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培训在规范基层医院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的应用

2023-05-24 05:32肖宇云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同质化基层医院知晓率

肖宇云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发展迅猛,急性脑硬死患者的溶栓治疗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与关注。溶栓治疗常用类型包括动脉溶栓、静脉溶栓,其中早期静脉溶栓应用普遍,主要采用静脉推注或者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方式溶解血栓,确保闭塞直管能够再通,促使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灌注恢复,预防神经功能损伤。脑死静脉溶栓时,护理配合十分关键,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研究表明[1],针对护理人员实施脑梗死静脉溶栓同质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能力。本研究以180例实验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2月-2021年6月参加本医院卒中中心组织急性脑被死静脉溶栓同质化护理培训的基层护理人员共180人为研究对象。①纳人标准:在宜宾市基层医院从事神经内科、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且参加培训的人员(除意外情况外能保证企程参与系列培训者)。②排除标准:缺席培训超过2次及休病假的护士。

1.2 方法

1.2.1 培训前措施 由教师对整个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划分,整理出培训方案,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参训人员、培训内容等。布置培训地点,在培训前要在医院设置出专门的培训场地,摆放培训所需物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明确带教老师要求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有耐心。在培训前查阅相关资料与科室特点、学生人数等相结合,制定教学方案。

1.2.2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同质化护理培训实施方案 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考核测评的方式,对有需求参加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同质化培训的基层护理人员“请上来”集中培训,举办宜宾市第二届脑梗死静脉溶栓同质化护理培训班,共三期,每期60人左右。组建一支静脉溶栓护理培训为主的师资队伍,邀请来自成都、泸州、自贡、内江、宜宾等省市级资深神经内科护理专家予以授课;发放宜宾市卫健委主编的静脉溶栓同质化护理教材。②培训分为理论授课阶段(1周)、护理实践阶段(2~3周)、效果评价阶段(1周)、巩固提高阶段(1周)四个阶段。通过现场培训、在线培训、实战演练、卒中疑难病例分享等方式进行培训;创建微信群、QQ群及提供数据库等信息交流平台共享教学资源。③进行延续指导、精准帮扶,制定教学一带三的护理帮扶方案,即由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负责三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帮扶内容包括在临床实践中延续指导基层静脉溶栓技术的护理专业配合能力、溶栓环节与医生沟通协调的能力、应用脑心健康管理师全方位管理患者的模式、合理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等,以规范基层医院人员在静脉溶栓技术中的护理配合,不断提高基层护士在静脉溶栓救治中的核心工作能力。④培训周期结束后,再次使用培训前的调查问卷和静脉溶栓护理专业理论、操作考题测评和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宜宾市卫健委颁发结业证),并组织医学竞赛(获奖者由宜宾市卫健委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进行培训效果检验。

1.3 观察指标 ①选取基层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培训前的研究对象,详细统计静脉溶栓数量、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选取基层医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培训后研究对象详细统计静脉溶栓数量、DNT进行比较分析。②对基层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由医院领导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作综合能力评估量表,包括:静脉溶栓技术知晓率;静脉溶栓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合格率;静脉溶栓用药操作合格率;静脉溶栓护理观察能力(评估意识、瞳孔、肌力、测量血压频率的正确率及病情变化的处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知晓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静脉溶栓数量、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比较 培训后静脉溶栓数量、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 )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静脉溶栓数量、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比较()

表1 静脉溶栓数量、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比较()

组别 n 静脉溶栓数量(个/人) DNT(min)培训前 180 1.37±0.86 43.12±6.64培训后 180 3.45±0.73 22.17±4.34 t 8.5867 8.0941 P 0.0001 0.0001

2.2 培训前后静脉溶栓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培训后静脉溶栓技术知晓率、理论知识合格率、用药操作合格率、护理观察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静脉溶栓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3 讨 论

脑卒中分为两个类型,即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又被称为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在全部脑卒中患者中占60.0%~80.4%[2-4],致死率较高。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具有较高致残率,其中丧失劳动能力者约为75.0%,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脑梗死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该人群伴随多种慢性疾病,这就使得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增加,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时,应当实施全方位护理[5-6]。

基层医院开展静脉溶栓技术起步较晚,甚至部分医院未开展,大多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还是专科生占主导,年龄小、职称低,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对外学习交流机会不够,不能规范配合静脉溶栓技术,甚至不知晓静脉溶栓,因此,应当加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本研究针对护理人员实施同质化培训,结果可见,培训后静脉溶栓数量、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静脉溶栓技术知晓率、理论知识合格率、用药操作合格率、护理观察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质化培训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表,使得学生学习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利用现场培训、在线培训、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可以使学员对静脉溶栓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最新学科发展动态。垂直式及广覆盖模式的教学不仅更有利于帮助学员扎实病学知识基础,而且还可以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可以深入理解静脉溶栓技术护理的重点难点,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规培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的目的[7]。

综上所述,对基层护理人员实施脑梗死静脉溶栓同质化培训,可有效提高其静脉溶栓技术护理配合能力,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同质化基层医院知晓率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