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节日遇上大数据

2023-05-26 19:27唐洁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双减大数据

唐洁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与我国传统佳节重阳节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调查和分析老年人的爱好与心愿,为老年人精准送爱心。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创新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调动核心素养中的数据意识,在调查中寻找数据,从数据中总结规律,在规律中发现问题,并在问题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双减;减负增效;大数据;创新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8-0044-03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思考如何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认真设计作业,实现“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学校结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组织学生开展了“爱老敬老,筑梦重阳”的创新作业项目化课程活动。本次作业需要学生调查老年人的爱好与心愿,由此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低段学生锻炼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能力,中高段学生形成了统计与概率观念,全校学生都体验到了大数据时代用数据说话的意义所在。在本次作业设计中,“数学素养、传统节日、大数据”这些关键词完美诠释了“数学与生活,传统与时代,能力与素养”的紧密关系,这是一次“儿童学力生长”的创新实践。

一、“双减”背景下创新作业设计的目标

1.促进“儿童学力生长”

数据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相关作业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促进学生学力生长。

2.培养数据时代特色人才

提高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更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同时,利用大数据可实现精准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与传统节日融合设计新型数学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领域,彰显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创新作业设计理念。同时,任务项目化、作业课程化将学生从机械重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与应用能力。

4.实现“创新增效”的育人目标

当重阳节遇上大数据,传统与时代碰撞出数学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对“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学习兴趣。“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贯穿小学六个年级,横向辐射学校与社会、學习与生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其作业设计要有深度和广度。针对小学阶段六个年级的学习目标和阶段能力水平差异设计本次作业,呈现出六段式、阶梯形、多样态的形式,最终形成全年段、可持续、应用型、多维度融合的跨界作业课程体系,做到既有生活味又不失数学味,既有传统节日的人文底蕴又有大数据应用的时代特色。

二、“双减”背景下创新作业设计的具体举措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我校数学教师深度思考创新作业设计的内容安排,精心开展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

1.活动准备

根据作业设计的时代性、应用型、整合性等特征,我校从多方面为本次作业做好前期准备。

(1)学校层面:全年级数学教师参与本次活动,给学生提供数学层面的帮助与建议。

(2)家庭层面:请父母帮助学生寻找数据收集整理的对象。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家庭的支持不可或缺。

(3)社会层面:为学生提供开展为老年人献爱心活动的场地。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项目设计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大大降低了学生作业操作的难度。

(4)技术层面:学生利用办公软件制作Excel表格,在网上找到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并通过查阅电子期刊等途径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以此完成本次作业项目设计,大大提高了制作项目书的成功率与实现项目计划的可行性。

2.活动内容

【一年级:微调查】调查重阳节老年人的爱好与心愿。

教材链接:一年级上册“分一分”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一年级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实地拜访、电话问候等途径,调查家中老年人的爱好与心愿,完成调查单。在实践调查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记录数据,初步产生数据分类观,形成数学生活观。在情感层面,学生提升了对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重要性的认识,也意识到要多关爱老年人。

【二年级:微整理】分类整理调查结果,呈现数据原始样态。

教材链接: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二年级学生根据重阳节的实际调查结果,将每个班级的数据用“画钩”“画正字”等简单的符号语言整理分类,制成表格,呈现有效数据的原始形态,初步形成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能力。

【三年级:微统计】统计全校数据,形成数据的表格样态。

教材链接: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将全校学生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简单分析,不仅提高了数据收集能力,还初步形成了数据分析的统计观。在活动中,三年级学生担任数据汇报员,将最终形成的校级数据统计结果交给高年级学生做进一步的分析。

【四年级:微分析】分析校级数据,绘制更具说明价值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链接: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逻辑高度,不同于低段学生,四年级学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制作更具说明价值的重阳节老年人喜好度的条形统计图,并进行读图,初步感悟数据的用途,体会统计的作用。

【五年级:微设计】分析各类统计图表的意义,设计课件并进行汇报。

教材链接: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学生已不再局限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层面,因此作业设计的重点将更偏向于统计观与概率学。他们通过观察分析统计图表,解读数据,联系时代背景和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提出个人思考和想法,与六年级学生合作制作“大数据背景下,重阳节关爱老年人之我见”课件并进行汇报。

【六年级:微应用】结合大数据,实地走访社区,制订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项目书。

教材链接: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偏向于数据的应用。在学习“比例”“百分数”等高阶数学知识后,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绘制扇形统计图,通过数据的对比、计算和分析,对本次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更具数学味的分析与解读,形成富有生活味的应用。同时,他们深入社区走访慰问,关注老年人的相关活动,形成与社区建设配套的项目设计报告。

三、“双减”背景下创新作业设计的意义与思考

1.“控量减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作业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任务,为此,笔者一直在探寻作业设计的新模式。此次利用传统节日与大数据的结合,将教材中贯穿一至六年级的“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进行巧妙重构,开展了一次全校性的课程活动。这样的作业有趣、有营养,学生在完成这份作业的过程中收获了超出学科本身的成果,从心理上更加接受和喜欢数学。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培养了乐于探索、勇于挑战、积极思考的学习品格,真正实现了“控量减负”的目标。

除了本次将传统节日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项目课程,我校早就在其他方面做了许多实践与尝试,并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例如,在全校开展数学实验项目式学习“思慧识雅”:自主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数学实验是指学生利用材料和工具,手脑协同,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的一种活动。它能改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关系),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控量减负”,减少机械重复作业带来的枯燥感,笔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作业效果“做”出来。

针对一年级学生,让他们动手实践、直观感受,认识事物之间的排列规律,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等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针对二年级学生,让他们实际动手操作,直接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及相互转化。动手拼搭能使学生打开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针对三年级学生,引导他们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過程,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并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能力。

针对四年级学生,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索,学会观察物体,运用实验探索出来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针对五年级学生,让他们经历画图、填表、分析数据、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发现皮克公式,感悟通过固定某些变量的值来探求其余变量的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感受数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针对六年级学生,让他们通过探索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操作活动,观察并发现涂色面的位置特点和个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创新增效”,提升数学作业质量

“减负”这一理念,表面上看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实则是提高作业的效益和价值,用创新的作业设计代替过量的课业负担,使其事半功倍。“当传统节日遇上大数据”这次作业设计,渗透文化、融入生活,基于教材、突出探究,注重合作、关注情感,是一种沉浸式数学作业,氛围感拉满,整个作业内容有高度、有深度、有维度,切实实现培养有梯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学生情感价值观。这样的作业不但没有脱离课本,反而成功将各年级“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真正实现“创新增效”的新型数学作业。

作业设计要创新更要增效,我校数学团队也做了许多大胆尝试与创新。例如,在2020年全国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我校就针对垃圾分类设计了一系列项目化作业,其中不乏数学相关领域的优秀作业,通过顶层谋划,让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还通过创新课程,结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知识,让垃圾分类融入师生学习。

3.“减负增效”,推进项目作业课程化

“核心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这句话中可以提取几个关键词——“信息”“综合”“能力”“价值观”。教师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科课程跨界融合,更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将知识的学习形成项目化体系,让学生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优秀品格。一切教育必须上联立德树人,下接学习质量。“双减”背景下,我校将继续推进项目化作业课程的形式,本次传统节日仅仅是一次契机,以后我们会纳入更多的节日、更多的主题。社会的发展呼唤教师创新作业模式和生态来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校园标识我创造”“校园苗圃招标会”“传统苏式美食推广周”“小公民未来社区”等,这些都是我校已经在实行的作业模式,未来我校还将开发更多创新作业项目课程,进一步落实“减负增效”。

教育是民生之基,“双减”背景下,广大教育者必须认真解读政策内涵,以改革创新作业设计为抓手,实现“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的目标,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添砖加瓦。

[ 参 考 文 献 ]

[1] 孔凡哲.义务教育数学教学改进的新时代建议[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0(6):28-31.

[2] 刘慧娟.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1.

[3] 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8):29-34.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双减大数据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