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对老年专科护士关怀与共情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3-05-24 05:32葛文杰叶敏慧董桂平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情体验式专科

王 娜 葛文杰 叶敏慧 刘 柳 胡 睿 董桂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空巢化的加剧,日益增长的老年护理需求与滞后的老年护理教育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1]。因此培养老年专科护士对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2]。体验式教学起源于英国[3],是指学生在真实场景或他人建构的情景中获得个人经验,然后进行反思、概括、讨论、评价等活动,最终产生新的知识、情绪和行为,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应用,以指导后续行为的过程[4]。本研究是在开展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将学习任务与真实情景中的参与体验有机结合,以期提升护士对老年人的共情及关怀能力,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护理,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5月-2021年9月参加本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30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学员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1.90±3.82)岁;护士9人,护师15人,主管护师6人;本科29人、研究生1人。①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职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满3年;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调查研究。②排除标准:不能全程参与的人员。

1.2 研究方法 组建专科护士带教小组,由老年科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8名组员均为国家级老年专科护士。所有人员均接受过统一的培训及考核。

1.2.1 培训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 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即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讲授老年专科护理知识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等,学习时间4周。

1.2.2 体验式教学培训方案

1.2.2.1 教学场景、情景设计 ①准备高龄者体验教学道具,包括使用隔音耳罩模拟老年人听力减退情况,使用弱光眼镜模拟老年人视觉改变及视力下降情况,使用负重衣裤、身体前倾带模拟老年人行动迟缓的情况。②选定一间病房作为老年模拟体验室,设施包括多功能病床、助行器、助听器、拐杖、轮椅、坐便器、扶手、楼梯等。③根据老年患者存在的视听障碍、躯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失能失智特点,以“路遇70、80、90的你”主题设定4个情景模拟即情景一“助听器”、情景二“一席之地”、情景三“人生的最后一跤”及情景四“丢失的自我”。④体验式教学时间为2周,其中高龄体验15 min/人,情景模拟4个学时,每次4 h。

1.2.2.2 教学过程 ①高龄体验: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特征,带教老师组织学员3~4人一组进行老年人模拟体验:环境体验和角色体验。环境体验:学员置身于老年病房,感受其与一般病房环境的差异和共同点。角色体验:学员戴上高龄者体验设备,模拟老年人完成各种日常活动,例如走路、打电话、穿衣,进食,上下楼梯等,体会肢体功能障碍及衰老带来生活的不便和困难。②情景模拟:在充分体验的前提下,两两配对进行情景模拟。一人模拟老年人起床、穿衣、吃饭、洗漱、转移等日常活动。一人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的实践,针对不同病例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助。要求每名学员利用模拟装置按照情境演示的场景设计依次完成老年体验。其中情景一重点在于体会视听力下降带来的不便与内心感受;情景二重点在于体会瘫痪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身体的感受及感觉;情景三重点体会躯体功能衰弱所引起跌倒等意外发生的感受;情景四重点体会痴呆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引起精神及内心的感受。带教老师对情景模拟的过程进行记录、拍照,作为后续的总结与指导。情景模拟结束后进行带教老师情景再现点评、小组组织讨论、学员代表分享、带教老师总结。

1.2.3 问卷调查 在体验式培训前及培训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分2次向参与本项培训的学员发放关怀能力量表、护士共情量表及自制教学质量评价问卷,共30名学员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率100%。

1.3 评价方法

1.3.1 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 采用许娟[5]修订的中文版关怀能力量表,量表包括3个维度37个条目。即认知14个条目,勇气13个条目,耐心1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7级评分,答案从“完全反对”到“非常同意”分别计为1~7分,其中13条为反向计分。量表总分为37~256分,得分越高,说明关怀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4。

1.3.2 护士共情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for China,IRI-C) 由美国学者Davis等于1980年编制,我国台湾学者詹志禹等翻译修订[6]。量表包括4个维度22个条目,即想象力6个条目,个人悲伤5个条目,观点采择5个条目,同情关注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由“非常不恰当”到“很恰当”分别计为0~4分,量表总分0~88分,得分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

1.3.3 自制教学质量评价问卷 包括对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与患者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教学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每项1~5分,总分20分。得分越高,教学质量评价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体验式教学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关怀能力得分比较 体验式教学培训后的老年专科护士关怀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体验式教学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关怀能力得分比较(,分)

表1 体验式教学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关怀能力得分比较(,分)

时间 n 总分 认知 勇气 耐心培训前30157.60±11.78 60.17±6.3554.90±9.0942.53±7.21培训后30207.67±14.40 80.57±6.9967.50±6.9459.60±6.32 t -22.92 -15.92 -7.97 -12.25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体验式教学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较 体验式教学培训后的老年专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体验式教学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分)

表2 体验式教学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分)

时间 n 总分 想象力 个人悲伤 观点采择 同情关注培训前 3041.67±8.2811.37±2.979.9±1.89 9.97±2.4410.43±1.55培训后 3052.57±12.9313.23±3.1812.00±2.8512.60±3.1014.73±4.59 t -10.44 -6.70 -6.30 -7.66 -7.3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体验式教学前后教学质量得分比较 体验式教学培训后教学质量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体验式教学前后教学质量得分比较(,分)

表3 体验式教学前后教学质量得分比较(,分)

时间 n 总分 学习兴趣 沟通表达 团队协作 教学满意度培训前 3011.17±2.292.67±0.802.43±0.772.87±0.73 3.20±1.10培训后 3016.17±1.763.67±0.713.97±0.674.10±0.76 4.43±0.57 t -12.12 -6.60 -10.82 -9.28 -6.71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3.1 体验式教学可提升老年专科护士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能力是老年专科护士基本的核心素养之一,基于SWOT-PEST模型分析明确体验式教学作为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索,是老年专科护士发展的技术优势因素[7-8]。体验式课程通过针对性情景设计、体验感悟、团队互动等,从而激发、调整、升华学生知、情、行等方面的素质与潜能[9]。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需要学员亲身经历、参与和体验,这种教学模式更关注学员过程体验与感知。体验与感知的过程,帮助学员换位思考,增加对患者的关爱与耐心。高龄体验增加学员对老年患者和自身工作的深刻理解,情景模拟帮助学员在观察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逐渐将关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研究显示,体验式教学可提升老年专科护士关怀的能力,三个维度中认知及耐心层面均有较大提升。表明老年专科护士虽有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经验,但工作中不能体验高龄带来的身心折磨,仍需要通过切身体验老年状态才能获得对老年人更多关怀的理解。

3.2 体验式教学能提升老年专科护士共情的能力 Alligood MR[10]认为共情可分为基本共情和训练共情,基本共情是人类发展特征,训练共情是一种临床技能状态。本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1.90±3.82)岁,作为青壮年的她们很难体会老年人由于视听力下降、躯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下降及认知障碍所带来的生活的不便。体验式教学,可以弥补学员由于年龄差距对老年患者生命状态的体验不深刻等方面的不足,通过高龄体验设备,设身处地的感受老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带来的不便,有利于提高学员对患者的主观感受,增加学员的同理心。本次教学培训,有学员在课堂讨论中分享扮演瘫痪卧床患者时,感受到卧床患者吃饭、翻身、排泄的困难与痛苦。本研究显示,培训后学员的共情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表明体验式教学可提升学员共情能力。尤其是同情关注维度得分较前有较大的提升,可见学员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方式,设身处地地感受老年人的行为不便,从而增加对老年人的理解与同情,有利于思考临床老龄患者的健康需求,便于针对性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3.3 体验式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目前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内容多集中在老年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上,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关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有待进一步研究[11]。护理教育者不再是教学关系中的主体,以医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模式逐渐被取代[12]。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需要学员与教学者共同参与教学任务,不仅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想象力,而且提高学员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学习效果。本研究发现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专科护士对培训的兴趣,增加学员课程参与度,帮助学员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产生认知。此外,体验式教学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不仅增强了学员的团结合作能力与组织能力,还锻炼了学员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临床综合素质。最后,体验式教学侧重于发挥学员自主性,鼓励其在互动中学习、思考、总结,增强了此次培训的自信心,提高了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老年专科护士教学培训,可以帮助学员了解老年人活动特点,对多维度的老年照护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提升护士对老年人的关怀水平及共情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推广。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采用自身对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同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模块,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

猜你喜欢
共情体验式专科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