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联合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2023-05-24 05:32章姣姣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耳穴证候肾病

章姣姣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原发性疾病进展、血液透析容量负荷及摄入钠盐等因素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1]。据HEMO研究报道,血液透析患者中超过70%会发生高血压[2]。虽然,及时予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治疗后,能在一定程度降低血压水平,但超过72%患者使用降压药后仍未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3]。我院针对此类患者,应用耳穴埋豆联合中医护理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所用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4.7±17.8)岁;病程8~56个月,平均(27.4±13.4)个月。实验组34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5.8±18.4)岁;病程10~57个月,平均(28.5±13.8)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中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中医辩证属《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中脾肾阳虚证型;经影像学、生化学、肾活检等检查确诊;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血压>140/90 mmHg,且使用降压药后血压仍控制不佳;意识清晰,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出现高血压危象;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心衰等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合并癌性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危重,陷入昏迷;耳部有破损、炎症感染,影响耳穴埋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病情监测、降压药用药指导等护理。

1.3.2 实验组 予以患者耳穴埋豆+中医护理,其中耳穴埋豆操作如下:于耳上取心、肝、肾、耳尖、交感、耳神门、耳背沟等穴位,用酒精消毒后,取王不留行籽贴于各穴位上,按揉各穴位,以局部有酸胀、烧灼感为宜,持续按揉0.5~1.0 min,3~5次/d,双耳交替埋豆,单耳持续埋豆3~4 d。中医护理内容如下:①情志护理:中医学认为,人体“七情”在疾病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情志护理:首先,多与患者沟通,针对患者提出的关于治疗、护理相关问题,应认真讲解,使患者能正确看待疾病,避免轻视或过度恐慌疾病。其次,提醒患者注意调节个人情绪,避免大悲大喜,指导患者采用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等措施,平缓心绪。再次,鼓励患者发展有益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养花弄鸟、绘画听音等,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②膳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口味喜好等情况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脾肾阳虚者饮食应以驱邪扶正、补益肾阳为主,指导患者多吃韭菜、肉桂、羊肉等食物;伴有泄泻症状者,可食用收涩止泻的食物,如乌梅、莲子等;伴有便秘症状者,可食用润下通便的食物,如萝卜、银耳、核桃等。③生活起居护理:中医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影响的,主张顺应自然[5]。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顺应四时,尤其注意天气、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规避虚邪贼风,以防着凉。同时,应注意布置病室环境,阳虚者多畏惧风寒,故应将患者安置于向阳房间,并保证安静、清幽,便于患者休息、调养。此外,患者还应做到劳逸适度、起居有常,春夏做到夜卧早起,秋日需做到早卧早起,冬日则应做到早卧晚起,每日睡眠保持8 h左右。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指导其进行中医养生训练,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

1.4 观察指标 ①血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KC-2300A型号,陕械注准20162070101)检测DBP(舒张压)、SBP(收缩压)。②中医证候: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其中主症有肢体浮肿、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根据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次症有腰膝酸软、五更泄泻、面色苍白,根据症状“无”“有”分别计为0、1分。总分为0~12分,中医证候积分与病情呈正比,即积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③并发症:统计两组感染、胃肠道反应、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DBP、SBP水平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水平均下降,实验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

组别 n 时段 DBP SBP对照组 34 干预前 118.74±16.42 161.42±19.87干预后 102.62±11.46 134.84±13.76实验组 34 干预前 118.82±16.47 161.48±19.85干预后 85.75±7.84 118.92±9.57 t/P组间值(干预前) 0.020/0.984 0.012/0.990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4.694/0.001 6.413/0.001 t/P实验组(干预前后) 4.708/0.001 11.262/0.001 t/P组间值(干预后) 7.084/0.001 5.538/0.00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实验组下降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组别 n 时段 肢体浮肿 神疲乏力 畏寒肢冷 次症积分 总积分对照组 34 干预前 2.18±0.46 2.21±0.43 1.89±0.42 1.75±0.38 7.92±0.87干预后 1.36±0.32 1.35±0.31 1.24±0.28 1.04±0.25 4.81±0.56实验组 34 干预前 2.20±0.48 2.22±0.45 1.88±0.43 1.76±0.37 7.95±0.91干预后 0.82±0.21 0.83±0.19 0.78±0.17 0.64±0.14 2.94±0.35 t/P组间值(干预前) 0.175/0.861 0.094/0.926 0.097/0.923 0.110/0.913 0.139/0.890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8.533/0.001 9.460/0.001 7.508/0.001 9.102/0.001 17.527/0.001 t/P实验组(干预前后) 15.358/0.001 16.593/0.001 13.872/0.001 16.508/0.001 29.963/0.001 t/P组间值(干预后) 8.226/0.001 8.339/0.001 8.188/0.001 8.141/0.001 16.512/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祖国医学将糖尿病肾病归为消渴病肾病,现代中医学家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外感六淫等均是诱发消渴病肾病的重要因素[6]。高血压为糖尿病肾病进展症状,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出,糖尿病肾病发病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久之病情迁延,机体气化、濡养等失调后,湿邪、瘀浊深积于肾脏络道,精微物质难以运化,日久成痹,最终致阳气衰败,而引起顽固性高血压[7]。

耳穴埋豆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其通过在耳穴上贴敷药物、磁珠等措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耳部腧穴与五脏六腑存在紧密联系,其相当于人体缩影整体,刺激不同部位耳穴,可调整不同脏腑功能[8]。本次研究所选要穴以降压为主要目的,其中耳尖、耳背沟、耳神门为主穴,耳尖、耳背沟等穴有祛瘀通阻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功能[9],耳神门穴为镇静安神要穴,其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调控血压,抑制疾病进展;另选心、肝、肾、交感等穴作为配穴,心、肝等耳穴有安神养心的作用,肾、交感等耳穴有调节内分泌功能[10];诸穴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之功。

糖尿病肾病为慢性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更应注重日常护理。本研究遵循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在耳穴埋豆基础上,从情志、膳食、生活起居等方面予以患者中医整体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情志护理能帮助患者舒畅心态、调和气血,避免患者情绪过激致血压上升;膳食护理以患者实际症状进行科学食补,可恢复元气、疗疾祛病;生活起居护理遵循“顺应天时”原则调节起居,力求达到平衡阴阳、形与神俱。

综上所述,耳穴埋豆+中医护理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状态,预防相关并发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耳穴证候肾病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