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齐鲁 达天下

2023-05-23 08:46陈宇舟
山东画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胶济海铁济南

陈宇舟

胶济铁路是山东第一条铁路,山东则是承袭了上千年文化传承的孔孟之乡。

一百多年前,铁路在齐鲁大地上扎根延展,把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山东民众,从原有生活方式中连根拔起。蒸汽带动的火车,以震耳欲聋的轰鸣,前所未有的速度,使身处相对静止农业社会的人们,惊愕于“千里若邻”的同时,跟随着滚滚车轮快速流动起来。

铁路通车之前,山东的传统交通包括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的水运系统,和以鲁中山路和南北驿道为主的官道系统,交通工具主要是以人力、畜力、风力为代表的帆船和骡马车。

铁路建成后,改变了千年以来的地域界限,山东传统交通格局被打破,通达内陆腹地的铁路网把潍县、青州、周村、济南等山东多个传统商业中心连接在一起。铁路为主要纽带的新型交通网的形成,使过去只能在产地消费或靠落后交通工具近距离贩运的内地土货,如花生、烟叶、棉花、皮货、干鲜果品等,开始由县道、镇道运至铁路沿线各集散市场,然后再经铁路输往各通商口岸及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天津、济南、上海等市场的进口货和其他日用工业品,如棉纱、棉布、煤油、火柴等,也开始沿着同一途径,按照相反方向输入到沿线城镇和乡村。

胶济与津浦两条铁路分别在黄台桥、泺口修建了货运车站,通过过轨线相互连通,实现了黄河、小清河、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在济南的交汇,连接起了山东水运和铁路两大运输系统。济南成为全省最大的集散市场,“凡山东西部及山西、河南等省之土货,欲输往外洋者,先集中于济南,再运集于青岛,故济南为鲁晋豫三省出口土货最初集中市场,青岛为其出口之商埠,洋货欲运入我国中部者,先集于青岛而后集于济南,故济南为中部洋货散布之商埠”。

优异的港航条件和贸易基础,使青岛与国内烟台、天津、牛庄、大连、海州、上海、汕头、香港诸港的货运联系加强,贸易范围扩展至热那亚、马赛、利物浦、伦敦、安特卫普、不来梅、新加坡、槟城、科伦坡、亚丁、塞得港、鹿特丹、汉堡等著名港口。青岛很快确立了重要转运港口和贸易货物集散地的地位,成为山东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华北与世界市场联系的门户。

随着山东陆运、河运、海运商路的兴替,近代山东形成了包括周边诸省在内,与国内沿海港口和东亚、欧美的商路通道,经济重心由沿运河纵向分布变为沿港口和铁路横向布局,构成了以胶济铁路为主干,腹地中心与海港城市共生的“济南-青岛双核结构”,密切了整个华北地区与山东的贸易,沟通了沿海城市与广大内地之间的联系,更使整个山东融入世界贸易的网络之中。

胶济铁路成山东之骨脉,跨东西而连世界,穿齐鲁而达天下。胶济铁路潍县站的墙上,最初分别镶嵌了“如砥如矢,至齐至鲁”八个大字,表达着平直、定向、快速到达齐鲁各地的寓意,成为古文句式表达近代理念的车站广告。而津浦铁路在济南泺口跨黄河而过,恰恰成为代表农业社会的黄河文化,与代表工业社会的铁路文化冲突、碰撞、交流、融合的生动图景。

蓦然回首,当一个古老的国家、一片封闭的土地,被一股外来力量突然撞开厚重的大门,其固有的发展模式必然被打破,在不断地抗争中被裹挟着融入近代发展的轨道,并逐步按照历史前进的方向飞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铁路发展逐渐步入正轨。那时,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支边奉献,一张窄窄的火车票即意味着遥远的地方,意味着长久的思念。在广大乡村,人们大多还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概念,坐上火车出远门也是按天来计算时日。改革开放后,胶济铁路重启复线改造工程,但二三十公里一个车站,走走停停的状态逐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少人还是更多地选择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

旧的既往迈向新的黎明走过了百年。沿着胶济铁路继往开来,我们走向了日行千里的高铁时代,并承载起历史赋予的新的光荣与梦想!

进入21世纪,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竣工。此后,随着胶济客专、济青高铁的相继开通,济南至青岛间的胶济通道形成“三条铁路、六线并行”的齐鲁大动脉,运行速度也从铁路建成初期的12小时50分钟,缩短到100分钟左右。铁路建设带来交通之变、城镇之变、技术之变、产业之变和人们的观念之变。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来说,已经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拉近的是一座城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距离。“同城效应”把以前的“出远门”变成了“串串门”,意味着更加便利的生活、更加快速的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昔日的铁路终端青岛,胶济铁路、胶济客专、青荣城際、青连铁路相继引入青岛北站,使之成为融合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等诸多功能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青岛机场站实现了航空、地铁、高铁交通零换乘,形成空陆一体的交通体系,共同引领岛城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通驶入“快车道”。

在黄海之滨的黄岛站,海铁联运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发送集装箱由2013 年的日均45车到2022年的1133车,增长25倍。目前,黄岛站已开通海铁联运班列线路20多条,运输货物涵盖矿石、日化、食品、机械、电子产品等众多品类,形成了覆盖山东,辐射宁夏、山西、河南等沿黄省份的海铁联运大通道,成为山东省海铁联运主要枢纽。在这里,国内产品通过“海铁联运”的运输方式走向世界,日韩、东南亚的货物也从这里运输到全国各地,甚至通过“中欧班列”运往中亚和欧洲,畅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古老的运河上,璀璨明珠临清,京九铁路贯穿南北,邯济铁路联通沿海,成为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临清内陆港,依托铁路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优势,相继开通中欧班列、临清号、鲁疆号、鲁粤号、鲁渝川号等集装箱班列,使临清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多向支点。东连海上丝绸之路,西接欧亚大陆桥,琳琅满目的货物,以海铁联运班列为媒,从临清走向世界各地,让临清再现“舟舶星聚、帆影云集”盛景。

历经百年的胶济铁路与时代同步发展,活力依旧,胶济通道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行走百年胶济,高铁环游齐鲁”文化廊道业已形成,“两纵两横一环双核”高铁网更一跃成为强力引擎,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迈向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胶济海铁济南
触摸胶济风云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启用
胶济铁路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胶济铁路 走过百年
百年史话 胶济铁路回归始末
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60万标箱箱量全国第三增速全国第一
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营口港海铁联运及国际多式物流大通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