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3-05-10 02:05苑秋辰李子豪姚秀钰
全科护理 2023年13期
关键词:发文养老领域

苑秋辰,李子豪,姚秀钰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面临的养老形势逐渐严峻。由于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健康问题进一步凸显,养老负担逐步加重[1]。截至2005年11月1日,我国65岁以上人口突破1亿大关,老年健康问题开始备受关注[2]。研究表明,在社区中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3]。2018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质量[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结合知识图谱理论,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总结该领域研究现况,探究研究热点演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类型选择学术期刊,以“(主题:社区(精确))AND(主题:老年+老年人(精确))AND(主题: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养老管理(精确))”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为2005年—2021年,共检索出1 173篇文献,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最终共得到1 141篇文献。以此作为分析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1.2 工具与方法 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由陈超美等学者开发,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图谱及知识可视化软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映某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发展态势[5]。将筛选后得到的1 141篇文献从CNKI数据库中以refworks格式导出,采用CiteSpace V5.8.R3软件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时间跨度均设置为2005年—2021年,根据不同视图最佳可视化效果考虑以寻径算法(Pathfinder)对可视化网络进行裁剪,通过可视化分析来总结本领域的知识基础、推测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化过程和研究前沿。

2 结果

2.1 发文量时间分析 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研究年发文量折线图,见图1。自2005年以来该领域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2009年年发文量均维持在1~11篇的较低水平;2010年—2014年年发文量在波动中逐渐上升,是该领域发文量增速最快的5年。2015年后年发文量均在90篇以上且逐年基本平稳上升,至2021年年发文量增长至最多的148篇,2015年—2021年(7年间)总发文量累计达674篇,占2005年—2021年(17年间)总发文量的59.07%。

图1 2005年—2021年CNKI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年发文量

2.2 研究机构分析 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后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详见表1。发表该主题文献的机构共1 036个,连线粗细无明显差异且无明显年轮形成,提示我国该领域主导研究机构尚未形成,其中研究机构以高校医学院为主。

表1 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

2.3 研究作者分析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见表2。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有李伟、陈长香、陈燕、巢健茜等。考察发文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共现结果,共得到2 805个节点、4 83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 2,表明该领域研究者数量庞大,存在合作关系。

表2 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将CiteSpace网络节点类型设置为“Keyword”,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每个节点代表1个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图谱共得到1 076个节点,3 452条连线。将涵盖检索式中的关键词(健康管理、老年、老年人等)从共现知识图谱中去除,将“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至“慢性病”中后(仅考虑词属性,不考虑词频),统计词频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

图2 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3 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文献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文献的关键词数据使用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有意义的聚类16个,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知识图谱见图3。聚类视图模块性指数Q值为0.687 8,轮廓性指数Silhouette值为0.881 4,说明聚类社团结构合理,聚类结果具有较高信度。其中内部同质性最好的4个聚类分别是#0糖尿病、#1社区、#2健康管理、#3老年人口。

图3 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研究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

2.6 关键词突现分析 CiteSpace软件检测出有突变现象的关键词如图4所示,2005年—2021年共检测出17个突变的关键词,直观显示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

3 讨论

3.1 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相关研究持续增加 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数目持续攀升[6]。如图1所示,2013年—2014年是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发文量增速最快的一年,提示自2013年起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敬乂嘉等[7]在2009年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居家养老实践在不同协作层面上的发展,总结了构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正在兴起并亟待进一步完善的公共管理创新,开辟了我国研究者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2011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的状况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区域分布、未来的趋势、现有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也为众多学者提供了参考[8]。建议今后政府提倡加大机构间以及专业学科间的合作关系,并尝试推动跨机构、多区域的交流和借鉴,同时参考美国[9-10]、日本[11]等发达国家对于老龄化背景下的改革创新方式,以推动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的发展。

3.2 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热点演化路径 研究热点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能反映不同时期研究的核心内容,推测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学者的研究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图4及表3展示了2005年—2021年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变化,其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3.2.1 起步阶段 2005年—2009年是起步阶段。此阶段研究核心围绕糖尿病、社区、健康管理、老年人口、养老服务、公共卫生等热点,提出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这3个主要模式,重点关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老年病人,主要通过为病人建立健康档案来进行综合管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期间,我国社区糖尿病和高血压老年病人的健康管理问题备受关注[12-13],成为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的关注点。有学者曾提出老年人的需要包括资金保障、生活照料和亲情慰藉[14],而200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将明显增加老年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护理的需求”,这意味着除了家庭家属支持、医疗机构疾病诊治外,还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自我管理等相关健康教育,并提供专业的人文关怀。

3.2.2 发展阶段 2010年—2014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研究的主要人群为社区多发慢性病老年病人,且期间护理融入其中,表明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从社区和养老机构逐渐向医院护士的护理工作拓展,重点目标是通过护理干预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2010年—2014年,冠心病、糖尿病足、临界高血压、老年骨质疏松、喘息性气管炎等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并发症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延续性护理”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15]。同时护理行业已融入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事业,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日间照料等提升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2010年邓秋兰等[16]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端正治疗态度和信念、调节情绪等)能有效改变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3.2.3 创新阶段 2015年进入了快速创新阶段。国务院2015年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医养结合首先展开研究。医养结合是指以社区资源为基础,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具有一定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兼有医疗和养老功能的服务形式[17]。2019年廖生武等[18]针对我国“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线下服务能力、培养优秀人才、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作用等应对策略,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次,中医体质辨识也得到了尝试。李英帅等[19]对体质辨识参与社区健康管理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以有效防止慢性病,改善社区慢性病病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体质偏颇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为构建一种操作简易、便于接受的基层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式方法。

3.3 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结合图4分析得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近5年的研究热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自18年起至今的研究热点。刘利群[20]在2018年阐述了我国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目标,提出了现阶段该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工作中应注重的重点内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在5年内建设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21];2022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指出,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强化科学研究和科研合作等[22],意味着智慧养老驶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智慧养老的国家政策出台,开始有学者研究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23-25],以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等[26-27]。预计今后社区老年健康管理研究将朝向纵深发展,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与新理念、新技术不断融合和创新,适应新时代老龄化需求。

猜你喜欢
发文养老领域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领域·对峙
养生不是养老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