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地区澳洲坚果虫害调查及防治

2023-05-24 11:30李明灿刘鸿骄李林霞周启武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氰戊菊酯氯氰菊酯

李明灿,刘鸿骄*,李林霞,周启武

(1. 孟定海关综合技术中心,云南 耿马 677000;2. 云南中检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8;3.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翔 677000)

澳洲坚果(Macadamia temifoliaF.Muell),别名:夏威夷果、昆士兰果、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属于山龙眼目、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双子叶常绿乔木。在世界上众多的干果之中,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最高,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

中国于1910年开始引种[1],临沧市种植澳洲坚果始于1991年,截至2019年,种植面积达17.52 万hm2,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2.2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1.51%,占云南省种植面积的79.63%。覆盖临沧市8县(区)71 个乡(镇)564 个村18 余万种植户51 万人,是临沧的主要产业之一。临沧市种植澳洲坚果品种多达44 个,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246、344、508、660、695、741、788、800、900、贵热1 号、OC、OX、A16、A4、HR 15 个品种。

据资料,危害澳洲坚果的害虫有330 多种(螨类4种)[2]。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0 多种。对澳洲坚果造成损失的害虫主要有澳洲坚果花螟(Homoeosoma vagetta)、光亮缘蝽(Amblypelta nitida) 褐缘蝽(Amblypelta lntescens)、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Lower)、澳洲坚果绒蚧(Eriococcus ironsidei)、澳洲坚果缢枝蛾(Neodrepta luteotactella)、潜叶蛾(Gracilariidae)[3];稻绿蝽(Nezara viridulaLinnaeus)、相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illepidaButler)、苹枝褐小蠹(Hypothenemus obscurusFabricius)、蚜虫(Aphidoidea)、角蝉(Membracidae)、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e Melichr)、螨类(广明螨)等[4]。

随着临沧地区澳洲坚果种植年限的增加,虫害危害也越来越凸显,使澳洲坚果种植在产量和质量上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开展临沧地区澳洲坚果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对保护临沧地区澳洲坚果种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护果农经济利益,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调查方法

选取了澳洲坚果种植相对集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时间相对较长的镇康县、永德县、云县等种植区,采用踏查法进行调查,对虫害危害症状进行现场记录,并采集害虫标本及危害症状标本,编号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鉴定。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到的澳洲坚果害虫共8 种,即:绿刺蛾、蛀果螟、腊蝉、叶蝉、蓟马、蚜虫、蝽类和蚂蚁。

3 危害症状

3.1 绿刺蛾

该虫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幼龄幼虫喜群集于叶背啃食叶肉,长大后逐渐分散危害,且食量逐渐增大,能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影响果树光合作用,影响果树长势和结果。

3.2 蛀果螟

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在幼果期果壳尚未完全硬化时钻入果壳危害,而后钻入果仁危害,果皮上可见小蛀孔,造成空果或落果。

3.3 腊蝉

成虫、若虫聚集在果树枝梢、叶片、果柄、果实处,刺吸组织汁液,造成组织凋萎或生长衰弱,导致果实缺乏养分变小,严重的引起熟前落果并诱发煤烟病。雌性成虫以矛状产卵器产卵于树杈的裂缝中,树枝因开裂而枯死,刮大风时,树枝易裂断。

3.4 叶蝉

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果树汁液,影响果树正常生长。成虫在一年生枝条上产卵,导致枝条枯死。

3.5 蓟马

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使叶片生长发育不整齐,叶片卷曲硬化,产生枯斑,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果实受害后,使果皮失水干缩变硬,果实呈黄褐色症状,且果实小,严重时造成落果。

3.6 蚜虫

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嫩芽、嫩叶、幼茎和花序的汁液,致使受害部位呈现斑点或卷叶萎缩发黄,或形成虫瘿。危害花穗和幼果,使花蕾焦枯,幼果受害后脱落。并能传播病害,排泄物污染枝叶招致煤烟病发生,使枝叶发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3.7 蝽类

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刺破叶片、嫩梢、花序、果皮吸取汁液取食,受害嫩梢、花序、叶片畸形皱缩或枯死。受害果果皮和果壳表面有细小的孔,果皮内部组织和未硬化的果壳收缩变褐,果仁畸形、胶状或变色,导致熟前落果和果仁畸变。

3.8 蚂蚁

主要影响种子和嫁接苗,当坚果种子在萌发破土时,极易引诱蚂蚁蛀食种胚、幼根或幼芽,造成种子不能萌发而死亡。当危害嫁接苗时,主要咬穿包裹的塑料膜,使接穗外露、失水干化,或受潮感染霉菌发生霉变,影响嫁接成活率。

4 防治对策

针对不同虫害发生的时期各不相同,开展虫害防治时,尽可能地选在最省时省工且防治效果最佳时期进行防治。可利用害虫的群集性,在害虫群集时期进行防治,尽量在8:00—11:00 时,16:00—17:30 时喷施,并避开阴雨天和正午高温时段,以确保最佳防治效果。

4.1 物理防治

(1)加强引种时的检验检疫,防止种苗携带害虫、虫卵。

(2)采取适当的栽培控制措施。如缩短收获间隔期,收获季后清除害虫危害枝条和果实,特别是带有幼虫或虫卵的枝条和果实,最好收集后烧毁,以防止害虫的繁殖。加强果树的修剪整形,保证果树通风透光良好。果实采收之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通过土壤深翻,还可以将土壤表面的害虫和虫卵深埋到土壤中,杀灭害虫,减少害虫基数。在果园边上种植猪屎豆可以吸引蝽象,减轻蝽象对坚果树的危害[6]。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施用,防止带入害虫(如:虫卵、幼虫等),降低感染虫害风险。

(3)人工防治。在害虫产卵高峰期,可以人工摘除茧块和卵块集中消灭。

(4)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可在果园中空旷处或果园周边悬挂杀虫灯、黏虫板诱捕害虫并集中销毁,以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4.2 生物防治

利用寄生蜂、寄生蝇、瓢虫、草蛉和其它捕食性昆虫,能有效的控制害虫的危害。如寄生蜂类可寄生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24 科151 种昆虫,其中寄生于鳞翅目的最多,可达131 种。草蛉的成虫和幼虫主要以蚜虫、介壳虫、蛾类低龄幼虫和各种昆虫的卵为食。利用昆虫激素和寄生性真菌进行防治,可降低生产成本,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4.3 化学防治

(1)绿刺蛾:在幼虫盛发期可选用50%杀螟松乳油800 g+溴氰菊酯乳油200 g 稀释1500 倍液喷雾防治,或选用80%敌敌畏乳油12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 倍液,或25%亚胺硫磷600~1000 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900~1000 倍液,或90%巴丹可湿性粉剂900~1000 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5000 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 倍液,或2.5%鱼藤酮300~400 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500 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3000 倍液,或10%吡虫啉2500~5000 倍液,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6000~10000 倍液喷施防治。每隔15 d 喷雾1 次,连续使用2~3 次。

(2)蛀果螟:当发现蛀果螟危害率≥1%时,应当选择5%来福灵10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4000 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 倍液,或2.5%联苯菊酯3000 倍液,或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菊酯、杀灭菊酯等2000~3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腊蝉:在越冬成虫、各代成虫羽化盛期或若虫盛期,可用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或50%磷胺,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或30%双神乳油1000~2000 倍液喷杀,或50%稻丰散800~1000 倍液+0.1%洗衣粉喷杀1~2 次,或选用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氯菊酯3000 倍液喷雾杀虫。

(4)叶蝉:可用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或50%磷胺,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或30%双神乳油1000~2000 倍液喷杀,或50%稻丰散800~1000倍液+0.1%洗衣粉喷杀1~2 次,或选用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氯菊酯3000 倍液喷雾杀虫。

(5)蓟马:因蓟马隐蔽性强,防治时最好选用药效持续相对较长的内吸性药剂,或者添加有机硅助剂进行防治,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习性,喜欢早晚取食,活动活跃,中午基本隐藏于叶片背面或卷曲的叶内。喷施药物时最好选择在10:00 时前或16:00 以后用药。可选用20%康福多2000~3000 倍液,或20%好年冬400~800 倍液,或1%蝇螨净2500~3000 倍液,或吡虫啉、啶虫脒4000 倍液,或2.5%联苯菊酯3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3000 倍液,或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氯菊酯2000 倍液喷雾杀虫。

(6)蚜虫:可选用鱼藤精、烟草水、乐果、氧化乐果500~800 倍液,或25%多杀菊酯2000 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 倍液,或20%蚜虱灵3500 倍液,或10%吡虫啉2500~10000 倍液,或50%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500 倍液,或50%蚜松乳油1000~1500 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或25%多杀菊酯、或50%辛硫磷乳油2000 倍液,或2.5%联苯菊酯3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3000 倍液,或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氯菊酯3000 倍液,或氧化乐果650 倍液喷施。

(7)蝽类:可选用40%杀扑灵1000 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40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90%敌百虫600~800 倍液喷施防治。也可使用硫丹、杀虫灵、吡虫啉、啶虫脒、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2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 d1次,一般2~3 次。

(8)蚂蚁:在播种前对育床进行灭菌的同时,使用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播种后一旦发现蚂蚁危害,应及时用杀虫剂或灭蚁专用药喷施杀蚁。当发现蚂蚁危害嫁接苗时,必须立即使用杀虫剂或灭蚁专用药喷施杀蚁。可选用25%杀虫双500~600 倍液,或20%杀灭菊酯1500~2000 倍液,或50%马拉松500~600 倍液喷施。也可使用90%敌百虫500~1000 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 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3000 倍液喷雾灭杀。

利用工蚁取食后会将食物带回蚁穴供其它个体食用的特点,使用慢性毒饵诱杀,可以一同杀死巢穴内的蚂蚁。或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毒饵诱杀,在饵料内配以保幼激素类似物,如:抑太保(Chlorfluazuron)、甲氧保幼激素(Methoprene)等诱杀,激素浓度一般为诱饵重的0.6%~1.5%即可。

5 小结

加强对澳洲坚果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是提高澳洲坚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类,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能够达到防治效果的,尽量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并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和澳洲坚果品质的影响,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时,应当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交替进行防治,避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防治,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应尽量避免杀伤自然天敌。喷施防治时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切忌逆风喷雾,以防中毒。

猜你喜欢
氰戊菊酯氯氰菊酯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微生物共培养降解β-氯氰菊酯的适宜条件
氰戊菊酯超标茶叶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氰戊菊酯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其降解条件优化
氰戊菊酯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超声联合Fenton试剂降解氰戊菊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