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2023-05-24 05:32李瑞国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衰竭炎性

李瑞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逐年提升,患者的典型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病情的发展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情发作之后其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多表现为长时间的咳嗽、喘息、咳痰、胸闷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引发呼吸衰竭发生,特别是Ⅱ型呼吸衰竭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非常的大[1]。研究表明,老年者本身机体功能衰退,如果同时存在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则非常严峻,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加强患者的有效干预非常重要。在老年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改善患者肺功能非常关键,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2-3]。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14 ±6.13)岁,平均病程(6.37±3.12)年,平均体质量(59.44±5.24)kg。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94±6.45)岁,平均病程(6.45±3.04)年,平均体质量(58.52±5.13)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常规实施解痉平喘等治疗。①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时间为患者进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4小时以内,本次所用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仪器为荷兰飞利浦伟康Bi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采用S/T模式,初始呼气压5 cmH2O,吸气压为9 cmH2O,氧体积分数30%,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的呼吸、动脉血气、心率等,并由此合理对各项氧疗仪器参数进行调整,将患者氧分压控制在90.0%以上。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方式,治疗时间为患者进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4 h以内,本次所用的仪器为Respircare迈思HUMID-BM经鼻高流量吸氧仪和鼻塞导管,调整各项参数:流量30 L/min,温度维持36 ℃,氧体积分数30%,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4 h内至少维持2 h以上时间的治疗,24 h内至少治疗4 h。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与使用的仪器和对照组一致。患者在经鼻高流量氧疗(流量40 L/min,氧浓度0.5,并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氧浓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发生程度较重的意识障碍、呼吸心搏停止、咳嗽无力、难以纠正缺氧、痰液难以排出等情况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气管插管进行调整,将其更换为有创通气治疗,患者在呼吸循环稳定后逐步下调流量至20 L/min,其次下调氧浓度至0.3,之后改用鼻导管吸氧,患者指尖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96%达到12 h则停用氧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总体疗效和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5]。显效: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恢复正常,各项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显著改善,各项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无以上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比较 研究组患者各项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降钙素原(ug/L) C反应蛋白(mg/L) 氧分压(mmHg) 二氧化碳分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2.44±0.23 0.49±0.07⋆ 21.37±2.514.47±0.64⋆ 63.14±7.2382.19±8.25⋆ 57.08±5.4245.13±4.62⋆对照组 40 2.42±0.19 0.99±0.09⋆ 21.14±2.488.53±0.74⋆ 63.56±7.4874.43±7.48⋆ 57.56±5.4953.58±5.54⋆t 0.327 16.655 0.252 16.557 0.157 6.146 0.121 7.114 P 0.644 <0.001 0.757 <0.001 0.844 <0.001 0.875 <0.001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比较 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用力肺活量(%) 呼气峰流速(L/s)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53.36±5.59 79.81±4.45⋆ 3.11±0.31 4.29±0.25⋆ 0.51±0.12 1.28±0.28⋆对照组 40 53.42±5.46 60.08±4.24⋆ 3.13±0.35 3.91±0.18⋆ 0.53±0.14 1.01±0.22⋆t 0.121 16.242 0.277 5.624 0.487 4.265 P 0.875 <0.001 0.724 <0.001 0.523 <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 论

Ⅱ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合并症,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气流受限加剧,气道阻力增大,该病会导致患者发生缺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要积极治疗,且在治疗期间要积极改善患者呼吸状况[6]。

无创正压通气属于当前临床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其方式是借助于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从而通过呼吸机为患者提供正压支持,进而保障患者的辅助通气,并进一步提升机体通气功能。并且这种方式与传统有创正压通气相比规避了气管插管,从而避免了气管插管感染等风险,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理痛苦,促进患者康复。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在气道分泌物较多患者的患者中使用容易引起分泌物向深处移动而加重病情,所以单独采用这种方式的疗效不够理想[7]。

经鼻高流量氧疗则是利用无需密封的鼻塞导管进行治疗,这种方式是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可以在短时期内改善机体氧合从而提升机体通气功能[8]。不仅如此,经鼻高流量氧疗适用范围广,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未行气管插管、外科手术后呼吸支持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多类疾病患者治疗中均可适用,且疗效显著。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在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以及炎性状况,提升总体疗效,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值得信赖。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衰竭炎性
勘误声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