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23-05-12 03:32胡文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笔者因子课文

胡文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的文化。了解、内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职责所在。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空洞说教,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借助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文本学习中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从文本中提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育教学特点和学情角度看,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通过几个文本或几节课的教学就可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了解、内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师就要精心研读教材文本,从文本中挖掘、提炼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因子,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渗透这些文化因子。这种做法既是文化渗透的基本方法,也符合“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讲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万户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笔者从这部分内容中概括出“勇于实践”“坚定执着”和“永不言弃”三个文化因子。第二部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笔者从这部分内容中提炼出“不甘人后”“团结合作”“锲而不舍”“为祖国骄傲”四个文化因子。第三部分写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笔者从这部分内容中挖掘出“拼搏不止”“再接再厉”两个文化因子。据此,笔者将这些文化因子作为了解、内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学抓手。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

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提炼出文本所承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因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从学的角度看,要让学生认知、理解这些文化因子,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中发掘这些文化因子。

教学中,笔者依据单元目标要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合作交流。在学生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学会在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后,笔者将教学重点转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首先,笔者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用浅显、直白的语言阐释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因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因子可以指我们小学生应该培养的优秀品质,如助人为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不怕困难、艰苦朴素等。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文化因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因子。”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概括万户的精神。学生从第一部分第3自然段中概括出“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笔者随即提问:“第3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学生稍加思考,回答出诸如“过渡”“承上启下”之类的答案。笔者接着提问:“从过渡段的作用看,‘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是针对上文中万户的,下文中‘炎黄子孙的精神又是什么呢?”经过同桌互学,学生从文中概括出“坚定执着”“永不言弃”的精神。然后,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根据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呈现勃勃生机的原因。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合作学习,从“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毛泽东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提炼出“不甘落后”;从海内外华人的表现、杨利伟的感言,以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等句子中感受到“为祖国骄傲”的民族自豪感;从参与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的人员构成上挖掘出“团结合作”;从“十多年的努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等句子中发掘出“锲而不舍”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结合第一、第二部分的学习,独立阅读第三部分,自主挖掘第三部分所承载的文化因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回答:“我从我国先后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一号月球车等事件中提炼出中国航天人坚持不懈、再接再厉的精神品质。”有的学生回答:“我从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中发现,中国航天人接力奋斗、永不止步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回答:“作为当代中国少年,我从‘又一座里程碑‘人类首次‘珍贵影像等词句中感受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至此,笔者在黑板左边写上“古代中国人——勇于实践、坚定执着、永不言弃”,在黑板右边写上“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不甘人后、团结合作、锲而不舍、为祖国骄傲、拼搏不止、再接再厉”。有学生质疑:“这些精神品质不都是老师所说的文化因子吗?为什么还要分门别类?”笔者释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勇于实践、坚定执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虽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完全契合,但这些精神品质是从明代的万户及其后‘数百年的中国古人在人类飞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这些精神品质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所以,我们判断一种精神品质是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要看其时间节点。”

三、结合现实生活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

从学校教育的目的来看,知識必须运用于实践才能凸显价值,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因子,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后,笔者根据课文承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为学生设计了多个情境,让学生借助情境内化这些文化因子。比如,针对“拼搏不止、再接再厉”设计的情境:“在期中考试中,你考出了总分A等的好成绩。对于这个成绩,高兴之余,你将怎么做?”学生结合课文第三部分内容做出了准确的回答:“总分A等并不代表所有学科都是A等,在本班内是A等,并不代表在全年级也是A等。所以,我要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内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比如,笔者在“学雷锋周”期间带领学生到区敬老院服务。笔者与院长交流后确定了服务任务:①用轮椅将3名失能老人带到附近的公园赏景;②给部分老人剪手指甲;③给卧床老人洗头;④打扫院区卫生;⑤打扫室内卫生;⑥晒被子;⑦整理老人房间。然后,笔者让学生自主认领任务,个子高、力气大的男生认领了任务①和任务⑥,有耐心的女生认领了任务②和任务③,心灵手巧的女生认领了任务⑦,热爱劳动的男生认领了任务④,勤劳细心的女生认领了任务⑤。服务结束,院长和老人们都非常满意。笔者顺势提问:“结合《千年梦圆在今朝》,你从这次服务中体验到了什么?”学生立即回答:“团结合作对于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空话、套话,从教育教学角度看,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子,通过创设情境巩固之,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之,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笔者因子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