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overlap 吻合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 分析

2023-05-10 08:17黄宗圆曾爱明梁树芬闫慧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吻合术空肠异质性

黄宗圆,曾爱明,刘 森,梁树芬,闫慧明

(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山西 太原 030001;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山西 太原 030001)

目前,全球胃癌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1-6],但我国胃癌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7-9]。据GLOBOCAN 2020 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43.9%的胃癌新增病例和48.6%的胃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10],防治形势严峻。胃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中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食管结合部、胃底、胃体部癌的主要方法。据估计,20%~40%的胃癌患者需要接受全胃切除术[11]。

1994 年Kitano 等[12]首 次 报 道 了 腹 腔 镜 辅 助 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治疗胃癌,具有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随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胃癌上的应用逐渐增多。1999 年Uyama 等[13]首次报道了全腹腔镜全胃切 除 术(total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TLTG),食管空肠吻合采用了功能性端端吻合法(functional end-to-end anastomosis,FETE 法)。如今,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采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难点主要在于消化道重建,目前主流方式是采用Roux-en-Y 吻合术,包括食管空肠吻合术(esophagojejunostomy,EJS)和空肠空肠吻合术两个环节,后者较容易,而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平面高、空间狭小,吻合难度很大,没有科学证据说明哪种食管空肠吻合术是最好的,学界对于优先采用何种吻合方法尚无共识。

食管空肠吻合术主要包括手工吻合、直线切割闭合器法、圆形吻合器法三大类。手工吻合法操作难度大,要求高。圆形吻合器法主要包括荷包缝合器法、反穿刺置入法、经口置入吻合器钉砧座装置法(transorally-inserted anvil,OrVilTM法)、双吻合器技术法(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 法)、半双吻合器技术法(hemi-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HDST法)和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法(semi-end-to-end anastomosis,SEEA 法)[14-18],直线切割闭合器法主要包括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法、食管空肠侧侧重叠 吻 合 法(overlap 法)、食 管 空 肠π 形 侧 侧 吻合法[19-21]。

其中overlap 吻合术 是Inaba 等[19]于 2010 年首次报道的一种食管空肠吻合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为离断食管,然后于食管断端左侧开一小孔,离断空肠,使空肠断端朝向近心端,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将食管与空肠重叠部分行侧侧吻合术,然后于腹腔镜下手工缝合关闭食管空肠共同开口。该法的主要优点为食管与空肠吻合后蠕动方向相同,且不折叠空肠系膜。许多研究表明,overlap 吻合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好[22-26]。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客观评价overlap 吻合术。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 分析方法整合分析过往研究,探讨overlap 吻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本研究基于PRISMA 声明(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AMSTAR 2 评价工具进行[27,28]。由2 名 研 究 者 独 立 进 行 检 索,采 用 主 题 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进行,保证查全和查准。分别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22 年1 月。英文检索词包括:“gastrectomy”、“gastrectomies”、“overlap”、“anastomose”、“anastomosis”、“anastomosis covering”等;中文检索词 包 括:“胃 切 除”、“吻 合”、“腹 腔 镜”等。其 中PubMed 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如下所示:

#1 "Gastrectomy"[Mesh];

#2 Gastrectomies[Title/Abstract]

#3 #1 OR #2

#4 overlap

#5 anastomose

#6 (((((anastomosis)OR (anastomosis covering[Title/Abstract]))OR (anastomosis,surgical[Title/Abstract]))OR (reanastomosis[Title/Abstract]))OR (surgical anastomosis[Title/Abstract]))OR (ventriculo cisternal perfusate[Title/Abstract])

#7 #5 OR #6

#8 #3 AND #4 AND #7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根 据 PICOS 原 则(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Study design)确 定 纳 入 标准。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接受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其年龄、性别、种族不限;(2)干预措施:试验组行overlap 食管空肠吻合术,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空肠吻合术;(3)结局指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术后住院时间;(4)研究类型: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语种不限。

排除标准:(1)会议文献、个案报道、经验总结、综述、Meta 分析、评论等非临床对照性研究的文献;(2)重复病例或重复发表的文献(选择其中质量最好的一篇进行研究);(3)无法提取数据或数据不完整的研究;(4)不能获取全文的研究。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由2 位研究者参照先前确定的检索策略检索文献后,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意见不一致的文献通过讨论决定,如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由第3 位研究者进行判断。最后精读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由2 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通过Excel 软件制作出文献信息表。提取数据包括:(1)基本信息:作者姓名、研究年限、发表年份、国家、样本量、干预措施等;(2)近期疗效指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之后逐一检查提取的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4 文献质量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ROB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从选择偏倚、测量偏倚、实施偏倚、随访偏倚、报告偏倚和其他偏倚6 个方面进行偏倚风险评价[29]。队列研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评价,从研究对象的选择、组间可比性、结局的确定三大方面8 个条目进行评价[30]。评分范围为0~9 分,分数越高则文献质量越高。本研究中≥6 分的文献界定为高质量文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iew Manager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为连续型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差值用均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为二分类变量,结果用发生人数、总人数表示,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CI为效应指标。使用χ2检验评价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I²评估统计学异质性。如I²≤50%或P>0.10,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明显,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如I²>50%或P≤0.10,表明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各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则通过逐个去除单项研究的结果并重复Meta 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确定结果的稳定性。如单个结局指标纳入研究数量不低于10项,则制作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通过检索,共得到335 篇国内外相关文献。经过逐层筛选,最终共有11 篇文献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 398 位患者,其中overlap 组566 例,传统组832 例[31-41]。具体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分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分表Tab 1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table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 1 Literature screening flow chart

2.2 Meta 分析结果

2.2.1 手术时间 共8 项研究报道了手术时间,包含468 例overlap 组患者和442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 51%,P=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0.63,95%CI(-7.22,8.48),P=0.88,提 示overlap 组 和传统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见图2。

图2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比较的森林图Fig 2 Forest map of operation tim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2 吻合时间 共6 项研究报道了吻合时间,包含204 例overlap 组患者和216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 93%,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5.60,95%CI(0.59,10.62),P=0.03,提示overlap 组吻合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3。

图3 overlap 组和传统组吻合时间比较的森林图Fig 3 Forest map of anastomosis time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3 术中出血量 共7 项研究报道了术中出血量,包含346 例overlap 组患者和320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46%,P=0.0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6.42,95%CI(-10.28,-2.56),P=0.001,提示overlap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

图4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比较的森林图Fig 4 Forest map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4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共4 项研究报道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包含了231 例overlap 组患者和229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63%,P=0.0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0.13,95%CI(-0.43,0.18),P=0.42,提示overlap 组和传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见图5。

图5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的森林图Fig 5 Forest map of first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5 术后首次进食时间 共2 项研究报道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包含了75 例overlap 组患者和66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9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 显 示,MD=0.02,95%CI(-0.33,0.37),P=0.91,提示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无显著差异,见图6。

图6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比较的森林图Fig 6 Forest map of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eating time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6 吻合口漏 共10 项研究报道了吻合口漏,包含了例542 例overlap 组患者和584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3%,P=0.4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OR=1.38,95%CI(0.73,2.63),P=0.32,提示overlap 组和传统组在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上面无显著差异,见图7。

图7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吻合口漏比较的森林图Fig 7 Forest map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leakag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7 吻合口狭窄 共8 项研究报道了吻合口狭窄,包含了476 例overlap 组患者和513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7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OR=0.17,95%CI(0.06,0.46),P=0.000 6,提示overlap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见图8。

图8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吻合口狭窄比较的森林图Fig 8 Forest map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stenosi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8 吻合口出血 共7 项研究报道了吻合口出血,包含了269 例overlap 患者和403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6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Meta 分析结果显示,OR=2.48,95%CI(1.08,5.69),P=0.03,提示overlap 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9。

图9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吻合口出血比较的森林图Fig 9 Forest map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bleed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2.9 术后住院时间 共5 项研究报道了术后住院时间,包含了288 例overlap 组患者和306 例传统组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68%,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0.16,95%CI(-0.82,0.51),P=0.64,提示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见图10。

图10 overlap 组和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的森林图Fig 10 Forest map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2.3 发表偏倚

共10 项研究报道了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根据术后吻合口漏绘制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图像两侧基本对称(如图11),表明Meta 分析结果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故所得结论相对可靠[42]。

图11 吻合口漏漏斗图Fig 11 Anastomotic leak funnel diagram

3 讨论

自Schlatter 等[43]于1897 年 进 行 第 一 例 全 胃 切除术以来,全世界先后报道了70 多种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积极探索更安全可靠、更便捷的吻合方法。

本研究比较了overlap 吻合术和传统吻合术的效果。结果表明,overlap 吻合术和传统吻合术在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提示不同吻合方式对这些结局指标的影响较小。

在比较吻合时间时得出,overlap 吻合术吻合时间长于传统吻合术,可能原因是overlap 吻合术需要手工缝合关闭食管空肠共同开口,由于操作空间小等因素,镜下缝合操作较为困难,所需时间较长。本研究发现在术中出血量方面,采用overlap 吻合术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吻合术,由于其它操作基本上一样,说明食管空肠吻合过程中overlap 吻合术出血量少于传统吻合术,表明overlap吻合术较传统吻合术对血管的损伤小。

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是术后并发症。食管空肠吻合口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发现overlap 吻合术和传统吻合术在吻合口漏发生率上面无显著差异。术后吻合口狭窄是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常因吻合口过小、加固缝合时内翻过多、吻合口炎性水肿与痉挛、肿瘤复发等原因引起,患者可出现进食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4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overlap 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远低于传统组,476 例进行overlap 吻合术的患者中,仅有1 例发生吻合口狭窄,而513 例进行传统吻合术的患者中,有26 例发生吻合口狭窄,表明overlap 吻合术在吻合口狭窄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吻合口出血常见原因为吻合器击发不彻底,导致血管闭合欠佳;吻合器激发前,未充分压榨组织(一般需压榨15 s 左右),成钉效果欠佳;吻合过程中损伤周围血管等。本Meta 分析发现,overlap 术吻合口出血发生率高于传统吻合术,提示外科医生进行overlap 吻合术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本Meta 分析整合分析了多篇文献中的数据,样本量增加,较单一研究结果更可信。但本Meta 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包括:(1)纳入的11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没有随机对照试验,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观察偏倚;(2)少数结局指标的异质性较高,可能导致偏倚;(3)所纳入研究均为公开发表的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4)纳入研究的病例均为亚洲病例,未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5)所纳入的研究均为中英文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语种偏倚。

综上所述,现有的证据表明,overlap 吻合术所需吻合时间较长,随着overlap 吻合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吻合时间将会逐渐变短。overlap 吻合术吻合口出血较传统吻合术多见,这需要外科医生积极反思原因,术中仔细操作,以尽量杜绝此情况的发生。本研究发现,在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上面,overlap 吻合术远远低于传统吻合术,这给外科医生实施此吻合术给予了极大动力。同时,overlap吻合术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吻合术,有利于患者,也有助于维持清晰的术野,节省手术时间。所以,overlap 食管空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预后好的吻合方法,有望成为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吻合的标准方式。

期待后续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作者贡献度说明:

黄宗圆:阅读文献,选定题目,参与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统计学处理及全文撰写等过程;曾爱明:参与文献检索、筛选过程,在数据处理上提出宝贵意见,探讨文章撰写方法;刘森:参与森林图、漏斗图的制作,对文章的撰写重点提出建设性意见;梁树芬:针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闫慧明:全程参与指导研究的顺利进行与文章撰写。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

猜你喜欢
吻合术空肠异质性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
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