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管回家,做好管理
——做好老年PICC带管患者的居家管理

2023-05-29 10:23北京医院护理部童萍王蕾
保健医苑 2023年5期
关键词:胶带手臂注意事项

◎文/北京医院护理部 童萍 王蕾

什么是PICC

PICC 全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以提供各种治疗和营养支持,而置入身体的这个管路就叫做PICC。

老年人使用PICC置管的优势

许多老年人受各种疾病困扰,需要长期或定期进行输液治疗,该导管可长期置于体内,大大提高这部分特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及痛苦。但是,PICC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和管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管及皮肤特点对PICC建立的影响

要想掌握老年人PICC 居家管理的注意事项,首先需要了解老年人的血管特点。老年人血管外膜组织疏松,弹性减低,对血管的支持作用减弱,扎针时血管易滑动;血管中膜弹性纤维减少、结缔组织缺失,血管壁变硬,血管内膜变厚、腔面变粗糙、钙化,导致管腔狭窄,由此带来的静脉脆弱会给建立血管通路带来挑战。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衰老,60 岁后皮肤老化更加明显,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的萎缩,皮肤起皱变薄,弹性降低,出现干燥、松弛、易裂;汗腺减少、萎缩,汗液分泌减少,皮肤的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降低,使皮肤对外界防御能力降低;加之很多老年人因自身疾病影响,需要服用大量药物,引起皮肤药疹、光敏反应等情况,这些皮肤的变化或多或少对管路的固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PICC管路自我管理注意事项

PICC 管路的维护,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导管外露部分的管路接头及固定敷料的维护,二是管路通畅性的维护。通常PICC 管路维护的频次是一周一次,需要在医疗机构中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但有些PICC 患者会带“管”回家,为了保证管路的使用,居家的管路管理同样重要,带“管”回家的居家老年人也要做好自我观察和自我管理工作。我们这里给大家总结了方便好记的顺口溜:“看红看肿看渗液,看膜看管不脱出;脱衣洗澡需注意,睡眠不得压管路;勿拉勿拽可运动,正常家务不耽误;紧急情况莫慌张,安全就医很重要。”

根据上面这个顺口溜,咱们具体来看看,居家PICC 管路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看

PICC 管路:定期观察老年人PICC 管路的情况,包括插管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温度有无较周围皮肤的温度高,穿刺点处有无渗液、渗血及是否感觉疼痛等情况,导管外露部分(皮肤表面可见的导管部分)有无移位或扭曲,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管路的固定:良好妥善的固定是保证管路正常使用的关键。正常管路外露部分会被透明敷料覆盖,对管路接头的部分会使用胶带进行固定。透明敷料具有防水、透气且粘性良好,通过无张力粘贴的手法对导管塑形,可以很好地将管路固定在皮肤上。但透明敷料也有自身缺陷,就是它无法吸收水分,也就是说如果皮肤潮湿、出汗,就会影响敷料的固定。如果敷料出现四周“卷边”,若面积不大时,可使用剪刀将卷边处进行修剪,防止卷边扩大,若敷料出现大面积松脱,应及时就医,就医前可临时使用弹力绷带或普通绷带进行固定,防止管路脱出,及时就医是处理关键。若固定接头胶带松脱,可使用家中自备胶带进行固定,但胶带不要粘贴于敷料上,否则会影响观察敷料下的皮肤和导管,甚至牵拉敷料。日常生活中可使用弹力网或丝袜套将管路外露部分套上进行固定,弹力网或丝袜套要松紧适宜,既不会压迫管路和皮肤,也不会松脱滑落。

二注意

日常生活活动:对于使用PICC 的居家老年人,可以自理完成一般性自我照护、简单家务和文体活动,如吃饭、洗漱、擦桌子、洗菜、扫地、画画、写字、散步、慢跑等。家庭护理人员可以提醒和协助老年人做好准备工作,如穿衣、洗澡等,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活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生活质量,但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

穿脱衣服穿衣先穿置管侧手臂,后穿另一侧;脱衣时先脱另一侧,后脱置管侧,避免将导管勾出或带出。要穿宽松的衣服,袖口不宜过紧。

淋浴淋浴前须在透明敷料及敷料上下至少5厘米范围包裹3 层保鲜膜(松紧适宜),上面覆盖一块小毛巾后再用3 层保鲜膜包裹,或戴上专用防水护套,切忌浸湿透明敷料。淋浴后检查敷料有无浸湿,如有应及时更换。禁止盆浴、泡澡和游泳。

家务锻炼避免使用置管侧手臂提重物(5 公斤及以上)或长时间使用置管侧手臂提物体,不用置管侧手臂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不要做置管侧手臂挥拍动作(如打网球、羽毛球)或其他抡胳膊动作。可以做攥拳松拳动作和手指操,如果置管侧手攥拳感到不能完全攥紧、发胀,要观察两侧肢体是否粗细不一,如果有此类情况也要及时就医。

睡眠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剧烈咳嗽、呕吐、便秘、大笑会使胸腔压力增加,置管侧手臂用力支撑床面和拄拐,以及使用置管侧手臂测血压,都有可能造成导管回血(导管外露部分和接头内可见血液)产生血栓,如有回血须及时到医院冲封管,防止堵管。

安全与预防: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导管被拉扯、碰撞或勾住,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若老年人患了感冒,来医院进行导管维护时应佩戴口罩以避免口鼻直接面向打开透明敷料的穿刺部位。

心理支持:很多老年人会过于关注“身体携管”的情况,引起焦虑、紧张,应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在牢记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回归正常生活。也有些老年人不在乎导管的注意事项,一定要提醒老年人加强对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的重视。

三处理

紧急情况的处理:除了以上需要就医的情况以外,罕见情况如导管断裂或破损,应立即在导管断裂处上方靠近穿刺点处将导管折起,并用胶布固定,带上断裂部分导管马上到医院进行处理。如出现管路脱出,切勿自行向体内“送”管或“拔”出导管,而是需要马上就医。

总之,导管自我管理是PICC 留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自我管理能保证导管功能,预防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老年人反复穿刺的痛苦。老年人也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按时进行导管维护,捍卫自己的“生命线”。

猜你喜欢
胶带手臂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手臂上的抓痕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纸胶带随身笔
胶带有故事
章鱼长长的手臂是用来做什么的
抱手臂的娃娃
简易胶带座
完美的手臂
方便胶带