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023-05-29 15:53程明新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梅花语言表达古诗

程明新

语言表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依据教材文本对语言表达资源进行适当挖掘,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遵循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阶梯式的训练,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积极朗读,积累語言,奠定基础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课文语言都很优美,且表达方式准确,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反复朗读,促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并将其内化,以此储备丰富的语言素材。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积累的优美语言会逐渐增多,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表达应用时自会了然于胸,让无话可写、无言以对的情况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少。

以《七月的天山》一课为例,这篇文章的篇幅较短,结构简单。文章按照空间顺序对天山的风景进行描写,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将天山景物中三个不同的方面展示出来,重点展示了天山的水、花和树,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提高了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语文知识,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将从文中获得的感受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经过反复朗读,学生会感受到一些语句在读的时候需要充满激情,声音洪亮,这样才能将雪水飞泻而下的壮阔场景读出来。尤其是“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一句话,不仅需要读得大声一些,还需要充满激情,这样才能读出天山融化,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最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将所学的内容了如指掌,最终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应用提供储备。

二、抓住关键,理解语言,降低难度

教师应抓住教材内容中的关键点,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语言进行理解,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具有丰富性和全新性,降低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难度,从而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理解语言的具体含义,并将其准确地应用到自己的表达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学习《雪梅》这首古诗为例,学习古诗不仅是了解历史文化,更是提升语言修养、启迪思维智慧的过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积累语言呢?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理解前两句的大意,为理解后两句诗的难点奠定基础。其次,学生大多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梅与雪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自身的优缺点,随后再将目光移至这两句诗上。这两句诗讲的是如何评判梅花、雪花的问题:梅花清香,但与雪的白相比则逊色三分;雪花晶莹洁白,却少了梅花的清香。这时,学生可利用对比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但这仅是对诗句字面含义的理解,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教师可以引用其他诗人的诗词进行对比学习,如《卜算子·咏梅》《雪中梅》《梅花十绝》等古诗均是对梅花的赞美,而没有从梅花的优缺点对其进行评判。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各有长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与其他诗人的作品对比分析,也可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诗词欣赏体验。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还能受到启发,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三、关注形式,鉴赏评析,建构语言

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精彩语段进行赏析,对自身在头脑中构建语言有促进作用,从而学会运用和欣赏语言。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课文的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包括课文主旨、修辞手法、语言结构、情感表达、句式结构等,使其学会鉴赏和品味语言的正确方法,从而对语言表达的精妙和特点进行感受,使之学习正确的表达方式,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蟋蟀的住宅》一课为例,这一课所属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对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予以体会,感受其连续、细致的观察”。首先,在学生初读文本,感知主要内容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从中寻找具有鉴赏性的词语、句子以及段落。教师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知,有的学生难以找出文中具有鉴赏性的语言。由于这篇文章属于说明文,学生从中寻找具有鉴赏性的语言可能较为困难,为此,教师可对其进行引导:“如果你觉得找不到特别优美的句子、词语和段落,那么可以尝试去看看文章中哪部分的描写特别生动,用词准确。”最后,教师让学生对这些句子、段落和词语进行品味和鉴赏,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表达方式结合自身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仿写,以此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

四、读写结合,多维训练,提升能力

教师应借助教材文本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所设计的“写”的任务,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同时,在读写结合中,不只有仿写这一形式,教师应与时俱进,结合文本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利用多种写作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秋天的雨》一课为例,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述了秋天的雨的颜色,语句优美,整段话的表达形式为“秋天的雨把颜色给了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对这一自然段进行仔细朗读,并从中寻找相关的词语,仿照句式进行写作。教师可提出问题:“你觉得秋雨还把颜色给了谁呀?”随后构建仿写支架:“秋雨把___给了___。”以此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仿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使其从文本中学到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首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主,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维度、多方面系统地开展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活动,以此降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难度,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梅花语言表达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梅花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梅花引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