按照学习成绩开设尖子班,无法满足部分家长对于提高食宿条件的需求,以及难以解决不少家长家庭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等。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教育者要具备专业素养,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首先,须加强校本教研、规范作业管理,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不仅做到培优还要尽力帮困,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其次,开展家校社共育,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让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家庭情况并与家长合作开展针对性指导。最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支部引领、重视班主任队伍发展,让教师明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教师奉献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学校也要做到关爱教师,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育人,让教育指向共同成长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强调了教育的精神意义,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内在价值和自由意志,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育应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培养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创造力等方面,使人能够自主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仍然普遍存在;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部分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过分追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师生对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等认知不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参与度不高。

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学校全面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引入大单元主题教学理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蓝色课堂”的教学。二是开展以“优德育人,互助体验”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引导教师参与“基于大单元理念下藍色课堂关键要素的实践研究”,在目标、问题、活动和评价等方面,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拓展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品质,提升教师团队的素养。构建学校发展的“13469”模式,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突出“三课”育人框架,打造四支教师队伍,构建学生的六大品牌项目工程,推行九项具体措施。

信任,在合作中凝聚智慧

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是学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可以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学校中,仍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教师在管理时缺乏整体意识。在某些班级的管理中,缺乏整体系列的统筹,班级活动安排存在随意性。例如,在晚自习期间,班级管理人员通过多媒体放映电影,或安排学生在教室外背诵知识等,导致其他班级学生的自习活动受影响。二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一些教师不愿意与同事交流和分享高质量的教学经验、资料和试题,认为这是自己的“私货”。这种“吃独食”的现象削弱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三是教研活动缺乏凝聚力。某些教研备课组长缺乏权威性、凝聚力和协调能力,在教研活动中协调不到位,导致开展大单元项目时的团队合作不到位。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从思想意识、团队建设等方面发力。一是让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研讨成为促进团队发展的助推器。无论是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教代会,还是教学班级管理交流会等,都强调程序的规范和仪式感的培养,以共识为基础,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二是让项目建设和内涵提升成为团队发展的有力支撑。学校积极争取参与省市区及国家层面的内涵发展项目,以共同目标凝聚教师共识,通过学校品牌的建设,提升教师集体荣誉感。近些年,学校成功创建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基地,成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校,打造了“四有”好教师团队,等等。三是让教学改革和成果建设成为团队发展的核心支持。学校以“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主题,提炼教育教学成果;以“筑牢国防教育,弘扬家国情怀”为主题,提炼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积极争取省市教育教学成果项目。此外,坚持价值导向,做项目、育成果、出效益,实现团队成果的共享,为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凝聚集体智慧。

关注,在陶冶中塑造品格

一个受过良好陶冶的学生,会在各方面体现出自尊、自信、自律和自强的精神。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陶冶,关注其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的成长,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公民。

目前,学生常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首先,生活习惯不健康,比如过度使用手机和吃过多的零食,一些学生随意丢弃食品包装袋,不注意校园环境卫生。其次,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常依赖于有序的学习环境才能开展学习。学校要求住校生周末提前半天到校,其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不少学生在家中缺少适合学习的环境。最后,求学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一些学生会因为学习困难选择中途退学,有的直接打工,而实际上学生通过努力,经由求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

为了达成育人目标,学校实施了以下措施。一是持续优化中学生的日常规范教育。不只是在七年级开学初进行养成教育,还要在每个学期的第一个月进行强化,同时不定期地开展评比活动,从文明礼貌、用餐纪律、课堂发言、校园卫生、升旗仪式等细节入手,培养身体棒、三观正、有教养和学习好的学生。二是强化学科育人功能。重视非文化学科,认真执行课程教学,做好音体美劳等课程的教学,落实“双减”要求,通过实践育人、综合育人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力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收获知识和增强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劳动素养,形成团结互助的意识,养成感恩生活和敬畏生命的态度。三是有效开展德育。如打造德育品牌、开展社会志愿活动、开发特色研学课程等,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养成良好品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拓宽其视野,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保证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做好对辍学学生的劝返工作。

“优德教育”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公民。学校力争通过各方努力,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并增强其现实本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其良好情操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责任编辑:王梓霖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