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遇见电影工业化的未来

2023-05-23 09:54郭笑
山东画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幻青岛

郭笑

青山、碧海、红瓦、绿树,她是文艺之地,也是电影之都,她就是青岛,科技与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她的独特魅力;文艺与浪漫交相辉映,融入了她的艺术脉络。在文化“两创”的背景下,青岛东方影都为中国电影行业“打了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国电影逐梦前行。

科幻大片背后的“中国制造”

说到科幻大片,人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好莱坞”,那里有变形金刚的铁骨柔情,也有侏罗纪公园的惊心动魄,还有创世纪中的人机大战。好莱坞大片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小时候的我们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本土科幻大片在青岛诞生,让中国在世界电影史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神话。

走进东方影都的5号棚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我们了解到一个新鲜的名词“剧本可视化”,即通过动作捕捉系统,让科幻电影在拍摄前制作出可视化剧本。“身穿动捕服的演员在动作捕捉主棚内表演时,系统将对演员动作、表情进行实时捕捉,通过对动捕服上近100个追踪点进行光线追踪,将获取的数据对应到事先预设的人物或其他角色中,逼真的动作画面便呈现在大众眼前。”东方影都技术服务部负责人于秋贝生动地称之为“动态说明书”,相较于传统的分鏡头脚本这类“静态说明书”,“动态说明书”更加具象清晰,打破科幻片演员原本的无实物表演困境,演员可以看到自己身处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表演质量,并具备极大的自由创意空间。这种方式也可以大大提升剧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时间成本和预算成本,减小上映风险。2021年5月,《流浪地球2》剧组入驻东方影都,通过虚拟预演技术,开创了中国电影整片启用虚拟拍摄的先河。

无独有偶,青岛东方影都还拥有亚洲唯一的微米级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这是东方影都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角色,有着十年的年龄跨度,真实反映其容貌变化,依靠的正是这个技术。穹顶光场配备了130个特殊的led灯、27台工业摄影机、3台高速摄影机,用0.5秒的时间进行20个光源的梯度照明处理。这个系统比普通扫描精度高很多,捕捉演员表情变化时细微到极致的肌肉运动特征,再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摄影学等技术,能够自动输出超写实数字人脸模型。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缺乏科幻大片的土壤,但在东方影都,郭帆导演通过《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恒勤表示:“科幻让想象力升空,也助推电影技术不断进步。科幻电影便既是未来图景的描绘,也是‘科技美和‘艺术美的结合。”科幻大片背后的“中国制造”惊艳了世界,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青岛遇见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未来

徜徉在青岛的街头,经常可以“撞见”明星拍戏,青岛人早已见怪不怪了。早在1907年青岛便有了中国首个电影放映场所,这也使电影的商业行为在青岛延续下来,电影气质便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青岛的文化名片。张艺谋的《长城》在东方影都取景,他评价青岛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城市,说这里“气候好,交通便利,人民热情”。自2013年青岛东方影都开工建设至今,青岛十年磨一剑,在创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屹立东方,走向世界”的高标准。现在青岛不仅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还具备影视制作的全产业链条,成为中国影视重工业基地的代表。

2022年12月,知名电影置景道具师钟剑伟入驻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235号置景车间。钟剑伟来自香港,是《投名状》《功夫》《捉妖记》《超能一家人》等一系列成功商业片的道具师,入行近四十年的他参与创作了近百部作品。走进他的工作室,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部件映入眼帘,但这只是他众多收藏里面的一小部分,他将买回来的破损老物件用数字化技术复原、修缮,再展示出来。

数字化技术被他广泛应用在道具制作中。《捉妖记》中“胡巴”这个可爱的形象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参与拍摄过程中,钟剑伟的团队根据手稿制作出“胡巴”的模型,再经由激光扫描建立数字模型导入电脑,进行动画制作。在这里,3D打印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切割雕刻机等设备应有尽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总是不会觉得累,况且这里硬件设施和服务配套都相当完善,我很愿意在这里‘安家。”

除了置景,产业园还配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心和优秀的后期制作团队,克鲁苏科技创始人孟君韬为我们展示了高科技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行内人叫它MoCo(Motion Control System的简称),是用来拍摄的自动化机器人。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好拍摄路径,MoCo即可完成拍摄,它具有强大的目标跟踪功能,比人工摇臂和滑轨方便得多。纪录片《8K看纹样里的中国》便是使用MoCo拍摄,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拍摄效果单纯靠人力很难实现,但他们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了。

在青岛,遇见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未来,本土电影制片人侯钧博就是最好的例子。出生于青岛平度的他,来到青岛西海岸创业。他喜欢表演,无论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还是默默无闻的警察,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转型后,他打造了《数字猎凶者》《少侠快跑》《迷雾》等作品。从演员到编剧再到总制片人,侯钧博实现了自己表演之外的电影梦。“家乡产业生态日臻完善,让我们的电影梦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从项目孵化开始,我们为影片提供一体化服务,从剧本到整个项目的审批,再到拍摄、发行。我想把好的项目留在家乡。”

永誉传媒、克鲁苏科技、中赫影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优秀电影人的到来,东方影都逐渐填补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空白,以全球领先的配套环境为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青岛,以打造科技影都,助力文化强国为愿景,引领中国电影工业大踏步前进。返程的路上,又看到了远处山上“东方影都”四个大字,像极了洛杉矶山顶上的“HOLLY WOOD” ,那是青岛的骄傲,也代表了这里正在诞生一个比肩国际最高水准的影视基地。作为“东方好莱坞”的青岛也将助力中国电影逐梦前行、扬帆远航。

(未署名图片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科幻青岛
在科幻的天空自由翱翔
怎样写科幻故事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开启空中看青岛航线
青岛东方影都落成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